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794781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搭石的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平凡中不乏深意。作者刘章截取家乡山民走搭石的三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关爱的淳朴的乡风乡俗画卷。因此,教学时,要抓住这三个特写镜头,引导学生从走搭石村民的平凡举动中发现他们身上蕴含的人性美。教师通过删词引导学生理解调整搭石的上了年岁的人的爱幼美,通过想象走搭石的动作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上工、收工的一行人在这里生活的和谐美,通过模拟拉家常、背老人走搭石的情境表演引导学生理解乡民的谦让美、尊老美,让学生认识到谦让美、尊老美、爱幼美、生活的和谐美就构成了山村醇厚的民风。学生在读书感悟中拨去心灵中沾染的市井陋习,重新拥有一双美丽清亮的眼

2、睛,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拓展到让学生走向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最后抒发美。一、解题,检查预习,理解搭石的意思。首先,从搭入手,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给搭组词,搭积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平平搭积木),搭凉棚(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葡萄沟),搭窝,搭架子理解搭作为动词的意思。其次,教师板书搭石质疑,谁搭过石头,在哪里搭的,为什么搭?又为什么不经常搭石?在解疑中理解石的重量,一般不会搭石。接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搭石中的人们为什么搭石,怎么搭石呢?相信你通过预习已经知道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示搭石的课件)然后,出示课文第

3、一自然段,让学生自读,理解山民搭石的作用及怎么搭石,以读代讲。最后,教师小结,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教师要重读搭字),领读词语搭石,溪水中的这一排一排的石头,也就有供人们踩踏的作用,人们也把这一排排石头叫做搭石(教师要重读石字),领读词语搭石,在这个语境中让学生体会同一词语,重音不同,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巧妙设计语境,链接学生已有经验,直观展示搭石画面,恰当处理重音,引导学生理解搭石的两个意思。(一:搭石是山民搭石头的动作过程;二:搭石是指搭好的一

4、排排石头。)二、抓住作者描写的三个特写镜头,理解走搭石村民平凡的举动中蕴含的人性美。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把这一环节设计为三个组块,一个特写镜头为一个组块,引导学生读、悟,体味山民平凡举动中蕴含的人性美。首先,谈话激情。(出示搭石的课件):这一排排搭石,联结着家乡的小路,每天有多少人从上面踏过,走亲访友、出门赶集、出工、收工,大姑娘、小伙子、小媳妇、壮劳力,老人、孩子,单个的、相向的、一行人,每天在它上面又发生多少平凡而美丽的故事啊。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精心选取的三个特写镜头去体味故事的主人公身上蕴含的人性美。其次,预设分三个组块全班交流:1删词,理解上了年岁

5、的人调换搭石的认真细致,体会他身上闪光的爱幼美。(1)(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引导学生想象这个上了年岁的人急着赶路要干什么去,发现有块搭石松动,一踏上去人就跟着晃动,会怎么想,挑石头的时候会怎么想,做满意后,走出搭石还会怎么想。(2)感情朗读。(3)删词。(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

6、,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引导学生通过删词对比,体味到上了年岁的人调换搭石的认真细致与作者用词的精当准确,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感悟上了年岁的人身上蕴含的爱幼的美德。(4)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n)责这里的人懒惰(duograve;)。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2通过想象走搭石的动作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上工、收工的一行人在这里生活的和谐美。(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

7、,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eacute;)调有序(xugrave;)!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ograve;)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首先,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说说看到什么;再抓住协调有序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时的动作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几次重复,在语境中感性理解协调有序;接着,教师设置语言情境,前面的小伙子抬起脚来,后面的大姑娘紧跟上去,前面的小媳妇抬起脚来,后面的壮劳力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让学生接龙,体会踏踏的声音,音乐班的节奏,加上清波漾漾,人影绰(chuograve;)绰,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

8、的画一般的美;然后,让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这协调有序的和谐的生活美。3通过模拟拉家常、背老人走搭石的情境表演引导学生理解乡民的谦让美、尊老美4小结。让学生认识到谦让美、尊老美、爱幼美、生活的和谐美就构成了山村醇厚的民风。三、深化主题,理解搭石蕴含的人性美。首先质疑,搭石搭石(读出重音的不同,表现搭石的两个意思)搭的仅仅是石头吗?课文以搭石做题目,是要借助这一排排搭石,告诉我们一种山乡的田园生活吗?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感悟像搭石一样踏踏实实的勤劳的山民身上互相关爱的淳朴的民风民俗,这种美好的情感像好酒一样越窖越香,弥足珍贵;最后美读全文,配乐。四、拓展升华。尊老爱幼、谦让、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平凡人的身上依然或多或少地继承着,只要你细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请同学们走向他们吧,用你的笔记录你最真的发现,通过你的故事,把我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吧。【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