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775796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届张为赞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 张为赞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命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我国已步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卫护好中华文化的根,直面基础教育中屡见不鲜的错别字现象,积极探寻其成因与对策,刻不容缓。 “错字”和“别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是无中生有,即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了,似字非字,这称为“错字”。当前小学生的错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画蛇添足(增添笔画) 如有人把“式”字中的“弋”写成“ 戈”,把“染”字右上角的“九”写成“丸 ”。 、偷工减料(删减笔画) 如有人将“夏”字中“目”里的两横“偷”走一横,将“低”字

2、右半部下面的那点“吃”掉。 、偷梁换柱 a、改变形近部 如有人把“摘”的右半部写成“商 ”,把“游”字右边写成“攵”。 b、改变字形结构 如有人将“满”字写为上下结构,将“蓬”字写为半包围结构。 一种是张冠李戴,本该用某个字,却用成另一个字,这称为“别字”。在小学生的别字中主要出现过以下几种类型: 、音同音近致误 如有人把“建议”写成“建意”,把“娘俩”写成“娘两”,把“艾滋病”写成“爱滋病”,把“按部就班”写成“按步就班”。 、形体相近致误 如有人把“杀戮”写为“杀戳”,把“修葺”写为“修茸”,把“如火如荼”写成“如火如茶”。3、含义相近致误 例如,有人把“善于”写成“擅于”,把“掠夺”写成

3、“略夺”,把“好高骛远”写成“好高鹜远”。4、音、形两近致误例如,有人把“暴躁”写成“暴燥”, 把“候车室”写成“侯车室”,把“九霄云外”写成“九宵云外”。5、音、形、义三近致误例如,有人将“摩擦”误做“磨擦”。 导致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很多,根据自己在教学与生活中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我以为错别字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思维定势的影响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积极的定势可以巩固汉字,消极的定势则会引起学生对字的误解。比如,某些学生在书

4、写双音节词时,前后两个字互受干扰,将“蜡烛”的“蜡”写成火旁,将“涤纶”的“纶”写成“沦”;再如,某些学生认为“口字旁”、“虫字旁”作为偏旁,都应写在字的左边,如“吃、啊、啥、喷”等,于是在书写“知、融”二字时,往往改变字形本身的结构,不加思索地将其左右倒置。此外,前面学过的一些字反复使用,在人脑中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较强的信息,这些强信息遇上一定的时机,便会干扰学生后期的学习。如学生在学习“底”和“低”字时,常常看到这两个字中“氏”字下部有一点,这“一点”在学生的大脑中印记深刻,当学生看到“纸”时,就错误地认为“纸”字“氏”下面也有一点,于是在“氏”的底下一厢情愿地添加一点。再有,学生刚

5、学汉字时就清楚地知道“少”字由四笔组成,分别是:竖、点、点、撇,而后又接触到:“抄、妙、省、雀”等一大串含有部件“少”的字,头脑中对“少”字加深了印象,便错误地将“步”字用“止”和“少”去组合。二、相关材料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相似或相近的材料最容易发生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护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现象)。主要原因是新信息优先于旧信息,使旧信息难以提取,导致信息编码方式发生问题,把一个信息的内容混同于另一信息内容。我国的语言文字数目繁多,仅新华字典中就收单字10000多个,部首201个,音节400多个。因此很多汉字在字形结构、字音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相似点,出现了好多同音字、形近

6、字 ,让人难以区分,识记。难怪不少老外对我们的文字深感迷醉却又常常“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谓同音字,就是声韵调完全相同,而字形、字义完全不同的字。如“已经”和“以后”二词中前一个字的读音相同,其意思却迥然相异,学生容易混淆。 而形近字则是指字形相似的字。这种字“乍看一个样,其实不一样”。倘若学生不细看,不比较,不思索,在相似材料的干扰下,就极易写“别字”。如错误的书写:“嗽口”“究竞”“争辨”等。三、方言土话的影响 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多个方面,其中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就我们重庆话(又称重庆方言)而言,经常是n与l不分,确切地说,重庆方言中没有n,所以很多重庆

7、人分不清“男女”和“褴褛”的读音。重庆人通常会把普通话中的“f”读成“”,所以常把“湖”与“浮”的读音混淆。重庆方言中只有6个单韵母,没有“ing”。另外,重庆方言中的平翘舌也是基本不分的。如此方言代代相传,口口相传,这无疑对学生,尤其是那些家教相对滞后的农村小学生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在平常的语言交流与习作训练中不经意或因为“词穷”而“无可奈何”地使用一些诸如“脑壳”(脑袋)、“理麻”(责备)、“瓜西西”(傻乎乎)、“马起脸”(不高兴)、“假巴意思”(假惺惺)、“脱不到爪爪”(脱不了干系)等方言土话,让人啼笑皆非,但往往又引人深思。四、社会环境的影响错别字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社会。

8、市场上,一些广告为了达到让人们对产品印象深刻进而促进销售的目的,便极不负责地肆意改写一些成语。比如有的广告,把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徒)”,把时装夸为“依依不舍”;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刻)不容缓”;宣传酒好喝,就用“天尝(长)地酒”;宣传摩托车好骑,便叫“骑(其)乐无穷”;宣传一种火蚊药,称作“默默无蚊(闻)”;宣传浴池开业,写成“随心所浴(欲)”;还有家报纸专栏,起了个“漫步(不)经心”的名字借谐音滥用成语、常用语几乎成了许多商家广告词的主要修辞手段。有语言专家认为,大小商家处心积虑地“篡改”成语、常用语所产生的语意歧义,已经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造成事实上的误导。此外,电脑有时也要“写”

9、错别字,影视屏幕会冷不丁地“跳出”错别字,就连那些权威著作上有时也会“闪现”错别字,至于说大街小巷宣传栏与店铺门牌等上面的错别字更是比比皆是,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这一切的一切容易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官刺激,从而在其头脑中形成较为鲜明的印象,于是学生在作业尤其是在作文中屡屡书写错别字。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错别字已成了屡治不愈的顽疾,因此,要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必须力克各种不利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粗鄙的做法: 一、正确识字,提高效率欲使学生基本上不写错别字,教师要随时注意积累教学中的前馈信息。在识字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若发现以前有学生老爱把“做饭”写成“作饭”,那就要在今后的教学中

10、注意让学生主动地将“做”与“作”的各种用法区分清楚,在脑中形成“做”字的正确表象。这样便能有效地预防先入为主,化消极定势为积极定势,进而切实提高识字效率。二、联想比较,巩固记忆联想是通过此事物想到彼事物。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记忆和思维。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之间相同和差异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特质和本性。 谢切诺夫把比较称颂为“人类最珍贵的智力宝藏”。我在教学五年级的“挛”这个新字时,首先鼓励学生们张开联想的翅膀,在记忆或者在工具书中搜集它的形近字(可以是老师尚未教过的)。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

11、“动口”,有的“动手”,很快就为我提供了一组丰富的形近字“恋、挛、峦、孪、銮、栾”,他们还争先恐后、竭尽所能地给每个字注音、组词。接下来,我和他们一起认真仔细地读其音,辨其形,释其义,发现它们多数读音相同、长得挺像,但又因部首的差异而使字义截然不同。与此类似的还有“伦”“谤”“妨”等字的形近字。掌握了这些特性,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准确而娴熟地运用这些字。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遇到另类典型的易写“别字”的字,如“以、在、克、像、幸”等,我就会不失时机、不吝时间地启发学生对其进行联想比较并归纳整理,做好笔记。久而久之,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写错别字的现象愈来愈少了。可见,对各类“别字”进行联想

12、比较,有助于学生“同中求异,异中见同”,从而形成较为持久而牢固的记忆。三、讲普通话,规范语言 书面语是在口头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口头语的加工形式。想要学生书面语言规范,尽量不写错别字,必先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普通话是交际语言,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把讲普通话变成一种习惯,可以避免学生把方言土语写进作文,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与义,从而减少书写中出现“别字”的现象。四、参与活动,加增兴趣依据多数小学生好动、好玩、好表现的年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规范语言 正确写字”相关的大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在愉悦的活动过程中兴趣高涨地学好汉字。鼓励学

13、生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告别错别字”专栏,积极“推荐”自己写过的典型错别字“上榜”,正视错误,牢记错误,作别错误,并定时更换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讲故事、诵读经典诗文等活动与竞赛;定期举行“班级汉字听写大会”;定期引领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化身为“汉字啄木鸟”,四处寻找错字,纠正错字,并为乡亲们热情宣讲规范用字的政策和知识。另外,还可以在班上经常举行限时查字典比赛,促使孩子们逐渐爱上字典这位天底下最好的老师,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错别字的产生由来已久,而且还会反反复复。因此,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是一项极为繁琐而又艰巨的工作。这不仅是语文学科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每门学科应当重视的问题。规范使用每一个汉字,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小学生应该从学写字开始,从“我”做起,才能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病率”,才能有力地捍卫母语的纯洁性,才能保护好中华文化的根,才能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