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赵咨 文言文阅读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26KB
约6页
文档ID:467809768
赵咨 文言文阅读_第1页
1/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17分)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1=i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 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 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 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 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 无状(礼貌有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 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 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 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 君名重卞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 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 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 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 建譬(说明)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B. 诏书切让 让:责备C. 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D.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5.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A. ①③⑤ B.②③⑥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C.①④⑥ D.②④⑤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B. —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C. 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迎路谒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 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D .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7.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3 分)(2)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5 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 题(11 分)初晴游沧浪亭①(苏舜钦)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8.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 分)9.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这首诗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7 分)10. (1) ,觉今是而昨非2) 策扶老以流憩, 3) ,秋水共长天一色4) 山原旷其盈视, 5)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6)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左.右.逢.源.• • • •解释成语: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15.解释下列加点字A. 而彼且奚适.也?B. 宇文新州之懿.范C.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D. 听.臣微志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之.二虫又何知! 等.终军之弱冠16.指出各句加点词的活用方式A・悦亲戚之情话B・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C・而后乃今将图南・D・左右欲刃相如襟・三江而带五湖 项伯杀人,臣活・之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目・吴国会于云间17・指出是什么特殊句式A・纤歌凝而白云遏B.彼且恶乎待哉?C・都督阎公之雅望遂见用于小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5分)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

春日雨 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3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2分【评 分标准】描述画面正确得3分,表现心情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9①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②运用 拟人娇” “弄”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 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③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或衬托手法) 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3分,答对两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11 (1). B、D (B “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错;D没有“心理描写”)(答对一个选项给2分,两个都答 对给4分)(2) ・①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② 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③ 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 铺垫3) 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是一个纯正的学者;② 陈寅恪治学严谨,在教学中勤勉认真,堪称学生的楷模;③ 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④ 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对友朋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以上5点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4) ・①陈寅恪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和报告探究,都是卓尔不 群的,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② 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③ 他表现出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④ 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以上4点写出3 点,给满分)12答案B.(A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 多B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暴露得〜 C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 喻彻底悔改D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 心应手,非常顺利13答案D A.成分残缺谓语动词“探讨”后面缺少宾语,应在“人类健康”后补上“问题”B.—面和两面不 对应能否”应改为“的”C.句式杂糅,应为“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或“确保旅客滞留现象不发生”14. A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⑦''他〃只能指吕叔湘,''此文〃指《错字小议》因此,应该接在⑤后⑤⑦显然是说 明《错字小议》写作情况的,应该在⑥后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

④句首是''这种〃,文中又用''它〃,该句放在开头, 代词所指不明据此可以排除D项15. D 16. C 17. D18①传统的现代派绘画是抽象艺术②它是由毕加索、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方式发展起来的③它是以高度发达 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参考译文】赵咨字文楚,东邵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举为孝廉,他都不 到任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 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 了敦煌太守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田糊口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 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 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 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 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 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 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 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 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 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 划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让领会赵咨的临终 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