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7755613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倡导“垃圾减量分类”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说明报告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源头减量是城区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提升城区文明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 特别是创城以来更是引起了高度关注。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情况辖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局、区住建局、区文明办、区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分类试点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一)坚持上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建立明确了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各相关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积极组织推进。 制定了分类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工作要求。

2、支持街道推进分类减量工作。 街道结合工作实际, 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推进模式支持辖区居民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坚持多措并举,“大分流”体系稳步推进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总体要求, 逐步将装修垃圾、餐厨垃圾、绿化枯枝落叶、 大件垃圾等从日常生活垃圾中分流出来, 推进分类收运、分类处置。(三)坚持因地制宜,“小分类”试点不断深化街道的大力推进下,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要先行”区政府实事项目。在试点推进过程中,街道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居住区类型、原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布局方式,积极探索全程分类的多种作业模式、物流安排。经过试点,目前初步确定了居民户内“厨余果皮(湿垃圾)

3、”、“其他垃圾(干垃圾)”分类投放,居住小区“有害垃圾” 、“玻璃”、“废旧衣物”专项收集的“ 2+3”分类方式,在试点区域初步形成了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分类系统,为下一步深化分类试点工作、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积累了经验。(四)坚持“一主多点”,末端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按照“一主多点、就近消纳、资源共享”的规划布局,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由于当前辖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特别是厨余果皮(湿垃圾) 的处置能力有限,各区县政府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积极谋划、克服困难、破解难题。(五)坚持社会参与,宣传发动同步推进广泛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因地

4、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试点小区为重点,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存在的问题虽然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体的效果。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社会和部门推进合力有待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专业管理,也涉及社会管理;既要提高末端处置能力,也要推进源头分类减量,需要社会、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推进。目前,居民参与程度参差不齐,整体推进力度不大,责任落实不充分,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末端处置设施建设还需加快推进。由于规划选址、建设周期等原因,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分类

5、试点工作。同时,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 制定地方标准也有一定难度。如不尽快研究解决,将会影响分类减量工作的深入推进。三是居民对于分类投放的意识仍需强化。虽然区民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有着较高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但转化为自觉行动还不够, 试点地区分类容器中的垃圾纯净度较差。三、关于下一步工作安排由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的提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的建立,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将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总体目标、 基本思路,在总结回顾试点工作经验得失的基础上,部署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6、(一)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涉及多个部门,下一步要从法规规章、技术标准、管理等多方面加快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综合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完善技术系统,加强源头与末端的对接,按照不同处置技术,细化分类要求,完善收运设施配置,提高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能力。二是抓紧完善政策系统,研究制定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标准、办法,完善计量考核、奖惩评估体系,为持续推进分类减量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三是大力完善社会动员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 引导区民群众培养分类投放习惯,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 支持、理解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良好

7、氛围。(二)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按照区政府确定的规划,加快推进固废处置基地、辖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其中,要积极研究制定厨余果皮(湿垃圾)的处置标准和技术规范,尽快提高湿垃圾的处置能力, 以满足全区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处理需求。(三)巩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成果。巩固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积极应对试点过程中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措施,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分类投放的准确率,并努力总结形成不同小区类型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为下一步的面上推广提供指导和借鉴。(四)稳步拓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 在居住小区试点的基础上,将分类试点工作逐步向政府

8、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学校、集贸区场等拓展,积极探索源头消纳、 就地就近处置的工作模式, 深化完善“大分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实效。(五)加大社会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大力倡导清洁生产、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回收利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识, 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积极性,真正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辖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倡导低碳生活、提升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客观需要。我们将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石拐街道办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