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鉴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775396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瓷器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代瓷器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代瓷器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古代瓷器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古代瓷器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瓷器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瓷器鉴定(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瓷器鉴定方法及主要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2007-08-29 11:48:13|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古瓷器鉴定有什么主要内容呢?不就是断真伪吗?其实,这 只是一方面,总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断真伪(二)断年代三)断优劣四)断窑口古瓷器的鉴定的方法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 分类法即将个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 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 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2. 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 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 鉴别的结论。3. 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

2、的时代特 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 的结论。但这些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抽象,其实对某一时代的 产品尚未取得标准器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看两头、印证中间 的方法。如鉴定洪武青花时,先看元至正型青花,再看明永乐, 宣德有官窑年款的青花,那些似又不似元青花,而又具有某些明 永乐、宣德青花瓷特征的青花瓷。便是明洪武青花瓷。因为任何 时期的产品必然会带有许多承前启后的因素。鉴定时前看后想, 左右思量是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当一件需要鉴定的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怎样来分 析它的烧造年代和窑口呢?也就是说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够反 映出它真实的烧造年代和窑口?我们把能够反映器

3、物烧造年代 和窑口的因素,统称为断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器形 主要看器物口、颈、肩、腹、壁、底足、流、执、系等的形体特征和胎体的厚薄、轻重。另外,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 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如明代永乐的压手杯,成化的鸡缸杯,清代康熙的凤尾尊、乾隆 的百鹿尊、转心瓶等。只有熟记了真品的器形特征,贋品才可一 眼识破。高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5.2cm,口径 9.3cm,足径 3.9cm。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狮 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 绘朵梅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纹饰间隔 以青

4、花弦线9道。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 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二方连续缠枝花 图案。青花色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 排非常巧妙,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 写款,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 赏心悦目。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以此为 题材画在杯的内心,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球内,这种巧 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1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 韧,直中隐曲,曲中

5、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 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 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 字款。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 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 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 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 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 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 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 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

6、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 采奕奕,尽写生之趣。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 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 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 康熙时仿品最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 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康熙时期的凤尾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早期的凤尾尊,这种器型分为三段,上部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 另一类是两段式的器型,它是康熙中晚期比较成熟的作品,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件康熙时期制作的五彩描金 荷塘花鸟纹凤尾尊。在康熙凤尾尊

7、中青花器物最为典型,它 的胎质在历朝历代中是最为坚硬的,釉质薄而结实,釉色青 而发亮,紧贴胎骨,不浮不躁;口部大都施浆白釉,修足平 切或斜削。在彩绘技法上,康熙青花虽然用一色写意,但是 却能够做到“墨分五色”,并且层次浓淡分明,把远山近水, 翎毛走兽,花草树木,人物神仙,描绘得十分传神;这种技 法也成为当时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乾隆的百鹿尊高44.8厘米。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圆口,垂腹,圈足。 通体施白釉,肩部饰鹿首耳。器身绘粉彩山水苑百鹿图。画 面中山石、树叶多以绿彩绘成,施彩浓厚;群鹿、枝干以赭、 黑等彩作画,群鹿活现,枝干苍劲,笔绘生动细腻。因其造型似牛头,又名“牛头尊”。又因器

8、型多绘百鹿纹, 所以又叫百鹿尊。胎体厚重,肩部附螭龙耳,造型端庄。器 腹以粉彩绘山水百鹿图,百鹿神态各异,或奔跑、或嬉戏、 或觅食、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周衬以参天古树, 山峦叠嶂及瀑布溪流,绘画形象生动,自然逼真。鹿与“禄” 谐音,故又称“百禄尊”。禄即俸禄,百禄形容俸禄之高厚, 因此百鹿纹是祝颂加官进禄的吉祥图案。粉彩百鹿尊的真品胎体厚薄均匀,轻重适度,釉色青白, 色彩鲜亮,层次鲜明,山石、树木、群鹿绘画生动传神,可 谓乾隆时期的标准画面,鉴别乾隆粉彩瓷器山水画面时,可 以以此画面风格为依据。可见粉彩百鹿尊,代表了乾隆时期 粉彩的绘画水平。粉彩百鹿尊,是乾隆早期作品,因乾隆三年时已

9、有御旨, 将洋彩百禄双耳尊照样烧造不要耳子的记载。此尊清道光、 光绪时仿制颇多。光绪仿品外观的形体色彩,纹饰均接近真 品,但给人的感觉,器体线条笨拙,口薄壁厚,分量更加沉 重,釉面青绿色不平润,底部釉面泛黄,足部修胎粗糙,纹 饰绘画“偷笔厂意”,色过于浓厚,山石树木层次感差,群 鹿神态呆滞不活跃,大多仿写 “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字 体粗大不规整。仿品的双耳多为粉红彩牛头或胭脂彩螭耳,这也是不同之处。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粉彩为釉上彩,又名软彩,始于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盛于雍正年间(公 元17231735年)。它是由五彩发展而来,其特点是改变了 五彩单线平涂的绘法,有的画面施以玻

10、璃白粉,再绘以各种 彩料。这件镂空转心瓶为清代创制的一种新瓶式,是在镂空 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 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清粉彩镂空转心瓶高40.2cm 口径19.2cm足径21cm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 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 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12个开光,上下相对。 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 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 出4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 图,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 灯笼,千姿

11、百态。瓶之象耳、口沿及镂空景窗边缘部位均施 金彩。瓶内施松石绿釉。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 款。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 成一部万年历。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 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 纰漏。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2.装饰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色釉、亥I、划、雕、镂、队、捏、 印、帖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 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 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频 繁、活跃,鉴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以景德

12、镇的釉上五彩 瓷来说,它出现于元代中后期,当时仅有红、黄、绿三色,画法 和元青花一样,以勾、拓、点画成,笔致粗犷豪放,生动自然。 明初除继承元代画风外,洪武时出现了双面矶红彩。永乐、宣德 时有青花斗矶红彩,纹样气魄雄伟,彩色凝重艳丽。成化斗彩的 施彩方法也多样,有点彩,覆彩、染彩、加彩、填彩等,然而都 是平涂,花无阴面,叶无反侧,有轻盈优美之貌。嘉靖、万历 的五彩主要是用釉上料绘纹样。用青花绘纹样局部,但所占比例 很少。此时还新创翠色,用胶水条黑料勾线,但黑线中部微微带 褐色。纹样布局比成化斗彩繁茂,用笔草率中见拙朴。清康熙的 五彩,深受明代与清初的版面插图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形象 概括、夸

13、张、线条柔中藏刚,色彩明净莹澈,大红大绿、古色古 香。康熙五彩中的黑色,漆黑光亮,不再微带褐色了,并开始用 油来调黑料和矶红,本金也多在五彩中使用。康熙的五彩深深地 影响后世,清嘉、道后仿制很多,但都不及康熙五彩生动自然, 古拙优美。3.胎釉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陶炼的纯 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陶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 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相对较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 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的;而后仿清 代、民国胎体,却均因陶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贋品致 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 光显牙白和粉白

14、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 质纯净、细腻、坚硬,是清末仿品赶不上的;至于鉴别釉面,主 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 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花白, 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大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 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 后仿器的小波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 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凡此种种, 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外从釉 面的新旧光泽来看,很多仿做者故弄玄虚,将仿品的釉面作旧: 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

15、加损破,以示出土状。 当然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绝对没有古瓷器那种年深日久、自 然形成的酥光现象。4.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在不断的改 进和提高,如景德镇五代时多采用支钉迭烧的无匣装烧方法, 使器物的圈足和器内底留下了约7-18颗支钉痕迹。北宋初以三 四颗支钉垫在器物的底足上,再装入匣体(一匣装一器)入窑烧 成,产品底足留下三四颗支钉痕迹。接着支钉也不用了,采用了 小于圈足内径并约高于圈足的垫圈式垫饼装在器物的圈足内底 上,然后再装入匣钵,使产品圈足内底留有垫圈或垫饼的痕迹。 北宋晚期因覆烧出现而产生了芒口瓷等。又如元代至明洪武时, 大件瓶罐的器底是另接的,

16、洪武后就不采用这种方法了,元与明 洪武的高足把杯的高足是用泥与上部的杯相接的,洪武后则改用 釉接;明代瓶罐成型时所产生的接口多而明显。这些因工艺、装 烧所致的细小特征,也是鉴定时不可忽视的。5. 款识景德镇瓷器从明代永乐官窑瓷开始,就正式有帝王年号款, 宣德十分普遍,从此款式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常见的有 帝王年号款,寄托款、伪款,干支年款,斋、堂、轩、居名款, 人名款,吉言款,花押款,窗棂款等,由于明清御窑厂有专门的 落款陶工,对字体、笔致、排列形式、落款位置及写款的彩料等 都有严格的规范,后仿者很难仿制成功。有关明清年号款的特征, 后面另有章节说明。明清民窑产品落款则各尽其志,笔致随意, 鉴定时要次于御窑瓷款式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官窑必得幼年款, 但幼年宽的不一定是官窑(极个别的官窑器除外,如康熙早期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