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827158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重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编制说明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 优 势和条件。为加快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培植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和效益,根据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关于编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62010年的通知精神,本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求实创新、加速 发展的原 则,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农产 品市 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据我市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现状 ,选择在国 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确定优势产区,明确主攻方向、 发展目

2、标和建设重点,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 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产 业区或产业带,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规划在重庆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一五”期间,优先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16个特色农产品,进行优势区域布局,建立标准化示 范区,为我市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及加工销售一体化运 作起支撑性和示范性作用,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通过特色农 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与重点产品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名牌产品,全面提升特 色农产品的品质和 生产水平,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

3、农民收入。本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农业 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及有关 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特定的生产区域、特 殊的产品品质、独特的市场优势,并具有一定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 能够尽快形成适度生产规模,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够带动区域经 济发展的竞争性农产品。 我市光热水土资源区域性特点明显,物种资源丰富,具有 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 势和潜力。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已有一定 发展,并逐步成为深化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人们生活、切实增加农民 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日益融合的国内外市

4、场对发挥比较优势和做大做强区域 特色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为全面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产 业带建设提供了新 的契机。一、战略地位实施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 特 色农产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 切入点”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 突破口”是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 关键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 新来源”对提高全市农 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整合资源,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适应新阶段农产品优质化、 专用化和多样 化 需求和农业提效增值的需要,科学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 色的 农业主导

5、产品和支柱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发展优势农产品的 同时,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统筹区 域发展。(二是区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我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孕育了 大量的名、优、稀、珍品种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和潜力。按 照 调 高、调优和调出效益”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培育特色 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群,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保护和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发展特色农产品,建立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 产 条件,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6、,有利于提高区域土地产出能力,有利于提升我 市农产 品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农民收入 的新增长点发展特色农业,建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保鲜、 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 势,增 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有力保障发展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 和 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农 业可持 续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二、发展现状(一资源概况我市地处四川盆地向盆边山地

7、过渡地带,幅员面积8 23万平方公里。地质构造 分属川中纬向构造带、 川黔南北构造带、川鄂湘黔隆褶带、大巴山弧构造 带,农 业资源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产品。1气候资源适宜重庆位于北纬28 10 32。之间,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 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降水充沛、水热同季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7 18C,无霜 期325345天。海拔35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10月上旬至中旬的气温 可保持在 18C左右,秋季气候资源有利于许多作物生长。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降水资源6002000立方米,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2 土壤肥沃出产丰富全市拥有3158 85万亩耕地(市国土局2

8、004年末,空间分布为:海拔500米以下 的丘陵区占55 63%(其中水田和旱地分别占全市水田和旱地总面积的65 96%和4724%; 500800米的低山区占25 9%。90 1%的水田集 中分布在800米以下的丘陵低 山区,25 4%的旱地分布在800米以上的山区。 全市耕地土壤共有8类,其中水稻土 占44 8%;紫色土占30 9%;黄壤占14 3%。水稻土肥力水平高,且多分布于水热条件 良好的丘陵低山区。紫色土多 分布于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是饲料(麦、玉、 苕、油料、果树、桑树、蔬 菜等作物的主产区。黄壤集中分布在海拔 8001500米 的中低山地区。3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全市山地面积占

9、幅员面积的 72 84%丘陵占20 03%,缓丘平坝占7 13%。山地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东部,丘陵集中在西部,中部则为山丘交错地带,缓丘平坝零星 分布于各次级河流沿岸的阶地及石灰岩地区的溶蚀盆地。 地势呈现 东南高而西北 低的特征。长江流经的地区为全市的低地,海拔73180米,与东部、东南部山地的 顶峰相差2000米左右。显著的立体地貌特征,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条件。4草资源富集全市草地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的秦巴山、武陵山和大娄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为草食牲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市草山草坡面积3237万亩, 其中可利用草地287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3 3%。

10、全市人工种草面积 达160 8万亩, 年产草量400万吨以上。各种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1400万吨。全市各类草资源理 论载畜量达1545万个羊单位。5水资源丰富全市水域面积381 2万亩,占幅员的3 1%。境内除长江、嘉陵江、乌 江三大河 流外尚有涪江、渠江、綦河、大宁河等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次级河流10条,辖区总水量达到4005亿立方米。在水域面积中,河流占56%,湖泊、水库、坑 塘共96 95万亩,占25 4%。三峡水库形成后,重庆境内将增加60多万亩水面。6生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动物资源有8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0多种, 比较名贵的水产有10多种,畜禽类

11、有猪、牛、羊、鸡等40余种。植 物资源有4000 多种,其中,有维管植物2000多种,栽培植物近千种。(现实基础我市特色农产品丰富,生产初具规模,产业化步伐加快,近年来进一步调整 和优 化品种品质结构,特色农产品向区域化、 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成为我市农 业和农 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一是生产初具规模。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 150万亩,产量140万吨,其中,榨菜面 积48万亩占30%,产量84万吨约占60%,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2;加工辣椒近两 年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占16%, 2000年全市种植加工辣椒2 5万亩,2004年达到18万 亩,200

12、5年发展到25万亩;魔芋、藠头、花椒、食用 菌、姜、莼菜、草食蚕等特色 蔬菜也有一定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达 137万亩,产量35万吨,其中,南方早熟梨面积 占49 3%产量占60%;名柚面积占29 2%,产量占26 3%;柠檬、杂柑、猕猴桃、晚熟 龙眼、枇杷、木瓜等特色水果 在一些地区也有较快发展。 特色粮食种植面积达 250多万亩,主要括加工马铃薯、 酿酒高粱、菜用玉米、绿豆、养麦、白豆、赤 豆、葛、能源甘薯,其中,加工马铃薯达162万亩,酿酒高粱40 5万亩。名优茶叶62 万亩,产量3 2万吨。名优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产量4万吨,主要包括青蒿、黄 连、党参、八角、 薯芋。特色纺织材料种植

13、面积145万亩,产量3 3万吨,主要是蚕 桑、苎麻、黄红麻。名优花卉1 5万亩,以牡丹、腊梅、红掌为主。特种畜牧产品 主要包括荣昌猪、四川白鹅、肉兔、长毛兔、重庆黑山羊、酉州乌羊、麻旺麻 鸭、渝西 乌鸡、南川土鸡、蜜蜂等,目前四川白鹅存栏680万只,年出栏170万只,肉 兔和长毛兔各存栏1000万只和250万只,年出栏肉兔1500万只,兔肉产量1 5万吨, 年产兔毛1200多吨。特色淡水产品包括胭脂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鲟鱼、大口鲶、优质鲫鱼,现有养殖规模13万亩,产量4 7万吨,其中,优质鲫鱼养殖面积8 6 万亩,产量4 3万吨。二是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 全市拥有以重庆市渝兴食品有限公司、

14、重庆华牧集团、涪陵榨菜集团、鱼泉榨菜集团、重庆市长德淀粉开发有限公司、渝东珍优 水产品有限公司、重庆市东江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龙 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10个,产值达40亿元惠及农户110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300元,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万州宏远批发市场、石柱黄水黄连产地批发市场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走出重庆,逐步占领国内外市场。三是品牌效应初显。全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 125个,涪陵榨菜”、鱼泉 榨菜”、垫江牡丹”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九叶青”花椒为全国四大花椒品 牌之冠, 骄王”牌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精等花椒系列产品被评为绿色食

15、品 ,石柱黄连” 驰名中外,荣昌冻乳猪”和 荣昌烤乳猪”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 率稳步上升,万州柠 檬”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四是带动农民增收效果突出。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 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市种植榨菜的农民达100万人以上,人均增 收达371元,石柱县加工辣椒年产值达1 6亿元,人均增收200元,江津市农 民种植花椒 人均收入达到787元。同时,我市特色农产品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区域优化布局尚未形成。各地农业结构雷同现状突出,生产规模小型化, 结构调整行政区域化,区域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整体竞争力不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缓慢,传统特色品牌

16、不够 响亮,商品化处理水平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延续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组 织化程度低;三是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不高。原有特色品种培育更新滞后,新的品种引进嫁 接不足,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粗放,成本高,效益差。(三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优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山区立体农业,分区域搞好优势特色农产品 的布局。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指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 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 业的发展,形成区 域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