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榆林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43KB
约12页
文档ID:467799576
榆林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1/12

榆林市饲料饲草生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榆林市畜牧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增强饲料饲草供应能力,支持优势 产业集聚区建设,满足实施现代畜牧业跨越工程的需要,特编制 本实施方案一、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饲料饲草是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畜牧业持续、 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市扶农政策 的支持、引导下,我市畜牧业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而 饲料饲草的供给虽然满足了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但完善的体 系尚未形成,稳定、充足的供给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目前,我 市天然草场保存面积1584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820万亩; 年生产农作物秸秆200多万吨;年生产饲料5万吨;外阜进入饲 料粗略统计为130多万吨从理论上分析,全市境内丰富的饲料 饲草资源基本可以支撑畜牧业年增长15-20%的发展需求,但存 在以下主要问题,影响着我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地位的 提升:一是“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和天然草场的严重退化,制 约天然草场发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的功能;二是人工种 草受地势、刈割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利用率不足50%;三是农 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不足30%左右;四是全市20多家饲料饲草 生产企业,大多数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品种开发单一,龙头作 年养殖统2011用不足,远不能满足我市畜牧业生产需求。

参照. 吨,而全市120计数据,仅生猪、家禽养殖所需配合饲料就约为 大量的缺口造现有饲料饲草生产企业的产能仅可提供5万多吨, 给畜产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压成了良莠不齐的外阜饲料涌入, 力扩大优质安全饲因此,进一步加强饲料饲草生产体系建设, 是料饲草供给,是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优势集聚区的基础和保障, 有利于带动草原全面提升我市畜牧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和饲料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优化;有利于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发 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展,提高畜牧的综合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 量,保障畜产品安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畜牧产业结构 升级换代,促进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方 向发展二、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强化监 管为手段,以确保饲料饲草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饲料工业效益为 重点,着力抓好饲料饲草生产基地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 强秸秆牧草等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着力扶持饲料饲草加 工企业,加速企业改造升级,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饲 料企业,形成一批饲料品牌和名牌企业,提高工业饲料比重和优 质饲草产量;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运 作高效的饲料饲草产业集群和饲料饲草分工协作、特色明显、・ 物流集散地,提高饲料饲草产业集中度;着力推进饲料饲草科技 进步,加强饲料饲草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 生态饲料饲草产品,提高饲料饲草科技含量和综合利用效率;着 力加强检测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饲料饲草质量标准体系, 提高检测能力,建立健全监管队伍,提高饲料饲草质量安全水平, 尽快形成监管到位、质优安全、保障有力的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 系,为全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目标按照布局合理、分工协作、运作高效、服务方便的原则,构 建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市饲料产量达到20万吨加 快培育大型饲料加工企业集团,年产5万吨以上的配合饲料龙头 企业达到2个、1万吨以上的5个、5000吨以上的10个;培育 年产20万吨以上的草业龙头企业2个、1万吨以上加工厂10个, 建成2处草产品中心市场,1处牧草种子贸易市场加大秸秆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 到2015年,利用秸秆达到100万吨,利用率提高到50%,占秸秆 总量的50%,可增加牲畜饲养量400万羊单位;建设饲草饲料 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加强秸秆加工技术、秸秆生物利用技术、种 草养畜技术等研究开发,利用物理、化学、微生物的方法,提高非 常规饲料的利用价值,将粗饲料消化率从目前的35%提高到以上50%.积极开展以草场改良为主的草原建设和优质牧草种植工作,积极 推广以紫花苜蓿、饲用玉米、饲料桑、黑麦草、高丹草等高产优 质饲草品种10-15个,到2015年,全市天然草场面积恢复达24500 万亩(其中改良天然草地面积达1000万亩),人工种草面积达 1000万亩(其中优质牧草种子基地20万亩)。

四、主要建设任务(一) 加强饲草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粮-经- 饲”三元种植结构;实施林下种草、粮草间作、果间种草,加快 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步伐;鼓励草食畜禽养殖场(区、户)开展 青贮玉米及优质牧草等专用饲料饲草作物种植基地建设;大力推 广紫花苜蓿、饲用玉米、黑麦草、冬牧70、高丹草等高产优质 饲草品种,不断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增强优质饲草供应能力二) 加强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以肉牛、肉羊优势集聚区为重点区域,以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为 重点内容,选择草食牲畜饲养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推广普 及秸秆处理新技术和秸秆搭配利用技术培植现代饲喂技术示范 区(户、场),扩大秸秆养畜规模,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和转 化率加强青贮氨化微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收、割、 铡、贮一体化作业;全面普及青贮、氨化、微贮等饲料加工贮藏 技术,提高“两贮一化”饲料在饲料饲草产业中比重三)培育大型饲草饲料加工企业 按照“改造、调整、内联、外引”的思路,培育大型饲草饲料加 工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饲料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现 有骨干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改造技术装备,扩张生产规模,提高 生产供应能力;鼓励饲料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兼并重组,实行 强强联合,创建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既要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知名企业到我市投资建厂,又要利用民间资 本和社会各类资金踊跃投资兴办饲草饲料加工企业;同时要加大 财政投资扶持力度,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等模式,建设一批以苜 蓿为主的饲草加工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带动我市饲 料产业升级建成年产5万吨以上的饲料龙头企业2个,1万吨 以上的5个,5000吨以上的10个;20万吨以上饲草加工企业2 个,1万吨以上的10个四)加快饲料饲草科技创新步伐搭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榆林学院等有关大专院校合作,以榆林市饲料饲草检测检验站为 主体,建立榆林市饲料饲草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为主体的畜禽饲 料研发中心,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研发新型 乳猪和母猪配合饲料、肉牛和肉羊专用饲料、饲料质量安全快速 检测技术等重大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蛋白质饲料 资源,加速工艺改造,提高大豆饼粕的饲用价值;加快开发奶牛、 肉牛和肉羊专用粗饲料、浓缩饲料或精料补充料,使产.品多样化、系列化;解决我市饲料工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 题五、重点建设内容重点建设以下五类项目一) 饲草加工项目从2012年至2015年,投资1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00万元, 企业自筹2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建设2个年产20万吨、 10个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的饲草加工厂。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工处理设备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生产 车间、仓库等,加工处理设备主要包括输送机、喂料器、秸草粉 碎机、秸草压块机、秸草混合机、秸草匀储器、秸草颗粒机、冷 却器、配料包装秤、输送机等相关设备二) 优质牧草基地项目饲草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要围绕羊子、奶牛、肉牛 养殖小区和水源富集区,在北部风沙草滩区,继续扩大优良饲料 作物和青玉米的种植面积,重点选用产量高、耐寒耐旱品种,全 市计划种植饲料作物200万亩,其中青贮玉米150万亩在南部 丘陵沟壑区结合退耕还草、封山禁牧大力开展以优质紫花苜蓿为 主的牧草种植,大力发展作为羊子、奶牛、肉牛等草食牲畜养殖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购买优质草种,基础设置建设和设备 配置,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物资库、农机具库、晒场、温 室、土壤改良、排灌渠系、机井、田间道路、围墙、输变电线 路、电增容等,设备配置主要包括购置牧草机械及其他农机具、 灌溉设备等(三)草场改良治理建设项目草原生态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恢复草原、遏制 退化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全市禁牧休牧工作的进一 步实施,草原围栏要得到进一步加强,2012年起在北六县要依 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抓好草地围栏工作,建设规模要达到一一 万亩。

同时要针对该区域大部分天然草场退化,多数人工草地牧 草寿命到期的情况,狠抓人工草地建设和草地改良,每年全市安 排人工草地更新重种面积达——万亩左右、饲用灌木---万亩、 草地改良---万亩四)草原防灾减灾工程项目按照我市草原火灾、病虫鼠害、 毒害草等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因害设防,分区防治,加强草 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物资保障体系及指挥体系等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草原防火工程项目实施的重 点区域包括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六县区,主 要建设内容为物资储备库、防火站、指挥中心及防火隔离带设施 建设草原病虫害防治重点区域包括定边、靖边、榆阳、神木, 另外横山、府谷和南六县的部分区域也要开展主要建设内容是 化学药物储备、机械设备购置、观测点建立等五)饲料加工项目为提升饲料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对外依 赖度,投资2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000万元,企业自筹500 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培育扶持年产5万吨以上的大型饲 料企业2个,培育扶持年产1万吨以上的中型饲料企业5个六)饲料饲草技术研发工程中心由政府全额投资500万元,在榆林市建设榆林市饲料饲草技术研 发工程中心,主要建设内容是:建立研发实验室,饲料配方实验 室,牧草种子实验室。

建立饲料科学试验及牧草实验基地,包括 肉牛试验场、奶牛试验场、肉羊试验场、牧草良种繁育实验等 重点研究开发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秸秆处理酶制剂,筛选有关菌 种,秸秆科学搭配饲喂技术六、保障措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全市要把饲料饲草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长期规划,研究具 体实施方案,研究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变化特点,根据需要科 学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稳步推进饲料饲草体系建设成立饲 草饲料行业协会,加强饲料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饲料饲草产 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机制和推进机制,形成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地为企业搞好科技推广、产销衔接、产 品认证、品牌创立等服务工作二) 要提高全社会保护和建设草原的认识从维护国家完全和食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高度重新认识草原的价值与功能草原农牧区不仅仅是“资源 库”,同时也是“绿色屏障”我市应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 各级党委、政府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深刻认识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草原保护和建设 提高到重要的工作日程,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常抓不懈。

加大 草原治理力度,统筹经济建设、生态保护与人民致富三者的关系, 确保全市长治久安三)要加大对草原生态建设的投入我市要加大财政对草原建设的投入,和林业建设一样,安排一定 比例的资金用于草原生态建设和补偿一是针对草原生态持续退 化的现状,启动实施一批草原生态建设和风沙源治理工程,扩大 工程覆盖面,拓宽工程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二是各级政府 主动启动实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行“两个转变”,即: 草原生态治理从现在的局部退耕还草项目实施向制度化建设转 变,由限期补贴向建立补贴长效机制转变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 效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