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8113426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地点:三(5)班教室学习内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识字更加生活化,构成识字教学的大环境。2、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4、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5、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观。二、教学模式的流程(一)拓展识字途径,构建识字平台A、依据教材特点,拓展学生的识字途径新教材在识字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鼓励学生自主、主动地到课外识字。学生

2、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可以说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课外识字的途径。其主要途径简要归纳如下:1、利用姓氏识字。实践证明,一年级新生在入校一个月后都能互相叫出对方的姓名,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作业本上认出同学的名字,这说明学生已经在课外开始识字了,但这种识字是无意识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扩大巩固学生识字成果,在学完“语文园地一“中的第六项“认识姓氏字”内容后,告诉学生谁认识了班里小朋友的名字最多,就让谁来发作业本和点名,当老师的小助手,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我们还在班级的学习园

3、地上制作姓名树,把全班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一片片叶子和果实上,让学生去找自己和好朋友的名字,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生字。2、利用电视、广告及街头标语识字。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展示台(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上认识的汉字,目的是使学生养成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教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依次类推,让学生收集认识各种广告及街头标语上的字,并随时做好记录,拿到班里交流。3、利用实物识字。教师把教室里的物品,如:电视机、清洁橱、讲台桌、黑板等贴上标签,让学生在无意中识记。再如学习了在家里,就让学生在自己的玩具上面贴上标签带到学校里来交流,也可以用卡片的形式介绍一下自己家里的家具和家用

4、电器。学了操场上,我们带孩子们到学校的体育活动室,摸一摸篮球、排球,认一认体育运动项目的标志,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开展跳高、跳远、跑步、拔河、跳绳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学了菜园里,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把课外认识的蔬菜、植物加以冠名,并认读记忆。学生的识字成品可以是贴标签的实物,也可以是带字的图片。4、在课外阅读中识字,这是一种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猜一猜、查字典等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在拼音教学完之后,我就让孩子们每天读一个小故事,

5、然后利用晨会的时间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孩子们对这个短小的故事会非常感兴趣,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自告奋勇当故事大王,激发了他们阅读识字的热情。B、根据学生自主识字的情况,构建自主识字的平台学生能否坚持在生活中大量识字,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将生活之水长久地激活下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组织一些活动,尽量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外识字的成果,在交流中还要以激励赏识为主,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1、组织学生建立识字袋。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商标上、街道招牌上等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不会写的字可由父母代劳,装入识字袋中。也可以把书报、杂志食品包装盒上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装入识字袋中。识字袋平时存放在

6、家中,定期交流时让学生带到学校里来,贴在展示台上,供其余学生交流,比一比一段时间内谁认识的生字最多,作为“识字大王”评比的依据和期末总结统计之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之高。这项工作的实施,把学生从课内认字引向课外认字,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识字资源增识汉字。这项自主学习对学生识字量的扩大,识字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在拓宽学生认字领域的同时,为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打下基础,为以后的自主阅读立下汗马功劳。 2、开设课外识字交流课。我们根据学生在课外识字的具体情况,以学生受益、尽量不加重学生和教师负担为原则,每月从语文地方课或语文兴趣课中拿出2

7、至3课时为识字交流课,一课时围绕一个专题(如,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姓氏、文具、玩具、用具、电器、商标、广告、路牌、书籍报刊、影视节目、热门新闻等,交流识字成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如下: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交流识字数量的多少。评选“识字大王”。展运用,让学生利用在课外识的字说话、编故事等。(二)把握识字规律,创新识字方法汉字本身的规律就是汉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从字面理解、图像识别意义上来说对开发儿童智力具有深层价值。汉字的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使它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美丽和富有魅力的高强度悟性的结晶:字音是它的名称,字形是它的外表,字义是它

8、的灵魂。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我们要让这些生命鲜活起来,焕发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1、知识迁移。在识字的起始阶段,指导学生学习象形字“口、耳、目”和会意字“日、月、明”时,我们利用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粗浅地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汉字中象形字、指事字是最基本的,会意字、形声字是由这些基本字合成的。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掌握这些规律。在上完这一课时,我们又拓展学习“山、田、伞、瓜、鸟、鱼、石、兔、飞、竹”等象形字,学生很快就能把它们与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相联系,如“飞”就像小鸟张开翅膀在飞翔;“竹”就像四片竹叶长在竹竿上

9、。并能理解“本、刃、州、中、天、末”等字中的指事性符号。2、形象思维。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大多十分抽象。在教学时我们把汉字的形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表象材料,按照字形特征,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画面,这就是汉字的“神”。如学习“游”:一个姓方的小孩子,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在水里游泳。教“警”字,编成一个故事:有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警察向他敬礼,说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学习“漏”字,我们这样分析字形:漏和水有关,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的上面是“屋”字的一半,下面 是“雨”,说明雨都跑到屋子里来了,这不漏了吗?尽管有的学

10、生在课堂上的想象并不合理,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对于巩固生字的记忆却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识字方法,学“看”,学生说把手遮在眼睛上方像孙悟空一样才能看得远。学“休”学生说是一人靠在树干上休息,学“泪”,说是眼睛里流水,3、理解记忆。教学生字时,我们联系已知的内容,把新学的字纳入已学的知识系统之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汉字中有80%是形声字,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我们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形旁归类: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新教材第二册识字4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小动物在夏天到来时的活动。要求学生认识蜻蜓、蝴蝶、蚂蚁、蜘

11、蛛、蚯蚓、蝌蚪这些虫字旁的词语。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再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凡是虫字旁的字,都是和昆虫有关的,然后拓展,问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学生通过猜一猜、看图片等形式,认识了蚱蜢、晰蜴、蛤蟆、螳螂、蜜蜂等词。声旁归类: 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要经常进行归类复习。二册识字5是猜谜识字,第三个谜底“青”就是初步让学生了解形声字中声旁相同的字读音相似的特点。“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在学生得出这四个字是“请、情、晴、清”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字宝宝里面也带有“青”的

12、字:静、睛、蜻,并帮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上课安静,目是眼睛,昆虫蜻蜓。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把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三、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应用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标中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明确提出:“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而做出的恰当的要求,也是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要求。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在增大识字量的基础上,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使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几年学习,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做到提前阅读、写作,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习作相整合,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设更多更好的识字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加快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