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807614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厉山镇三河小学 汪匆本次培训听了王珺校长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感触很深,现汇报如下:一、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漂亮,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爱好,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二、辨别课堂改革方向1、传统结缘太深,单向传授被动接受。老师讲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老师同学生交流互

2、动非常少,主要教学用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熟悉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语

3、文不能“包打天下”,假如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2、“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非凡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笔者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

4、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所以多媒体得慎用,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三、注重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现课堂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可以书声琅琅,可以议论纷纷,可以高潮迭起,还可以写写练练。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的表现应该小脸通红(大脑兴奋),小眼发光(点亮智慧的火花),小手直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小嘴常开(能够表达自己所想、所疑、所感)。如果课堂上能达到上述所说的两点或以上,那么这堂课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因此,重视孩子们的表现十分重要。四、夯实基础字

5、词教学1、激发兴趣-乐意学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2、动作表演-演中学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

6、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3、变换形式-玩中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在引导学生变换形式时,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

7、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栏等等。如区分已巳己三个字,可选顺口溜已半巳满不出己。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五、教师的发展道路1、“专业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给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求就比较高。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闻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

8、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布满语文味,学生布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的现状,我推崇一下古典文学。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楚、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语文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文学,还有诸如字、词、句、章等方面,语文教师假如老是读错拼音,写错字,讲解知识点错位等也是另人汗颜的。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还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

9、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非凡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2、“个性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受益匪浅,使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日后一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把语文课上的更有语文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