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8170273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2模块二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第2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投影法的特性;掌握三视图的投影特性。能力目标: 正确运用投影法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性质教学难点三视图的形成及性质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注 释模块二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相关描述投影法是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工程制图依靠投影法来确定空间几何原形在平面图纸上的投影。有了投影法,人们就能利用平面图形正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本模块介绍了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性质。知识准备学习情境一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一、投影的形成光线照射物体时,会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物体的影子,影子和物体之间

2、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在平面上绘制出物体的图像,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这种方法称为投影法。如图2-1所示。图2-1 投影法二、投影法的分类1.中心投影法如图2-2所示,投射线自投射中心S出发,将空间的ABC投射到投影面P上,所得abc即为ABC的投影。这种投射线自投射中心出发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中心投影。2.平行投影法若将投射中心S移到距投影面P无穷远处,则所有的投影线都相互平行,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法中,根据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两种:若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称为正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正投影,

3、如图2-3(a)所示;若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称为斜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斜投影,如图2-3(b)所示。图2-2 中心投影法图2-3 平行投影法三、正投影法的特性(1)平行性。(2)从属性。(3)定比性。图2-4 平行性 图2-5 从属性和定比性学习情境二 三视图的形成及性质一、三视图的形成1.三面投影体系一般情况下,用正投影法得到的单面投影是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全部形状和结构的。如图2-6所示,三个不同结构的物体的单面投影相同。因此,通常把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所组成的投影面体系中,从三个不同方向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射。由这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所组成的投影面体系称为三面投影体系,如图2-

4、7所示。图2-6 单面投影图2-7 三面投影体系2.三视图形成图2-8 三视图的形成为了将三个视图画在一张图纸上,国家标准规定正立投影面保持不动,把水平投影面向下绕OX轴旋转90,把侧立投影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这样就得到了在同一平面上的三视图,如图2-9(a)所示。为了简化作图,在三视图中不画投影面的边框线,视图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图2-9(b)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及其展开的规定,三视图的配置必须是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图2-9 三视图的展开二、三视图的性质如果把物体左右方向的尺寸称为长,前后方向的尺寸称为宽,上下

5、方向的尺寸称为高,那么,从图2-10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宽度和高度,且每两个视图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图2-10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思考与练习1.正投影法有哪些特性?试举例说明。2.三面投影体系中,三个投影面的关系如何?它们的名称是什么?3.三视图是如何展开,如何配置的?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结合图2-1,讲解A、B在投影面上的投影。讲解两种不同的投影法,学生实践。利用实物讲解三面投影体系,学生实践。讲解主视图、左视图及俯视图。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加深理解三视图的形成,教师指导。结合图2-10,引导学生分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教师总结。1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