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7778928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风筝》word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彩缤纷的风筝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五彩缤纷的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版十四册第六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提炼、增减,形成一课时新授课。以大量的风筝图片欣赏为主线,把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流派、绘制工艺等一一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对风筝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及制作风筝,使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加深了对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的认识,在教材的单元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豪感。(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依据针对学情,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

2、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风筝的流派、色彩图案特点、制作方法及制作一个风筝。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及观察、分析,不断递进探究、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合作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并通过放飞风筝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目标及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并学会风筝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与步骤。二、说学情现阶段的初中生充满着青春活力,风筝对他们来说

3、即是民间艺术品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玩具之一,能亲手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对他们充满了极大的诱惑力。初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述及动手制作的能力较强,这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三、说教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学习内容,美术教育审美性、创造性、直观性等原则,结合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审美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审美和成功的乐趣,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欣赏“万绿园放风筝”、“万宁的扎放风筝”等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作

4、欲望,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2、直观演示法(示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的欣赏、分析及师生演示制作风筝,探究风筝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制作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3、引导、启发教学法:这个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四、说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到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而进行的。基于这一理念,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制作的能力,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及创新能力。五、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

5、及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赏析图片,讲授新课。三、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四、交流评价,展现自我。五、艺术延伸,放飞梦想。具体阐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万绿园放风筝”情境的导入师生谈话:同学们放过风筝吗?最早的风筝是出自什么地方?风筝起源于中国,具今2000多年,是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设计意图: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唤起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赏析图片,讲授新课。(一)赏析图片,引导探究风筝文化艺术的特点。设疑:由于不同民族、地域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它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你对风筝

6、流派了解多少?最著名的风筝产地在什么地方?(风筝的流派:北京、天津、山东、四川,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探究:(图片、实物欣赏)风筝的图案、色彩、结构的有哪些特点?学生总结:纸扎风筝从结构上一般分平面式、串式和桶式三大类别。风筝的绘制工艺有手绘、木板彩印、工笔重彩、色彩平贴等。题材内容多以吉祥动物、戏曲和年画中的传统故事为主,造型整体别致,色彩鲜艳,对比性强、色块大等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与探究风筝的文化艺术特点,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二)师生合作,释析难点。1、学生演示、教师辅助:扎骨架、糊纸面。师:谁做过风筝?能说说风筝是怎样做的吗?(请同学上台演示)学生边演示,

7、老师一边辅助一边引导观看的同学分析步骤、发现问题:骨架的扎制3:7分,对称关系等,接下来糊纸面,2、师完成彩绘:怎样让它更美?(彩绘,注意色块大、鲜艳、对比性强,可剪贴,形式多样)。3、学生归纳总结风筝的四艺:扎、糊、绘、放。(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让同学们探知风筝制作的过程与方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难点(扎骨架的比例、绑线的方式及对称关系)。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作为铺垫,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三、创作实践、教师指导。欣赏:海南万宁节日扎放风筝视频实践: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做一只风筝。要求:图案美观,色彩鲜艳、注意对称关系。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资料参考:风筝的骨

8、架及图样集)(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海南本地的放风筝习俗,增强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同学间的合作实践,共同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四、交流评价,展现自我。各组分别派代表展示本组风筝,针对风筝图案、色彩是否美、是否具有平衡感等问题,通过生生、师生评价,讨论改进方法。(设计意图:展示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评价,巩固风筝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表述与审美能力。)五、艺术延伸,放飞梦想。1、艺术延伸: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它有着健身、养目的好处,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逐渐成为国际友谊交往和文化体育交流受欢迎的媒介。现在,让

9、我们带着收获,怀着美好的愿望,随着风筝一起放飞吧!2、到操场上放飞。(设计意图:通过放飞风筝,让学生充分体验制作风筝带来的欢乐与成功,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到中国传统风筝文化的魅力。)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说课稿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5册第6课的教学内容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我计划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流程这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内容、地位、作用本节课是一节动手、动脑的设计.应用课。是纸立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力发掘学生潜在的想象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他们能否利用生活中丰富的纸平面资源,设计创造出新颖别

10、致的坐椅等家具作品的关键。因此,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应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导和指导思想。在设计制作中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有的、严谨的优良作风。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坐椅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导入部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和精彩作品的欣赏,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通过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课间学生作品的评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远发展。2、根据教材结构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不同环境中的坐椅的欣赏与回顾。认识了解坐椅的基本结构和实

11、用功能,以及不同环境中的坐椅的不同的艺术风格。B.能力目标:通过对纸板的切割,折叠,设计制造出美观实用的沙发,椅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的良好习惯。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D.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主旨在于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一些椅子设计的原理和设计理念。把握审美与实用的关系。E.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不同,所以坐椅的造型设计构思和颜色搭配是教学难点。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一种个人的倾向性,如何将自己主观倾向性与客观实际结合

12、起来就显得很重要。比如不同的环境、场所(体育馆、歌剧院,饭厅,酒楼等)的椅子设计是不一样的。二、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是设计应用型的实践课,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所以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很必要的。先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纸立体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纸坐椅设计的详细过程,教师同步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给出参考图例,让通过展开丰富联想、自主研究、合作制作。动手的同时也动脑。合作可以强化知识结构,加速学习进程,树立合作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法指导:由于进行坐椅设计时,既要考虑其实用性、审美性、而且还需要从人体功能学、力学、材料学等各方

13、面综合考虑。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水平和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不同,所以设计、构思坐椅的造型、颜色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创作激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利用较多的设计作品、实例和多种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图,让学生时时能够充分感受纸坐椅设计的浓厚氛围。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增加理论知识的直观表现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教学流程:1导入: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具有纸坐椅构成的居室场景,都是用纸做成的椅子)观察、回顾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椅子,然后说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及理由。教师不给予任何评价因为学生听完老师的评价后,愿意按照老师的评价来制作。这样会限制创造力的发挥。教师分析小结:

14、这些看起来很精致的椅子实际都是用很普通的纸板构成的,从而引出新课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3分钟2新授部分:A:教师在展示一组有休闲坐椅的图片的同时归纳出:我们生活中、不同环境、场所设计安放的各种造型美观、舒适、实用的坐椅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舒适和情趣、要设计出这些造型美观、舒适、实用、稳定的坐椅、我们必需先了解坐椅的基本结构。2分钟B:教师出示课件演示:2分钟坐椅的结构一般包括1:腿(支撑点);2:面(承重面);3:靠背;三部分,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造型却可以是千变万化的。设计时间我们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运用纸这种材料,展开丰富的联想就可以设计出自己的满意作品了。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坐椅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技法。C:教师出示课件演示片段和实物:(1)检查材料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