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813135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论文: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初探 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述行为的发展为主,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活动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达的语言经验。它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规程和纲要都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为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游戏的教育价值的清醒认识,也是对幼儿的游戏权和发展权的保障。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游戏与教学这两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游戏化在当今已成为幼儿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键。笔者认为,幼儿讲述教学游戏化,就是在讲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类

2、似幼儿游戏的形式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调动幼儿积极参与讲述活动中,以达到计划中的教育目的的一种综合优化活动。讲述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促使幼儿在学习中产生游戏性的体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大班幼儿讲述教学方面做了游戏化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讲述教学游戏化的内容及目标。回顾我的探索历程,我按游戏在教学中的成分及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把它划分为四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及目标图:讲述教学游戏化的内容及目标 目标内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辅助期连贯、清楚、完整讲述组合期巩固、迁移讲述融合期进行整体教学,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整合期1、 辅助期。在这一层次,讲述教学主要是让幼儿感

3、知理解讲述对象,因此我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或调节情绪,消除练习时的枯燥乏味之感,或为讲述教学做好铺垫。如让幼儿仔细观看图片、看实物、看表演理解讲述对象。又如触摸实物讲述“神奇的口袋”则要求幼儿闭上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样物体,然后通过触摸感觉物体的特征,猜出物体名称并讲述物体。听录音讲述“夏天的池塘”我先让幼儿听一段录音,请幼儿分辨出录音中各种声响,或知了、或青蛙的叫声,通过听录音将各种声音联系起来,想象出夏天池塘的环境以及发生的事情。又如生活经验讲述“节日的大街”,我在课前以大街爷爷邀请我们去作客的游戏形式进行参观,此时幼儿仍处于被动、接受性的学习状态

4、之中,游戏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仅仅是一种辅助作用。2、组合期。 在这一层次,幼儿讲述教育的目标在提出连贯清楚完整讲述要求的同时,它的重点从学某词、某一句或某一段话,转向重点帮助幼儿学习怎样做到连贯、清楚、完整讲述的一般和特别的方法。这一变化推动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介入,因此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的游戏逐渐成为教学环节之一,并与其它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更为充实的教学活动。如排图讲述乌龟和小蜗牛中,我发给每个幼儿一套图片,要求幼儿在图片上方分别标上红、黄、蓝、绿的颜色标记,然后根据图意独立排序,编出相应情节,并用颜色标记记录自己的讲述顺序,颜色标记的使用,使幼儿学得更轻松、主动、积极。又如看图讲述小红伞我设计了和

5、图中一样的情景游戏,在教师扮演的小兔子的带领下幼儿充分感受了故事情节,此时,游戏的作用是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注意的持久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但在此阶段,游戏仍然受到教师的直接控制,游戏的目标、规则、时间、次数仍然由教师统一安排。3、融合期 在这一层次,游戏在教学中得到较充分和恰当的运用,我把讲述教育的内容、要求融于一个或几个游戏活动中,当游戏结束时,教学要求也随之达到。如“添画讲述”这一教学活动就是幼儿在动手画画、动口讲讲的游戏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再画画、再讲讲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如拼图讲述“太阳、花和小姑娘”,在幼儿自己拼

6、图讲述之后,教师重新拼摆贴绒图片,构成一个合理的画面,并添画小鸟、小鸡等动物,然后按照这一完整画面,构成有情节的内容讲述出来。在教师示范过新的拼图添画和讲述经验之后,进一步要求幼儿自己拼图添画,然后讲述,通过这样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巩固和迁移了新的讲述经验。 4、整合期。 在这一层次,游戏作为教学过程,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友爱、合作等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这一层次,游戏化教学已发挥了对幼儿进行整体教学的功能。如,学习了讲述“秋天的菊花”思路后,让幼儿开个小花展,向小班弟弟妹妹介绍秋天的菊花。这样既培养了幼儿迁移讲述的能力,又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的发展。在确定四

7、个层次的内容和目标是,我十分注重能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而在运行四个层次是,我又积极运用类似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和实施讲述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二、讲述教学游戏化的组织和策略 1、精心编制各种教学游戏。 我根据幼儿讲述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创编和改编了一些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主要从三方面编制各种教学游戏。依据讲述类型的特点编制游戏。讲述活动按编码特点可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它们的讲述重点都是不同的。如叙事性讲述活动小兔折纸可以利用图标。图标为:“草地小鸟小鸟折纸小鸟坐飞机上天;河边蚂蚁小兔折纸蚂蚁坐船过河;山坡下蜗牛小兔折纸蜗牛坐车

8、回家。”这些图标较为直观形象地提示了讲述思路,增强了幼儿叙事性讲述的能力。依据凭借物的特点编制游戏。讲述活动中的凭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几幅平面的相互有关系的图片,有的是立体的固定的实物,也有的是活动的连续动作的情景等,我就抓住这类讲述对象的特点编制游戏。如排图讲述,可以利用颜色图标游戏,要求幼儿在图片上方分别标上颜色,然后根据图意独立排序,并运用颜色标记记录自己的讲述顺序。看图讲述则可以和情境游戏、音乐游戏等结合在一起,如“快乐的星期天”“小红伞”“大象救兔子”“夏天的池塘”等。依据具体活动的要求特点编制游戏。每一次活动的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有时要求幼儿学习有中心、有重点地讲,有时要求幼儿

9、有顺序地讲。我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编制游戏。如利用游戏将讲述结构物化,让幼儿通过玩拼图,懂得故事也像火车一样,有车头(开始)、车厢(过程)、车尾(结束),在幼儿了解这个基本结构后,又编了“装车游戏”,将三四张画有简短故事的图片按开始、过程、结束插入火车的不同部位,帮助幼儿形象记忆这个基本结构,为幼儿自编故事打下基础。在编制游戏时,我还设计了其他多种形式的游戏,如在教师指导下的比较松散的个别玩的游戏和小组玩的游戏及全班或大组集体进行的游戏等,这些游戏可提高单位时间幼儿学习密度,又能适应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总之,在讲述活动中可以根据各个活动步骤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设计各类能将目标隐含其中,

10、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游戏活动。2、灵活指导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游戏。 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A、在幼儿个别玩的游戏中,我一般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并作记录。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作一些间接的知道,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 B、在合作进行的小组游戏中,我以组织者或评判者的身份进行与教学要求相关的指导,并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寻找讲述的最佳方法。 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A、在自由游戏中,我根据教育内容提供材料,创造一种游戏学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B、在任务定向游戏中,都是按照幼儿发展水平,有顺序地投放讲述的游戏材料,并给予一定的时间与

11、空间,集中让幼儿体验某一方面的讲述知识,积累经验。在这类游戏中,我主要是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了解游戏结果,以此作为游戏材料投放的依据,为发展较快和暂时迟缓的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一般发展和个别发展的需要。C、在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中,游戏主题、教学要求更为明确,我一般根据幼儿在自由游戏和任务游戏中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知道,及时调整游戏的玩法、要求,帮助幼儿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以及整理,归纳感性经验。 3、让游戏精神贯穿在讲述活动中。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论他是游戏着,还是进行着其它活动,往往都会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和心境来行事,以游戏的精神来观照外物和自己的活动。因此在幼儿讲述教学游戏

12、化的教学中幼儿的游戏精神应贯穿始终。 游戏的精神首先是自由的精神,让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任务之感,在自己的游戏中通过自由的想象和创造,体验着自由所带来的乐趣,而且在游戏中参加者必须是平等的。因此,我在整个讲述教学中总参与幼儿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与孩子们共同修订一些游戏规则,或共同制定一个新规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幼儿产生游戏性的体验,这种游戏性的体验可以起到强化和推动学习的作用,它可以使幼儿对学习活动发生好感,激发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对活动目标的注意及坚持的持久性。游戏化的讲述教学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灌输式”或“放羊式”的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

13、象的能力,提高了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更主要是培养了幼儿掌握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从而为孩子顺利地进入小学、踏上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陈帼眉、刘炎 学前教育新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2、朱家雄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刍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幼儿教育1998年第10期 附件:部分教案。滚滚箱一、 教学目标1、 通过滚滚箱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编小故事。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述能力。二、 教学准备1、 教具:滚滚箱、图片2、 活动前学会游戏开汽车、滚滚箱三、 教学过程(一)望一望,想一想 幼儿自由地散坐在地毯上,教师作摄影师为幼儿拍

14、照,鼓励幼儿作造型,做可爱的小动物造型。 “来,我们一起拍个照好吗?”,“你也来给我拍个照”。(二)滚一滚,说一说。 “现在,我想拍一些眼睛看着我的小朋友”,“咔嚓”。1、引出滚滚箱昨天,我们在家里休息了半天。你们在家里玩,可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孤零零地在这儿,你们猜是谁?(滚滚箱)“小朋友们,你们好,看到你们真高兴!又可以和你们玩了。现在我打个滚,你们眼睛闭上,等音乐停了,就来看我好吗?”2、讲述地点请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讨论到个别。再来给滚滚箱翻个身,告诉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猜一猜,这个地方会发生什么故事?比如:我看到了一个池塘,我猜会发生小鱼的故事。我看到了一个森林,

15、我猜会发生大灰狼的故事,你猜呢?3、讲述人物、地点、事件下面,我们去看一下,你猜的小动物有没有出现?我这里有个滚滚箱,有很多小动物,请你来讲,图片上有谁?可能会发生一件什么事?请幼儿讲述图片。幼儿讲述示范讲述请两个小朋友来帮滚滚箱翻个身。集体讨论个别讲述集体讲述(三)学一学,做一做。“嘀嘀吧吧”上小汽车,上小汽车,谁来上我的小汽车?1、 想上小汽车的小司机请先做好准备,握好方向盘,先来做个检查。方向盘喇叭刹车轮胎2、 开汽车,开汽车,往哪儿开?谁来坐?3、 学做小动物动作。设计思路:一、教具的选择。 这个活动是我园一系列看图说话中的一则,以前,围绕图片的系列活动:我讲你猜、摸图讲述等,这些图片有的是直接呈现于幼儿面前,供其选择,有些是需要摸出来的。直接呈现于幼儿面前的,对幼儿的吸引只是呈现那一刻比较浓厚,而需要摸出来的,涉及的幼儿又比较少。所以,决定尝试滚滚箱,因为有六个面,内含量比较大,幼儿选择图片的余地较大,箱子每次滚动,坐同一位置的幼儿所看到的内容便会发生变化,增加了兴趣,也给了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