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819545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财力建设调研报告“乡镇财力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一、乡镇经济运行情况 (一)乡镇收入主要构成。乡镇财政取消了金库,乡镇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等直接缴入上级财政,乡镇不承担组织财政收入的任务,全市所有乡镇经费的来,均由各乡镇按上级财政预算编制标准、办法和程序编制本单位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由市财政局予以核定和拨付。 (二)乡镇财政支出使用情况。财政支出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支出有预算,开支有标准,审批按程序。财政工作人员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年度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工作人员按月造出用款计划,报经政府领导审批,然后报到市财政局审核后统一拔付。 二、乡镇财政体制情况 (一)乡镇财权与事权是否匹配。目前存

2、在一些不应有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乡镇一级承担了许多与其财权不相称的事权,不仅要履行领导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职责,还要提供大量社会公共物品,如农村道路建设、社会治安管理等,而其中有些公共物品不应当全部由乡镇提供。目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分成比例低,如果在预算收入不能确保完成的情况下,乡镇无法保障乡镇正常运转和发展需要。 (二)收入分成情况。由于财政配套资金不足,乡村财政运转困难,且乡村财力薄弱,历史负债也较多。在核算收入分成中,分成比例低,且乡镇配套资金要求多,财政投入升级达标多。对乡镇的支出要求“门槛”越来越高,导致乡镇处于两难境地。

3、 (三)对乡镇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看法。通过试点的方法,探索恢复乡镇财政金库。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之前之所以撤销乡镇金库,是考虑到在以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乡镇收入任务与当地支出完全挂钩,同时将收入任务作为考核指标下达,与乡镇领导的考核和任用挂钩,容易造成不正当渠道组织收入、非法组织税等问题的产生。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乡镇财政收入将不再成为压力指标,可以以试点的方式,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恢复乡镇金库,探索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激励机制,提升乡镇培植财、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乡镇经济法发展积极性。 (四)乡镇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乡镇财政所改革后,财政工作人员纳入乡政

4、府一并管理。乡财政人员共2人,其中1名为在编人员,1名为临聘人员。主要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有独立的办公地点,财政干部老龄化较严重,待遇偏低,成长空间受限,大量的工作与干部人数不匹配。 三、乡镇财力建设主要制约因素 (一)体制方面。工作经费不足。乡镇基层的工作性质是面对广大农民,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要求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的,加之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运行费用和计算机所需耗材等开支都比较大,办公经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有的除了

5、人员工资外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预算,经费不足问题逐步显现,影响到乡政府运转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土地方面。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等土地规划方面;工业用地、项目用地等用地指标方面;乡镇土地交易市场情况、土地增减挂情况等。 (三)产业方面。摸清乡镇财情况,乡镇是否有稳定的税产业,税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村集体经济、圩镇经济发展等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体制等同于预算单位管理的模式,乡镇的支出均由市财政予以保障,不再与乡镇收入挂钩。虽然乡政府具有协税护税的职能,但是经济形势下滑、乡镇经济基础弱,加之乡镇税收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协调税难度大,使得各乡镇培植财、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较低,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趋于弱

6、化,乡镇税严重缺乏。 (四)其他方面。近年来财务工作涉及的事多、要求一年比一年严格,加之财政人员兼职多,业务能力不够强。从事繁重的工作,压力加大,这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财政人员工作积极性。财政人员电脑使用频繁,工作中电脑启动和网络连接速度太慢,但无资金配备新电脑。 四、乡镇财力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乡镇分类考核方面。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划分乡镇类型,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鼓励乡镇培植财,发挥体制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总量。加大乡镇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协调发展。如乡属于城郊乡镇,既有城又有乡的优势,属于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乡镇,在转移支付分配标准上要加

7、大分配比例。可以以试点的方式,在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乡镇,探索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激励机制,提升乡镇培植财、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乡镇经济法发展积极性。 (二)增强乡镇财力方面。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乡镇所属企业、个体工商户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收收入的县得部分,纳入乡镇体制收入。二是土地出让收入分成,建设用地出让收入分成,取适当比例返回给相关乡镇,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资产、资的管理,积极整合资,对闲置资产进行梳理;加大盘活资产资处置力度,最大限度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如我乡通过光伏项目、土地流转、店铺租赁等发展模式,所有村村集体收入突破5万元,10万元以

8、上的3个,20万元以上的2个。 (三)事权和财权方面。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与支出职责,将履职对应的财力下放到乡镇,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四)调动工作积极性方面。要明确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要结合乡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根据新预算法的发布,调整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确保基层财政发挥效用。要重点加强乡镇财政八项职能,即:协调组织收入职能、预决算编制和执行职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财经和惠民政策执行职能、农村综合改革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乡村财政财务监管职能、资产与债权债务管理职能等。 (五)乡镇财政管理方面。要加强乡财政队伍建设。建设乡财政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财政业务、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重视乡财政人员队伍的建设,从理顺机构编制的隶属关系、提高乡财工作人员的地位、加强乡财政人员的培养和任用等方面来促进乡财政队伍的稳定和加强,从而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