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806610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报告XXX镇XX村位于XXX市东部,距XXX市区16公里。属丘陵地带,村里地貌七沟八梁,以盛产酥梨闻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地,赖地,远地,近地,园地,白地,水地,旱地相互搭配以人为单位的分配方式,把1XX亩本来靠天吃饭零散破碎的耕地,切割成无数块难以规模经营的小块地。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看着收入微薄零散的土地无可奈何,发出深深的叹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变成了离土离乡的职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住的最差,干的最苦,赚的最少,但是相比在家种地还是要强的多。致使大部分青壮年走上了外出务工的路,由于土地的零散误工误时,在加上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

2、零散的土地就是口给人也不愿意经营,走不开的青壮年宁愿在农闲时出外务工也不愿意去耕种别人的摇荒地,土地收入逐年下降,土地流转在山区农村成了很难破解的难题,长期这样下去,土地摇荒会越来越严重,目前XX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出现严重摇荒,每年直接经济损失约16万元。XX村现有人口XX人,18岁以下的未成年XX人,18-65岁的青壮年xx人,65-69岁xx人,70-79岁48人,80-89岁23人,xx岁老人1人,半丧失劳动力和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共计128人。其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年2xx人。外出经商打工的人员,真正有所成就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在城市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自己的住房,他们而临着租房寻找工作,

3、上养老人下育孩子的双层压力,一天的劳碌也就是刚刚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一旦娶妻购房都会债台高筑。年轻人普遍出现一种思潮,宁愿在外混饭吃,不愿回家种田粮,偶然有人回家,很少有替父母下地干活的人,长期这样下去,农民断代土地荒芜很快会摆在我们而前。留守老人128人少部分靠农村低保为生,大部分靠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靠儿女接济过活的微乎其微,低保成了留守老人追逐的梦想。更令人担心的是出现了有钱有权的人和留守老人争夺低保的怪现象。民心散了,土地荒了,埋怨政府的人越来越多了。留守儿童xx人全靠父母打工养活,很多未成年因为父母收入低,过早的辍学步入打工行列。留守农民男女劳动力现有xx人。拥有土地lxx亩,其中退耕

4、还林xx亩。现有耕地955亩。按国家规定家庭农场XX亩起步,全村lxx亩土地,仅够XX户建立家庭农场,XX户农场主每户按两个劳动力计算共计78人,留守农民xx人就会有xx个留守农民成为雇农。在人多地少的贫困山区家庭农场很不现实,用建立家庭农场的方法流转土地,将会使族群分化,激化村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三要素(资金、劳力、土地)快速流向城市和工业部门,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三留守现象,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趋明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己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面

5、对贫困的山区农民,面对收入低微零散的土地,如何解,如何让留守人员的收入增加,如何寻找一条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摆在了我们各级政府的面前,为此XX村村委会特提出如下申请;希望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一;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总社,总社制定全社的发展规划及发展目标,为分社统一购买化肥,农药,籽种,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组织农副产品的统一购销,让一家一户的农副产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走进市场。为农民增收奠定有力基础。下设五个分社。每个分社社长兼职合作总社付社长,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中间筛选五位销售社长,分社根据工作流程,制定按劳取酬的分配方案。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由合作社代耕,留守农

6、民以地入股。进行土地连片。三;18岁以下的未成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由民政局给以低保补助。只有老人孩子放弃土地,土地才会进行合理流转。四;合作社人员由18岁以上的和65岁以下的人员组成。五;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土地,由其所在的合作社代耕,在自己打工返乡期间,可以向所在合作社提出参加劳动申请,逐步培养年轻人种田的意识,劳动报酬由合作社统一制定。在放弃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合作社在下一年度无条件接受成为社员。六;在合作社的组建上,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农民进行合理搭配,以免造成人员搭配不均衡的现象,让每一个合作社互利合作公平竞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七;根据当地情况农民以种地很难跨越温饱线,只

7、有因地制宜,走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总社调配土地,统一提供养殖场地,政府提供圈舍水电的投资约需xx万元,按现行国家对养殖扶持资金每头在XX到XX元之间,全村可争取XX万元。农民自己筹集一部分,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每个合作分社分别成立一个XX头到XX头的中型种羊繁殖基地。把养殖头数控制在秸秆合理利用的范围,以免盲目发展造成饲料紧缺,按目前情况每年每只羊收入XX到XX计算,仅此一项每年每个合作分社就可盈利XX到XX万。全村盈利XX万至XX万元之间。A;养殖基地建成发展不仅促进了本村经济的整体提升,而且产生的大量有机肥,为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有机肥源。为一村一品的发展奠

8、定了坚实基础。九;利用当地资源和科学技术,建立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档次,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可靠保障,具了解目前在全国各地,有机食品的价位最低是普通商品的二到三倍,XX村平均每年生产酥梨XX万斤以上,每斤价位提升两三倍全村约增加收入XX到XX万。十;有机食品基地具体实施办法;1, 因为养殖基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在梨树肥料的使用上,可以杜绝化肥的使用。2, 由合作社统一部署农药的喷施,严格掌控在花前花后病虫害主要发生期。3, 由政府主导购买太阳能杀虫灯,每个杀虫灯可控制xx亩病虫害的发生,全村lxx亩土地需杀虫灯XX套,每台杀虫灯市场价位在XX元左右,需投资XX万元。后期病虫害防治

9、交由太阳能杀虫灯进行。4, 向有关单位中请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证书,为产品走向市场提供可靠保障。十一;,政府提供资金修宽修好各岗道道路,为合作社发展铺平道路,道路的修宽和养殖基地的建立使全村秸秆得到合理利用,为今后防火减灾提供有力保障。十二;养殖基地和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的建成投产,将会每年给XX村带来XX多万元的收入,后续加工产业链的形成不仅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给邻村的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就业机会。一年跨越温饱线,二年奔上小康路,三年取消贫困户,让国家投入的低保更好的为老弱病残服务。为了寻找山区农村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希望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紧密合作,贫困是能够改变的,是很容易改变的。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