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830395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3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前 言今后五到十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分析把握农业发展方向,理清农业发展思路,既对我市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这一背景,市政府决定编制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的编制,以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XX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30年)、XX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参考XX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XX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2006年2

2、010年)、XX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提出总体思路、功能分区、发展重点、项目布局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后编制的第一个农业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确保农业资源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农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条件下编制的农业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原则,在明确功能分区、发展重点、项目布局时体现前瞻性、原则性、导向性。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整个XX市区域。规划期限分近期(2006-2010)和

3、远期(2011-2020)两个阶段,以近期为主,对远期进行展望。规划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背景,第二部分提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提出功能区划,第四部分提出发展重点,第五部分提出重点产业项目布局,第六部分提出支撑条件,第七部分提出保障措施。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XX市地处浙东滨海丘陵地带,位于宁绍平原东南部,行政辖区面积1349.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经过撤乡扩镇建街道,2004年,XX设6个镇,5个街道,有行政村354个,总人口47.9万人。XX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个山、

4、水、田、地、海齐全的农业经济综合地区。全市土地面积125.3千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4.6千公顷,占83.5%,建设用地8.3千公顷,占6.6%,未利用地面积12.4千公顷,占9.9%。农用地中,耕地面积26.8千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下同)的21.1%,园地面积11.4千公顷,占9%,林地面积62.9千公顷,占49.6%,其他农用地面积3.5千公顷,占2.9%。当保证率为90%时,水资源总量为6.3亿立方米,目前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3.2亿立方米,海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库山塘2300座,其中大(二)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73座,山塘水库2210座

5、。大小海塘71条,总长度41.4公里,其中二十年一遇防潮标准海塘24.74公里。2004年,XX农村人口约3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9.2%,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城市。在农村人口中,农村实有劳动力总数24.5万,男女劳动力比为1:0.89。按照生产部门分类,从事农林牧副渔业9.9万,其他行业14.7万。2004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2.9万千瓦,其中粮食生产和田间作业机械3万千瓦,占9.1%;农用运输机械10万千瓦,占30.4%;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3万千瓦,占10%;园林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0.4万千瓦,占1.2%;渔业机械10.7万千瓦,占32.6%。上路拖拉机1898台,驾驶员1770

6、名。(一)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坚持走科技兴农和效益农业之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十五”前四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2%,到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8.1亿元,比2000年增长3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递增6.7%,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5元,比2000年增加1798元,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时期。2、农业结

7、构不断优化,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十五”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狠抓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具有XX特色的六大主导产业日益凸现,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04年,全市水蜜桃面积达到4.5万亩,比2000年增加2.91万亩;花卉面积达到10.5万亩,比2000年增加8.72万亩;芋艿面积达到2万亩;草莓面积达到7500亩,比2000年增加4744亩;竹笋面积达到28.3万亩,其中雷笋面积4.5万亩,比2000年增加5000亩;海水养殖面积达到4.7万亩,比2000年增加4000亩。2004年全市六大主导农产品产

8、值达到1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70%。3、农业加工企业不断壮大,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十五”以来,我市通过“技改贴息、基地补助、促销补贴”等方式,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布会,开展农技人员联企业、联基地等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到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5家,比2000年增加90家,加工农产品20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8.5%和33.3%。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家,XX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家,滕头园林、绿之健、今日食品3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均超

9、亿元。到2004年底,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国际、国内食品安全和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共计31项,其中ISO系列认证9项,HACCP认证11项,美国FDA登记2项,欧盟注册2项,有机认证5家,其他认证2项。4、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十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亿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500余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资金6610.2万元,投入农业产业开发资金8050万元,改造低产地11万亩,建设标准农田3.4万亩。投入农业技术资金1500万元,引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0项,推广应用面积30万亩(次),引进农业新品种150只,推

10、广种养面积80万亩(次)。5、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化的组织基础。“十五”以来,我市通过全面实施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战略,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取得了突破。到2004年底,全市农产品共有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4只,有机食品3只,绿化食品2只,无公害农产品9只,无公害产地11个,XX市名牌产品12只,省名牌产品3只。18只农产品制订了35项种养技术规程和产品地方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获得了中国花木、水蜜桃、芋艿头、草莓、青梅之乡称号。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区域相对集中,与粮田保

11、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农业种养结构的调整和特色基地规模的扩大。二是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沟、渠等农田基本设施和产地环境等还达不到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求。三是农业集约化程度比较低,龙头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总体规模不大,对农业的带动和支撑力度不足;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制约农业产业和规模化发展,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四是农业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技术力量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推广体系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五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流动资金季

12、节性严重短缺,农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制约农业的发展。六是农产品出口环境不容乐观,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有待加强。国际贸易摩擦,汇率调整,一些发达国家频频对我国农产品实行“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二)发展背景“十一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样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1、国际、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超过5%。全国经济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经济

13、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迅速发展起飞期。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我市外向度相对较高的农业发展带来日益宽松的环境。首先是农业产业地位确立,农业将日益受到非农业资本的关注,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将会持续增加;其次是区域经济的合作加强,将为我市引进农业技术、农业新品种、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再次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国际国内之间、区域之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2、较好的政策环境,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发展中的最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工作的重中

14、之重,相继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十一五”时期一系列支撑“三农”的政策将会持续贯彻执行,力度将会继续加大。这必将会给“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3、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加速推进阶段。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拓展了农产品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将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既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

15、,更有利于农业资源的相对集中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基地化、组织化发展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和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经济主体创造条件。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必将带动工农联动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消费领域的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向农业、农村领域拓展市场的力度将会加大,特别是对农业消费的开拓力度将会更大,这将推进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推进农业技术革新,促进农业发展。我市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将会面临这一机遇。同时,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在资源争夺上将会更加激烈,必须加以妥善处理。4、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特征的消费升级的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随着我

16、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带动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日益突出,推动了消费升级,催生了以“生态”为特征的城市绿色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绿色食品等发展,对农产品需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这种以“生态”为特征的消费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日益兴起,“十一五”时期这种消费趋势将保持发展。这既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更是农业发展的机遇。纵观“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背景,既有不可多得的机遇,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和XX市委“六大联动”部署,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立农、科技兴农、产业强农”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推进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带建设,营造特色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