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导学案(第2课时)编写人:曾毅 高艺 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图表、材料等资料,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 2.能够根据资料分析东北工业衰落的原因,并掌握对传统工业区整治的措施课前预习学案【自主学习】——大胆试1. 东北地区农林资源丰富,看地图册82页,说出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主要树种有_____、_____、_____等 “东北三宝”指_____、_____、_____苹果主要分布在________归纳东北小麦、玉米、水稻的分布规律?2.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________林区;两大商品粮基地_______、________,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与其它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相比的突出优势是____________;3.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注图中煤、铁、石油矿产资源地名4.在图中填注铁路线名称,归纳东北地区铁路分布特点5.填注图中打圈处城市名称课堂探究学案探究一: 资料一 表一为东北地区人口、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数量统计表,表二为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统计表资料二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其中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0%以上,并且地面坡度多在1度以下,耕地集中连片,非常适宜机械化作业和进行其它农田建设。
资料三 东北地区林地面积约5000万公顷,为全国人均林地面积的8倍森林覆盖率达36%,是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的2倍多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1/3东北地区尚有大量宜于发展林业的荒山、荒地和沼泽地东北地区森林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1)根据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2)根据材料四,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林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探究二:资料一 松嫩平原在东北区农业开发历史较早,外延开发的潜力已不大;深度开发、提高单产则有较大潜力全区每公顷产2250千克以下的中低产田460多万公顷,约占耕地的1/2松嫩平原粮食单产不高,主要是由于农田投入少,耕作管理粗放本区的土壤自然肥力较高,但长期以来,只种不养,采取掠夺式经营,加上降水集中,多暴雨,黑土带土壤侵蚀严重,黑土层日渐变薄,地力下降本区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春旱频率高,伏旱、秋涝在有些年份亦较重,低温冷害频繁资料二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据调查,过去100年,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由70%降到36%。
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森林破坏还导致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如东北三宝之一的野山参已罕见1)根据材料分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根据材料分析,东北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的原因?(3)根据材料,归纳东北地区林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究三:资料一 “一五”计划中,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重型机械厂等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重工业基地材料二 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材料三 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城市密集,工业集中,水的供求矛盾十分尖锐,辽河、鸭绿江及辽宁各河的水资源仅东北地区的27.3%由于长期大规模开发煤炭、森林等资源,该区域的煤炭等资源开采已出现枯竭之势,开始影响城市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资料二 右图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联系图和资源分布图1)请在图上①~④中,填写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的名称。
2)分析20世纪70年代经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3)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4)根据材料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课堂训练】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回答1~2题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据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6日电: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 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回答3~5题3.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油菜籽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4.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5.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课后训练】读图,完成1~2题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2.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 25年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
图示地区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据此回答2~4题3.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乙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 .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4.图中A山脉多针叶林,B和C山脉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 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 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5.促进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读图2,完成以下4题: 6. 一般情况下,河流R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7. 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8. 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9.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产地含油量运输费用(元/kg)生产成本(元)生产方式国产大豆17%0.181.60粗放式进口大豆19%0.161.28集约式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1) 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有哪些?(2) 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 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5)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材料三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11、读某城市周边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1)描述图中1月-2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3)分析城市A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析图中B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2. 读下图,分析回答:(1)图中A、B、C三地气候的共同点是 2)城市②的形成主导因素是 3)④、⑤地区都是所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发展的条件不同,④地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的,而⑤地是依靠 条件发展起来的4)制约A地区工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表2 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右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18分) (1) 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