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816691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12月学情调研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B.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C.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防止脸或手上的

2、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4、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湖光倒“影” B毕业合“影” C立竿见“影” D形“影”不离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A不能成像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

3、立的实像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7、会聚光束经过一平面镜反射后( )A.变成平行光束B.变成发散光束C.仍是会聚光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8、如图2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9、“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

4、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10、以下研究方法与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 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11、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下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 BN点 CP点 DQ点13、下图为小红同学

5、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 )14、一凸透镜焦距是20cm,蜡烛通过透镜成放大的像时,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15cm B25cm C35cm D45cm15、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

6、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填“能量”或“信息”)。17、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所成的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18、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乙)是凹透镜,另一个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19、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

7、,则他看到的角是_度。20、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形成的像。(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下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

8、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方向观察(填“”、“”或“C”)。甲流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下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下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图10图7BBAA22、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近视、远视)眼。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7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区看书,通过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

9、繁戴上摘下眼镜。23、如图10,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24、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如右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白色条纹能够 (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 的照射下

10、会显现出来。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10分)25、如图所示,小阳在公园水面上玩水上滚球的游戏,人处于充足空气的薄壁透明塑料圆球里,他发现水下A处有一条金鱼,设小阳的眼睛在B处,圆球的球心在O点。请你作出小阳观察到金鱼的光路图及确定金鱼实际的大致位置。(注意:必须准确画出法线位置)26、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所示,S为驾驶员眼睛的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27、请你在图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

11、点)28、现在时刻是下午的2点40分,请在下图画出此刻从时钟正对面的镜子里看见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说明:注意分针要比时针长;时针只要画在对应的区间范围内即可。)29、如图,路灯下站着小赵,小芳,小刚三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并用粗实线画出小赵落在地面上的影子。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选择2分,作图2分,共32分)30、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6所示。(1)请在图6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1B1(要求标出A1、B1)。(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

12、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选填“正比”或“反比”)。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像到小孔的距离s/cm2.04.06.08.010.0(3)该同学知道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3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 (2)小明放学后走到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

13、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记录;量出的距离 步骤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3)小明回家后,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根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 实验中她应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的。(选填“放大”、“等大”、“缩小”) 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选填“有关”或“无关”)。32、阅读下列文章,并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物理小侦探助警长神速判案哈尔滨冰雪节期间,某度假酒店发生了一起命案,物理小侦探与警长随即带人赶赴现场,对现场唯一的目击证人酒店老板进行了询问。老板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回忆: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酒店开着空调,顾客陆续散去,唯有一名客人在店中独自饮酒,喝了好长时间。我有点倦意,刚在吧台上趴了一会,忽然听到酒店双层真空玻璃门窗外传来一声咳嗽,我刚一抬头就看到玻璃门外站着一个戴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