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XX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湖南省 郴州市 苏仙区XX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湖南省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OO六年四月目 录1.综合说明…………………………………………………………………………11.1灌区概况……………………………………………………………………11.2主要工程项目和投资………………………………………………………81.3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101.4工程效益……………………………………………………………………112.灌区现状…………………………………………………………………………192.1自然地理概况………………………………………………………………192.2社会经济概况………………………………………………………………212.3水利设施及土地利用现状…………………………………………………232.4灌区运行管理状况…………………………………………………………262.5续建配套的必要性…………………………………………………………283.灌区规划…………………………………………………………………………323.1国民经济发展预测…………………………………………………………323.2灌区规模预测………………………………………………………………333.3农作物种植结构预测………………………………………………………343.4节水灌溉措施推广…………………………………………………………353.5乡镇供水预测………………………………………………………………373.6灌区工程规划………………………………………………………………381.综合说明1.1灌区概况XX灌区是将原XX电灌站灌区与大头垅水库灌区合二为一的联合灌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要功能的中型提灌水利工程。
XX电灌站位于湘江水系的耒水上游,东江水电站下游约25公里处的五里牌镇境内,距郴州市区35kmXX电灌站大坝于1966年动工兴建,1973年冬建成一座水轮泵站,1990年改建成现有的电灌站,基本完成枢纽及渠系配套工程等拦河大坝是按Ⅲ级建筑物标准设计,坝顶轴线长270m,坝顶宽6.0m,最大坝高8.2米,坝型为圬工重力坝,坝顶高程为123.30m,正常蓄水位为116.50m,10%设计洪峰流量4282m3/s,5%校核洪水位124.50米,校核洪峰流量5068 m3/s电灌站分高、低灌区高灌区装有2台20SH-9型离心水泵配备两台560KW电机(TD560-6型,流量1.22m3/S),扬程59米,1根Φ600mm及2根Φ400mm钢筋砼管道上水;低灌区装有3台24SA-10A离心水泵配三台400KW电机(TD400-8型,流量1.75m3/S), 扬程39米, 2根Φ500mm钢筋砼管道上水原设计灌溉面积为32900亩(含大头垅灌区),但自工程建成以来一直无法达到设计灌溉面积大头垅灌区位于太平乡境内,大头垅水库总库容为1185万方,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6.25km2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为18750亩(有部分田亩是倒灌原XX灌区的农田),该灌区的灌溉渠道与XX灌区的低干渠相通,并且通过渠道由XX电灌站可向大头垅水库补水。
目前,大头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为1.0万亩(包括倒灌XX提灌区部分),本次设计不考虑XX倒灌部分面积,只考虑自流灌溉面积为8980亩为了充分发挥两个灌区的综合效益,本次将相通的两个灌区合并为一个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工程建设的设计,新命名为“XX灌区”据现场核实的灌区灌溉面积为3.0164万亩灌区地形属浅丘区,北高南低、高程在110~220m之间,为苏仙区较好的粮食耕作区本区属热带湿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耕地连片、土质较肥沃,适宜双季稻和三熟制作物及其它多种农作物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无霜期290d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40.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95.5mm一般每年3~7月为雨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占全年的48﹪以上,7~9月为旱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温度高,炎热少雨,蒸发量大灌区涉及郴州市苏仙区北部的五里牌镇、太平乡和栖凤渡镇三个乡(镇)共23村三个乡镇总人口 54352 人,农业人口 37996人,其中劳动力20515人,灌区内有可耕地面积5.68万亩(含宜农荒地),现有耕地面积 4.34万亩,其中水田4.04万亩,旱地0.30万亩,本次设计灌溉面积3.0164万亩。
到目前为止,灌区已先后完成了枢纽工程建设,渠道配套工程完成了干渠工程量85 %,支渠70%的开挖和 88 %的渠道建筑物,水利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实际保收灌溉面积1.5596万亩,占设计面积的51.7%,受益农田双季亩产达907kg,另外还有玉米、油菜、红薯等农作物的收成,为发展三个乡镇的农业生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对水利条件的要求亦相应提高,目前,这一地区的水利条件及其供水措施仍赶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是灌区工程尚未全面配套,而影响到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灌区分高、低两个灌区,渠道工程现由高干渠、高北干渠、高西干渠和低干渠等4条干渠、29条支渠及若干斗、农渠组成,干支渠现有长度分别为50.244km、78.387km1、高灌区由高干渠、高北干渠、高西干渠等3条干渠和12条支渠组成,干支渠现有长度分别为32.420km、39.5km1)高干渠布置:自XX至唐家冲分水闸,长度13.756KM,渠道原设计流量 1.12 m3 /s,本次复核渠首设计流量1.07m3 /s2)高北干渠布置:自唐家冲分水闸(13+756处)至栖凤渡镇新庄,设计长度11.364KM,渠首设计流量0.45m3 /s,本次复核渠首设计流量0.45m3 /s。
3)高西干渠布置:自唐家冲分水闸至栖凤渡镇三角丘,设计长度7.3 KM渠首设计流量0.34m3 /s ,本次复核渠首设计流量0.34m3 /s4) 支渠布置:高干渠段支渠2条,长度6.50km;高北干渠段分支8条,长度23.60km;高西干渠段分支2条,长度9.4km;共计支渠12条,长度39.5km2、低灌区由低干渠和17条支渠组成,干支渠现有长度分别为17.824km、38.887km1) 低干渠布置:自XX到太平乡洞中间村,长度17.824km,渠首设计流量1.64m3/s本次复核渠首设计流量1.64m3 /s2) 支渠布置:低干渠段分支17条,长度38.887km其中渠道长度37.927km,渡槽5处/852米,隧洞1处/108米全灌区设计干渠渠系建筑物 27 处,其中渡槽12处、隧洞14处、暗渠1处,其它建筑物水闸、涵洞、农用桥、陡坡及跌水、公路桥等渠系建筑物 84处支渠渠系建筑物9 处,其中渡槽8处、隧洞1处灌区骨干水源工程是XX电灌站和大头垅水库,灌区现有基础水利设施平均可供水量1110.38万m3,其中小二型水库为8 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244.5万m3,设计年年径流154.1万m3。
灌区内有山塘2606处,多年平均最大可供水量为722万m3,与灌溉保证率同频率P=85%的供水量最大可达541.2万m3(实际供水还要根据需水过程确定)综上所叙:灌区现有水利设施设计年可供水量为1003.1万m3,其中大头垅水库307.8万m3,小二型水库154.1万m3,山塘541.2万m3折合每亩田有水332.5m3如考虑渠系损失及库区的蒸发和渗漏,设计年必须加上XX电灌站工程提水量才能满足灌溉需水要求故本次设计将原来的大头垅灌区及XX电灌站灌区合并组成一个联合灌区(XX灌区)全灌区分三片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按重新核定的灌溉定额以及按现行规范必须满足的渠系利用系数,两个电灌站的装机分别为高灌区2*560KW,低灌区3*400KW,抽水流量分别为Q高=1.22 m3/s,Q低=1.75 m3/s 由于灌区建成年代久远,原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加上运行多年,工程破损老化,如不进行续建配套,效益将进一步衰减因此作好XX灌区工程续建配套是非常必要的灌区工程主要特性详见表1.1-1表1.1-1 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特性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1收益乡(镇)/村个3/232总人口人543523农业人口人37996其中:农村劳动力人205154人均耕地面积亩/人1.14按农业人口平均二土地资源1灌区范围总面积万亩19.242耕地面积万亩5.683灌溉面积万亩4.34设计灌溉面积万亩3.0164其中:水田万亩2.7784旱土万亩0.2414实际灌溉面积万亩1.5旱涝保收5改善、恢复灌溉面积万亩1.46改善9004亩,恢复5564亩6设计灌溉保证率%85代表年1986三枢纽及流域特性(一)XX电灌站拦河坝1控制流域面积Km260642干流坡降‰4.73设计洪水位m123.3P=5%4校核洪水位m124.5P=0.5%5正常蓄水位m116.56死水位m127.5(二)大头垅水库 1控制流域面积Km26.252干流长度Km3.73设计洪水位m149.9P=2%5校核洪水位m150.9P=0.2%6正常蓄水位m148.57总库容万M311858正常库容万M311089死库容万M3565四水文气象1多年平均降雨量mm1440.62多年平均径流深mm781.23年平均气温℃17.84无霜期天2905多年平均蒸发量㎜1495.580cm口径蒸发器(水面)续表1.1-1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特性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五灌区基础水利设施1小型水库处8正常库容242万m32山塘处2606正常库容593.6万m33河坝处4水轮泵站处65电灌站处16总蓄、引提水量万m31943.3P=85%可供水量7灌溉水利用系数0.64918灌水率M3/s/亩0.548含农村生活用水六主要作物灌溉定额1早稻M3/亩217.62中稻M3/亩300.23晚稻M3/亩289.6七渠道工程1高干渠Km13.756渠首设计流量M3/亩1.07设计灌溉面积万亩1.1164渡槽m/处177.5/3隧洞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