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826754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那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清华犬学公共管理学院什那市发展和改革局编撰第一章规划背景1第一节受灾概况1第二节灾害损失4第三节灾害影响7第四节重建基础8第二章指导思想和重建目标 12第一节指导思想12第二节基本原则12第三节重建目标13第五章 对口支援15第四节明确支援目标15第五节落实援建项目15第六节强化支援保障 16第六章 实施步骤17第一节编制规划阶段17第二节组织实施阶段18第七章保障措施22第一节落实重建资金22第二节实施重建政策23第三节创新重建体制31第八章规划实施32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33第二节做好规划衔接33第三节强化项目管理 34第四节完善监督

2、机制34附录: 35#5.12 ”汶川特大地震,给什邡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灾害发生后,在党中 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界大力 支援、国际社会积极援助,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抗震救 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力建设什邡美好新家园”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 任务。为保障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尽快恢 复灾区正常生活生产,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特制定本规 划。规划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战略部 署,以及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等灾后重建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市 受灾情况编制。规划主要内容

3、包括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重 建目标、总体布局、重建任务、承接对口支援、实施步骤、 保障措施和规划实施,是灾后重建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基本指 南,是制定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规划期为规划颁布之日起 三年内。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受灾概况地震烈度。“.12 ”地震中,什邡市西北部山区所处龙 门山地质断裂带活动迹象明显,破坏力极大,穿心店以北地 区地震烈度达到11度,蓥华(除穿心店)、八角达到10度, 什邡市区以北其余地区达到 9度,市区以南(含市区)达到 8度。次生灾害。受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条件影响,什邡市西北部山区地质灾害类型繁多,隐患点从震前的117处增加到震后的354处,主要有滑坡、崩塌(危岩)、潜

4、在不稳 定斜坡和泥石流、堰塞湖、地裂缝等。其中分布于高山区(无 人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69处,分布于中山、低山和平原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85处。隐患点的险情以小型为主,共计105个,占56.8% ;中型38个,占20.5% ;大型21个, 占11.4% ;特大型13个,占7.0% ;稳定无险情8个,占 4.3%。受灾范围。全市受灾镇(含街道办)16个,受灾村124个,社区45个。其中:重灾区六个镇面积565.3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 68.7% ; 一般灾区面积 257.67平方公 里,占幅员面积的 31.3%。受灾人数41.2万人,占人口总 数的93.8%。表1-1 什邡市5.12 ”地

5、震灾害受灾范围表受灾类别镇、街道幅员面积村、社区组受灾人口重灾区红白292.147386755蓥华71.7686918392八角51.686710435洛水52.381618736079湔氐49.241518031338师古48.241626243702一般灾区兀石19.7778315361皂角13.74107714842回澜27.21015024062禾丰28.65811624950双盛23.27712323635马祖23.5812525089马井41.47915628413隐丰36.581113925678南泉38.121218229845方亭5.321713753597合计822.981

6、692091412173,十方B市5.12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i/wAj*I-1bfl KIJAd、即30 z云科*11总: 包括il白11.貶堆坟卜.店以It他医亠XI地賢烈准10庠范曲! 包括住华91甘心店以床辛 八対宙耳膜沟灶北地区.电默度日度范SI:包括八环颔马就沟収南至沿水 钢徐安村、漁氐锁先印村“ 宾村一盖限北ItB.pl-,竝耀勲ISM摩范SL潘*撷余妄討.逢氐H先 mi.址聚时一:8限啣平 坝地区。,1#第二节灾害损失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 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造成全市直接财产 损失889亿元,间接损失超过 2500亿元。人员伤亡。全市因

7、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 人员伤亡达3.9万余人,其中5924人遇难、33075人受伤、 198人失踪。城乡居民住房。山区和沿山区各镇城乡居民住房大 量损毁,红白镇、蓥华镇、八角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 乎被夷为平地。灾民住房损失达 257.2亿元。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严重损毁, 交通、电力、通信、 供水、供气等系统大面积瘫痪,山区基础设施短期内难以恢 复。基础设施损失达 37.6亿元。政权设施。办公房屋和设备遭到严重损坏,损失达23.5亿元。产业发展。三次产业发展均受到严重影响,耕地大 面积损毁,众多企业损失惨重,山区旅游基础设施遭受毁灭 性打击。工业设施设备损失达127.3亿元,农口系统

8、损失达56.8亿元,金融、商贸和旅游等服务业损失达89.2亿元。社会公共事业。学校校舍受损面积40万川,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受灾152个,文化、体育设施受损严重,农村 广播电视网络受到毁灭性破坏,社会福利机构受到不同程度 的毁损。社会公共事业合计损失达23亿元。#表1-2 什邡市5.12 ”地震灾害人员、财产损失表镇 (街道)人员情况(人)财产损失(万兀)合计遇难受伤失踪直接经济 损失间接经济 损失房屋基础设施政权设施工业设施 设备农口系统金融、商 贸、旅游 等服务业社会公益其他全市合计391975924330751987815659.2超过2500000025723983763112346841

9、2727305675128924102302061669409方亭街道1683111.6926644331817091360247119049345389203327430皂角街道13035372027170823157508164461728533985877兀石镇419407.028434654833230281719759618744414714142回澜镇18165986227509227435660063671061951738838禾丰镇156947967781761027555987348513164356713601双盛镇2357398904222380280756728107

10、1918759400531300马祖镇21684597258123533020286161092120744421039724马井镇173664988251373928713577943315008615124061南泉镇2155331178102828126952355901422684487927816隐丰镇22082196137163235500124682129422710581140578师古镇847739217302356416712316024319596846818931152702湔氐镇509427141077292386138854587985852251159513962

11、3洛水镇60173817468639108790897334365075906023129164007蓥华镇711936131604510505691450109380116454418076202161红白镇11941408166657238436827145019049022333519023346569八角镇316600609692237541772099129592386088909130979#第三节灾害影响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环境改变、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心理阴影等。5.12 ”地震直接造成5924人遇难、33075人受伤、34万人无家可 归,新增67

12、7个“三孤”人员,家庭完整性、社会和谐性遭到 严重破坏。巨大的财产损失,使全市人民面临重建家园和恢 复生产的多重经济压力。山区农业经济损毁严重,工矿企业 大面积停工、减产,恢复重建的进程将直接影响当地农民就 业和收入增长。生离死别的惨痛和身体的残疾,将长期给灾 区群众造成严重心理阴影。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地震灾害和次生灾害给我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短期内综合生产能力将明 显下降。2008年GDP计划完成151亿元,灾后预计仅能完成 75亿元。一是农业恢复生产困难大。灾区可耕种面积大幅下 降,农业服务体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大量毁损。二是工业 生产将大幅下滑。多家大型骨干企业遭受重创,生产资料严 重损毁,恢复生产面小量少,灾后重建将面临市场、信贷、 基地、产品等多重压力。三是旅游业发展受阻。通往景区的 道路被中断,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旅游点以及配套设施损 坏严重。此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遭到破坏,可能面临 招商引资难、资本和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在客观上将会阻碍 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资源 环境承载能力显著下降。一是土地资源减量。地震造成地表 物质松动、位移和异质化,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据统计,地震中因崩塌、滑坡及地裂缝等因素而损毁 (灭失) 的耕地面积达3779.5亩,损毁建设用地51255亩。二是生 物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