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复习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816674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复习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2、理解常见虚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复习重点:同目标2、3、4复习难点: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的运用。复习方法:讲练结合,注意比较阅读。复习过程: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

2、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二、文学常识(一)作者回顾师问:你了解作者多少呢?生答。(二)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 (三)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过渡

3、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进入基础闯关。三、基础闯关(1)背书关2分钟自由背书,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争当“背书小状元”!1.指名背诵2.男女声背诵接力(2)字词积累关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通假字: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无论魏晋5、不足为外人道也 6、诣太守,说如此一词多义1、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2、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3、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词类活用1、欲穷

4、其林 2、未果,寻病终3、渔人甚异之重点实词(男女生抢答)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3、黄发垂髫 4、具答之5、咸来问讯 6、延至其家师: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老师支你一招。(出示投影)(生齐读)通假字要勤整理 一词多义要分清古今异义巧归纳 词类活用记心中重点词语别放过师小结: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细心整理,相信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本文中概括一个成语,大家能说吗?(生:世外桃源),对,还有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3)译句关学生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5、外人隔绝。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师:大家谈谈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畅所欲言)今天老师送大家几条锦囊妙计:(出示投影)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3、要调整语序;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师:面对通篇的句子,哪些是容易考的呢?老师帮大家归纳。(投影)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3、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4、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闯关成功!复习时,抓住规律, 巧用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如鱼

6、得水。同学们,夯实基础很重要,文意理解不可少。我们共同进入下一个环节。四、把握脉络,理解文意(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明确本文的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出而复寻桃源(3)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2、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虚构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3、有人说最后一段和桃花源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五、拓展延伸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7、师小结: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归隐田园的无悔;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感受到了他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自得;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淡泊情怀。过渡语: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一节课的收获如何?一起走进中考练兵场,接受检阅!六、结束语:师:同学们一节课的表现真的很棒,老师最后再送大家一个礼物。(投影)送你一把金钥匙1、牢记重点字词句,夯实基础别小视。2、温习作者及背景,促进理解变能力。3、复习中心和写法,篇篇归纳和整理。4、瞄准中考要精练,文意分析巧联系

8、。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也许六月的中考就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梦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无果而终,朝气蓬勃的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么,快马扬鞭,努力拼搏,朝着我们的理想桃源进发吧!最后衷心祝全体同学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七、中考演练场:(侧重比较阅读)(一)(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9、,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渔人甚异之( )

10、阡陌交通( )颖脱不羁 ( )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4.翻译下列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二)完成下面习题:(甲)见课文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

11、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答: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江天一传(节选)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

12、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6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1分)7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8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三)(2008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

13、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炀帝:指隋炀帝。乂():安定。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

14、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四)(08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