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794629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州市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2011年第三季度,宿州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总体情况是:需求人数为27758,求职人数为15917。与第二季度相比,本季度的企业招工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都呈小幅度上升趋势,求人倍率减少了0.28。一、供求总体情况从总体看:劳动力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依然是我市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的基本特点。本季度需求人数为27758人,求职人数为15917,求人倍率为1.74,求人倍率比上季度下降了0.28。(见表1)表1. 供求总体人数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求人倍率(倍)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变化(倍)本期有效数27758159171.74-0.28二、各产业劳动

2、力需求情况从产业劳动力需求状况来看: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部分机械加工行业产业升级、扩大厂区或订单增加,制造业用人需求旺盛。部分企业、部分工种出现用工短缺,不少企业对招用岗位的要求降低,而且还开始大量招用学徒工,加强人才储备。本季度第二产业需求人数迅猛增加,占需求人数的49.04%,为本季度的用工主体,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16.11%;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量有所下降,占需求人数的48.93%,比上季度下降了11.7%;第一产业的需求量仍为最小,仅占总需求比重的2.03%。(见表2)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第一产业5632.03-4.33

3、第二产业1361349.0416.11第三产业1358248.93-11.78合计27758100/三、行业需求情况从行业需求上看,本季度对劳动力需求比重排名靠前的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需求比重分别为35.65、16.07和16.61%,三者合计比重为68.33%,较上季度相比增加了3.63个百分点。但同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的用工需求为0,行业用人需求明显不均。行业需求上体现的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对部分专业求职人员储备不足,特别是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要求从业的技术

4、人员专业技术性强、有一定工作经验,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产生了空缺岗位和重复招聘;二是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部分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所(站)没有及时将全市的岗位信息发布出去,使更多有就业愿望的城乡求职者没有第一时间了解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信息;三是据用人单位反馈,免费开放的现场招聘会中,有部分进场人员没有迫切的就业愿望,有些甚至是有工作的,如何对求职人员加以疏导和调控,增加现场招聘会成交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平台作用是摆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中的一个难题。(见表3)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需求人数(人 )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数变化(%)农、林、牧、渔业5632.03-4.33采矿

5、业9183.311.48制造业989735.6510.0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71.680.9建筑业23318.4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182.23-0.2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703.13-0.95批发和零售业472217.01-4.38住宿和餐饮业12734.59-3.99金融业250.09-0.5房地产业5021.810.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1116.61-1.0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0-0.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0.0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291.91-0.52教育800.29-0.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770.28-0

6、.1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750.990.37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0国际组织0合计27758100/四、用人单位需求情况本季度,企业用工仍是我市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所占比重达到了96.88%,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用人需求量仍然很大,比重为35.27%,较上季度上升了7.05%;私营企业的需求量有所减少,所占比重为23.32较上季度下降了9.86%。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本季度我市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略有增加,比上季度增加0.7个百分比。(见表4)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数变化(%)企业2689196.886.36其中:内资

7、企业2355087.583.75国有企业6282.341.51集体企业1620.6-0.58股份合作企业274210.28.35联营企业250.09-0.01有限责任公司948435.277.05股份有限公司322311.99-2.16私营企业627223.32-9.86其他企业10143.770.5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262.330.95外商投资企业5742.13-0.25个体经营21417.96-4.45事业910.33-0.03机关0其他7762.8-6.32合计27758100/五、各类职业供求情况从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职业分组状况来看,三季度,按职业岗位需求排名前几位的职业岗位是:

8、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合计为80.41%,较上季度增加了1.01%。从求职人员意愿来看,希望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以及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者较多,合计比重为68.36%,较上季度减少了8.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求职人员报名,但从招聘会反馈的成交情况看,供求不平衡的现象集中体现在这三个职业分类中间,报名多,符合条件少;面试多、达成意向性协议少等不平衡状况在这三个行业中间极具代表性。我市需要大量具有技术等级、工作经验的操作工人和生产工人,待遇都在1500左右,吸引了很多求职者报名,但是往往因为从业

9、经验、技能水平等原因导致面试失败;以鞋业加工为代表的制造业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学徒,但学徒期工资待遇一般不高,学徒期约为1年以上,期满后,按照同行业正常工资水平支付工资,很多没有经验的求职者又觉得待遇低不愿意从事学徒工作,这几个原因造成了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供求不平衡。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供求不平衡原因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近似,求职者条件和用人单位职位要求存在差异,通过有效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整体提升求职者技能是减少差距的方式,最终建立起人力资源市场指导培训、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市场交流的综合就业服务模式,提高成交率。造成商业服务业人员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长、对员工要求较高且待遇较低,导致很多

10、求职人员不愿意到这些行业从事工作。本季度有13.5%的求职者没有对职业提出要求,这一指标比上季度增长了3.77%,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求职者年龄偏大、无任何技能;二是现场招聘会反馈的求职登记表完整性有待提高,根据招聘会收回的求职登记表来看,很多求职人员未填写择业愿望。(见表5)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求人倍率(倍)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变化(倍)单位负责人3101.121210.762.14-0.32专业技术人员347812.5311297.092.49-0.4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1967.9115139.511.30.

11、23商业和服务业人员608621.93494831.091.12-0.46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5652.043252.041.53-3.7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1275645.95441827.762.36-0.04其他23678.5313158.261.58-2.39无要求/214813.5/合计2775810015917100/表6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1、一线操作工60401084835203228032.382、装配技工6050200201587311422.33、业务/销售人员4010201298720

12、359521.474、餐饮类服务员40300008322116213.945、管理人员10500004111532582.69表7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1、收银员4010102206489-2830.422、驾驶员6240100389642-2530.613、计算机相关人员2021300263507-2440.524、保安3020200168375-2070.455、会计2060300202398-1960.51注:表6、表7,按“缺口数”进行职业排行六、求职人员构成情况从本季度求职人员的构成情况来看,新成长的

13、失业人员占21.3%,其他失业人员占26.36%,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1.22%,三者所占比重达68.88%,比上季度减少9.3%,但各类失业人员仍然是求职人员的主体。随着7月份以来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陆续离校,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比重比上季度有所增加,涨幅为4.98%。本市农村人员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4.34%,外埠人员求职比重比上季度下降0.06%。(见表8)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人数变化(%)新成长失业青年339121.3-0.65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1965.784.98就业转失业人员337721.22-14.77其他失业人员419626.366.12在业人员560.350.01下岗职工237114.94.09退休人员240.15-0.09在学人员2361.480.99本市农村人员224814.124.34外埠人员180.11-0.06合计15917100/七、招聘、应聘条件情况1. 性别从需求情况看,88.0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的要求。从求职情况看,本季度男性求职人数略低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6.8%和51.27%。与上季度相比,女性求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