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7749208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局部分布。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 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 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 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

2、中等,韧性中等。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 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 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 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 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 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 状态.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

3、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十六、粉土 :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 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 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 韧性低。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 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 度高,韧性高.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 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二

4、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 密密实。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 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二十四、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 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 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

5、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 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二十五、全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完全破坏 岩芯呈土状,含风化碎屑,碎块,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二十六、强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大部分 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二十七、页岩:灰黄色,薄层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野外记录要点a)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湿度,夹含物。土质结构特 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状态:流塑、软塑、可塑、 硬塑、坚硬。湿度:稍湿、很湿、饱和、干燥。夹含物:铁锰质斑 状黑色结核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

6、粒径较 小,并夹腐植物)b)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切面光 泽,韧性.摇振反应.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夹含 物:腐蚀物。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 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c) 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状态:软塑、可塑、硬塑 夹 含物一般为夹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钙质及砂质物。d) 砾石层:颜色可有可无,密度,粒径,砾石的主要矿物,磨园度, 级配,硬度。密度N63。520为密实。e) 粉砂:颜色,密度,湿度,夹含物。密度0N10松散、10N30密实.湿度:在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夹 含物质:母片夹腐蚀物质,局部夹碎石。f)

7、 岩石:颜色、采取率、岩石成分、层理特征、(节理),裂 隙情况,岩芯完整程度,力学表观程度,钻进漏水或快慢的情况。颜 色:次色加主色,三色以上为杂色。岩石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碎 屑等.风化程度:强、中、微、无风化阶段RQD :所有采取岩芯大于 10cm岩芯之和与总进尺商的百分比。现场可进行填写有效长度LO, 然后 再计算:100%90%好,90 % -75% 较好,75%50%较差, 50%25%差,小于25%很差。岩石采取率:所有采取岩芯长度和与 总进尺商的百分比,。岩层的采取率一般不低于80%、破碎岩层一般 不低于65%.g) 岩芯完整程度的描述:长柱状L40cm岩体完整、短长柱状20

8、L90)、较好的 (RQD=75 90)、较差的(RQD=50 75)、差的(RQD=25 50) 和极差的(RQD25)。H.1 一般规定H1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 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沉积岩应着重描 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 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 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 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H1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 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9、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 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 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2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 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o 1.2执行。Ho 1.3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 下列规定: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 名。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对混合土, 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 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 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当土层厚度大于0。

10、5m时, 宜单独分层。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 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 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 量、湿度、密实度等;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 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 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 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 成分、堆积年代

11、、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 层理特征.Ho 2野外描述H.2O 1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 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 为地基的建筑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基本的第一手资 料。H22野外编录描述应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定名。综合定名,除 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特殊成因和 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砂质粉土、残 坡积碎石土等;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 如淤泥质粘土、碎石素填土等;3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

12、积、薄 层厚度大于20厘米的地基土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 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一粉砂互层:厚度比小于 1/10的土层且有规律地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粘土夹 薄层粉砂;小于20厘米的一般可不单独分层,在描述中指明即可, 但有特殊要求的除外;4对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 配呈不连续状、细粒、巨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当碎石土中 的粉粒和粘粒含量超过25%时,定为I类混合土;当细粒土中砾粒、 卵石粒、漂石粒含量超过25%时定为II类混合土;当含量不超过25% 时,按H。2.3定名。H。2.3充填物及包含物的描述,经常用“含”、“混”、“夹 字样,其含意是“含”一系指土中含有的包含物,如含铁锰结核、碎 砖块等;“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