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8166922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050928(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单元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手册课时作业(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时间 / 40分钟基础巩固1.如图K1-1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图K1-1A.大地 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2.校运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K1-2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2A.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

2、时间相同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3.2017唐山统测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中,速度大小恒定B.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恒定不变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D.速度变化率很大时,加速度可能很小4.(多选)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K1-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3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5.2017杭州二中期中 赵老师热爱自行车

3、骑行这一锻炼方法,每次锻炼他都会用运动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路线.如图K1-4所示是他某次骑行过程中运动软件记录下来的数据.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1-4A.以自行车为参考系,赵老师是运动的B.若研究骑行总时间,则可将赵老师看成质点C.赵老师本次运动的位移是10.13 kmD.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求出赵老师骑行的平均速度6.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s)末速度(m/s)23110360206010020A.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B.的速度变化最慢C.的速度变化最快D.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技能提升7.20

4、17西安铁一中期中 如图K1-5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3 s与距离A点6 m的竖直墙壁碰撞,碰撞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按原路以原速率返回.取A点为计时起点,并且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在7 s内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图K1-5A.2 m,6 mB.-2 m,14 mC.0 m,3 mD.2 m,14 m8.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A.他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B.他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他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5、5 m/sD.他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9.2016大连检测 如图K1-6所示,哈大高铁运营里程为921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某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内的位移是57.5 m,第10 s内的位移是32.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6A.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B.921公里是指位移C.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2D.列车在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80 m/s10.2017皖南八校联考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1,然后又从乙地原路返回到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6、和平均速率是()A.,C.0, D.0,11.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mm的遮光板.如图K1-7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图K1-7A.0.067 m/s2 B.0.67 m/s2C.6.7 m/s2 D.不能计算出12.(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匀速率运动,每秒钟移动的路程为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

7、点A,由A向c运动,如图K1-8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8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 m/s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C.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13.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时刻/s1.02.03.05.07.09.510.5速度/(ms-1)369121293(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挑战自我14.图K1-9

8、甲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对应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对应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求:(1)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图K1-9课时作业(二)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时间 / 40分钟基础巩固1.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在倾角不同、

9、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2.2017河南豫东、豫北十校联考 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A.6 m/s B.8 m/sC.10 m/s D.12 m/s3.(多选)物体沿一直线单向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

10、2,则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4.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5 m/s,沿斜面向上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下5.某人从阳台每隔时间T释放一小球,某时刻用照相机拍得多个小球在同一照片中位置如图K2-1中1、2、3、4、5、所示,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

11、的是() 图K2-1A.在位置“1”处小球刚刚释放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在位置“3” 处小球的速度为技能提升6.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A.LC.L7.两物体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g,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为()A.gt2B.gt2C.gt28.2017浙江学军中学期末 目前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

12、,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 mB.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则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则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则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9.一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在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 s末的速度和9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A.a=1 m/s2,v9=9 m/s

13、,x9=40.5 mB.a=1 m/s2,v9=9 m/s,x9=45 mC.a=1 m/s2,v9=9.5 m/s, x9=45 mD.a=0.8 m/s2,v9=7.7 m/s, x9=36.9 m10.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11.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 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

14、个较高的点B的时间间隔是T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距离为()A.g()B.g()C.g()D.g(TA-TB)212.如图K2-2所示是一种较精确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O点与弹簧分离,然后返回.在O点正上方选取一点P,利用仪器精确测得O、P间的距离为H,从O点出发至返回O点的时间间隔为T1,小球两次经过P点的时间间隔为T2.(1)求重力加速度g;(2)若O点与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L0,求玻璃管的最小长度.图K2-2挑战自我13.2017北京四中期中 如图K2-3所示为一种叫“控子”的游戏:让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游戏者通过控制BC段上的可控区域的长度,让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滑块自由落入洞D中即为成功.已知轨道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 cm,BC长1 m,CD高20 cm,滑块在AB段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在BC段非可控区域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