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786286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一个时期以来,民营企业家惹人注目,他们奋力发展自身企业、 积极投身国家经济改革,业绩突出,地位彰显.同时,他们应该承担和 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及其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培养问题,也为人关注、令 人热议。本文就此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民营经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大成果之一,已经成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 力量.现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民营企业数 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民营经济的总产值已经占到 GDP50% 左右,民营经济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一半,民营经济带动的就 业已经占到新增就业的75%以上。

2、毫无疑问,民营经济在促进中国经 济增长、提供社会充分就业、培养市场主体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与完善等方面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家作为民营企业的首脑、灵魂和核心,在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中地位 之重要、作用之重大,自然不言而喻.一、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在新时期、尤其是新阶段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问题, 直到目前,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较为关注,并认为主 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重。”而许多民营企业家来自于农村,事业起步于农村,在社会

3、主义新 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应该也必然会更加关注农村、支持 农业和回报农民,这既是中央政策的要求,也是他们个人的愿望.他们 中的大多数人士都已经在通过产业转移、龙头带动和以工促农等多种 方式,推动了和正在推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都在通过“一企帮一村、 多企帮一村”等活动,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其次,是积极参与扶贫事业.民营企业家更多地关注社会进步发展 并踊跃投身于智力支边、温暖工程和光彩事业,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 重要途径。他们以项目扶贫、开发扶贫和技术扶贫等不同方式帮助老 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 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再次,是积极参与社区公

4、益事业。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还要大 力推进社区服务和文化宣传等公益活动的开展,协调组织社区资助, 提倡社区义务劳动,加强社区环保,为社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 努力做到立足一地、造福一方.最后,是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密切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并通过捐 款捐物、兴资办学等多种形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援助,是民营企业家 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又一重要途径。这样,他们可以通过自己 的辛勤劳动,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放眼全局,立足当前,应该说,众多民营企业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 面做的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有的甚至走在了国有企业的前面、为其他所 有制企业做出了表率。但不可否认,少数民营企

5、业家在履行社会责任过 程中还存在不少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诚信缺失。这一问题集中反映在个别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与内部 或外部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对立上。二是片面追求利 润最大化。表现为部分民营企业家只关注企业利润,不关心在员工工 伤医疗、劳动保险等方面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 此外,少数民营企业家 还利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漏洞,尽可能减少社会性支出,时常导致企业 经营活动中的恶性事故、环境污染等现象发生。三是观念狭隘。由于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是家族制企业,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较深, 造成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因而在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 面不够主动的

6、情况有较多存在。二、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强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表现,对企业自 身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民 营企业家成长的特殊社会环境,加强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如 同声誉建设和品牌建设一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民营企业家 社会责任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引导和培养才能 形成。首先,要加强教育,注重引导。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总体上 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营企 业家内部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在少数人中还存在着某

7、些缺点、 错误、甚至严重的不法行为.如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克扣员工工资、 腐蚀领导干部、败坏社会风气等。还有少部分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 发展道路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所以,对民营企业家加强教育、 注重引导,很有现实意义。为此,第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定信念、武装头脑,鼓励和引 导他们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二,要加强党和国 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开展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主题活动,深刻认识和体会自身发展进步的时代 背景和政策源泉。第三,要加强以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为 内容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8、义事业建设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 的公众形象,推动他们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其次,要树立典型,强化宣传.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是坚持和贯彻“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和强化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树立典 型、加强宣传就是要坚持在多元中树导向, 在群体中立旗帜,在前进中 添动力;就是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经营业绩好、 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和诚实守信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加强宣传报道 , 及时向社会宣传民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增强社会对 民营企业家的认同感和民营企业家自身的光荣感;就是要通过典型引 导

9、和舆论倡导,创造比优争先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 成长,引导民营企业家更多更好地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中国统一战 线杂志就各类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进行持续 报道,比如,先后连续8期对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常平集团董事长陈忠 孝带领村民拼搏、倾力回报社会事迹的强力宣传,也对增强民营企业家 社会责任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是创新载体,鼓励参与。民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 引下起步并成长起来的,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许多指导 和支持,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所以,他们 往往怀着感恩情结,在不断推进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渴望报效祖国、 回报社会。这就

10、需要政府和社会根据现实发展,共同努力,积极创新 载体,搭建平台,鼓励和保护民营企业家参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和行 动.目前,政府和各界共同创造了光彩事业、 扶贫开发、捐资助学、慈 善捐助等多种载体和平台,为民营企业家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 了途径和条件.首届“浙江慈善奖评选结果显示,50名个人奖中有40 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占了 80% ; 30家获奖名单中有17家是非公有 制企业,占57%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逐渐成为慈善事业的主力 .这 次汶川抗震救灾中,更多民营企业家则以慷慨解囊,表达自己对生命 的珍重、对社会的关爱;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甘愿一掷千万元、上 亿元,更是很好的诠释和佐证

11、。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原有的载 体和平台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为民营企业家履行 社会责任开辟更多更便捷的渠道。最后,要创造条件,促进发展。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富 民政策才带来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崛起,才造就了民营企业家队伍。而 他们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和社会责任履行根本依托就是企业发展,一定 意义上说,带领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本身也是在履行一种艰巨的社会责 任。为此,党和国家还要着眼全局,继续创造条件,促进民营企业健康 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第一,加强工商联工作。工商联在今后 的工作中要促进民营企业“两个健康”

12、,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 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使民营企业及经其营管理者成 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要成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中华民族博大精深 文化的弘扬者.第二,针对民营企业家的实际需要有组织地依托大中专 院校进行中短期培训,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家攻读在职工商管理硕士 学位,加大MBA教育。加速建立民营企业家的培训体系和定期培训制 度,引导民营企业家自我深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民营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对社会,而且对企业自身发展也十 分重要.企业与社会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现代企业竞争也是服务的 竞争和企业形象的竞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既能提高企业的社会信 誉度,又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