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776801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主题一 物质 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内容标准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例1 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例2 讨论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例3 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

2、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4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例5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例6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注意: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在课程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是标准提倡的基本理

3、念之一。 2活动建议(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2)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例如:放进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冰箱内壁的水珠到哪里去了?写出探究报告。注意: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有典型特点,电冰箱内既有熔化和凝固,也有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这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的具体体现。(3)通过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等天气现象。注意:探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另一种基本方法。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学习物理应尽可能联系各种自

4、然现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但不要求学生做出完美的解释。这是从自然到物理的基本理念的体现。(4)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5)调查本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例1 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例2 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例3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讨论是否任何物体都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不同初步认识质

5、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例4 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该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5 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例6 从学校数据库或因特网上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的信息。注意:标准提倡尽可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

6、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例7 调查市场上的服装面料或炊具,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物理属性。注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2活动建议(1)利用一块磁铁和几根缝衣针,制作指南针,并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2)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 1 醋、盐、塑料制品、肥皂和牛奶等日用品的密度。教师应向学生进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指导。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1内容标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例1 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

7、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例2 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音像资料。注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以便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并感受探索的乐趣。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例3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例4 设计图表。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顺序排列。注意:图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 2活动建议(1)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2)从图书馆、因特网和学校的数据库中收集有关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资料。(3)

8、观看宇宙与人等科普电影。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1内容标准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例1 阅读有关的科普资料,了解超导现象以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方面可能的应用。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例2 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纳米材料的有关知识。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例3 参观生产某种材料的工厂,了解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设想。 2活动建议(1)让学生从资料室、因特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并写出一篇

9、小论文。(2)调查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一些新材料,弄清它们的名称、用途、特点和属性等,并列表显示调 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 (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内容标准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例1 用自己的语言或图形描绘分子的热运动。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2 通过磁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运动的实例,说明不同运动形式之间有联系。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例3 通过氯化钠在水中溶解、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等现象,证明组成物质的微

10、粒是在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2活动建议(1)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片,对有关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解释。(2)从自然现象或实验事实中举出事例,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二)机械运动和力 1内容标准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例1 利用步长估测学校教学楼的长度。例2 调查市场上出售的成品服装和鞋子尺码的国家标准。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测量,搞清自己应购买哪种规格的上衣、裤子和鞋子。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

11、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例3 实验探究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的方向。例4 观察体育运动中的射箭,弓对箭的弹力使箭由静止到运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例5 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速度减小、转弯等时刻的感觉。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例6 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

12、理。例7 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通过实验 2 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8 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 2活动建议(1)测量自己的脉搏,再测出正常走路时一步的长度。注意:以上做法相当于在自己的身体上设置了一个“时钟”和一把“尺子”,可以在没有钟表和皮尺的情况下估算走路的平均速度。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3)讨论测量火车速度的各种方案,进行实测。学读旅客列车时刻表。(4)查阅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在运输、安装时对倾斜程度的要求。设计一种方法检查这些机器的倾斜程度。(5)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探究弹簧的弹力与橡皮筋伸长量的关系(6)用饮料软

13、管制作口吹喷雾器。 (三)声和光 1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例1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轻触的乒乓球的运动。例2 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抽去空气,这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慢慢放入空气,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例3 收集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例4 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噪声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例5 演示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入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大时,反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也增大。例6 演示激光

14、束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偏折。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7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例8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例9 观察两只手电分别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观察红、绿颜料混合后的颜色。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例10 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活动建议(1)调查社区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防治噪声的建

15、议。(2)阅读投影仪或照相机的说明书,通过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3)用两(四)电和磁 1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例1 了解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和原理。例2 探究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例3 收集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例4 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例5 根据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计算波长。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6 了解微波炉的原理。例7 了解移动通信中基地台的作用。例8 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例9 简单介绍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2活动建议(1)在教师指导下研究动圈式扬声器是否可以当做动圈式话筒使用。2)用绝缘导线、铁钉、铁片等自制有线电报机。(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4)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一)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内容标准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