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7747867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品德与生活(社会)让“考古”成为探索与发现的乐土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案例撰写: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一小 张金霞案例分析: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姚春平孕育中华文明是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哺育我们的母亲河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创造的早期文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祖先的智慧,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我是小小考古学家”的考古探究活动。一、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北京人的生活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初步具备了分析地图的知识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

2、但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地探究学习。这些都为本课中解决难点探究“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环境与农作物和房屋的关系”,做好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铺垫。但是学生对于“母亲河”这个词非常不理解,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内心逐渐形成“母亲河”的概念,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以往在教学与历史有关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基本上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再补充一些资料,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本课教学中,由教师提供“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遗迹和文物”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创设一个考古探究情境,教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让学生

3、开展小组考古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了解了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主动地感受到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河流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二、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中,学生利用地图、图片、视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开展“考古活动”,从中了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早期文明。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地图、图片、视频等信息,逐步感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感受到祖先的智慧、感激河流的馈赠,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考古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产、生活的情况,感受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早期文明。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4、:使学生感受黄河和长江在中华早期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为了突出探究学习的过程,这里只是选取了课堂教学中“模拟考古”的主要环节,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师:据考古发现证实:早在10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大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对于发生在很久远以前的事情,我们主要通过发现一些当时的遗迹、文物,以及当时的文献记载,来了解当时的情况。这就是考古。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我们只有对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进行研究了。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考古学家,看看你们从这些遗迹、文物的图片中发现了什

5、么,又能分析出什么?首先小组讨论要研究的内容:衣、食、住、生产老师提供考古活动的资料:根据学生研究的内容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提出核心问题和学习任务在回顾北京人在衣、食、住、生产的情况后,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教师:猜测一下,50006000年前的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会比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怎么样?生:进步。师:是这样吗?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生:查阅资料,用事实说明。教师:什么样的事实最令人信服呢?学生:用考古资料。教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考古学家”,从遗址发掘的文物中,找寻答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二)小组交流,考古探究:教师把考古活动的资料印在一张纸上,发给每

6、个小组,并提出活动要求。1. 小组自主选择研究的内容:衣、食、住和生产2. 活动建议:l 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了哪些图片? l 通过分析图片,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物图片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的稻种(米)6半坡遗址的磨制石器刀、凿、斧、铲1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和陶羊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7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小米)的和储存粟的陶罐3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鱼纹盆8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针1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出土的猪骨总量约有二、三百头猪4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平均厚4050厘米的稻谷堆积层,约重120吨9半坡出土的底部有布纹的陶器1314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和骨耜复原图5河姆

7、渡房屋遗址10半坡房屋遗址15半坡尖底瓶(三)全班交流,深入探究以下着重呈现“食”和“住”的探究活动过程1.交流与食物有关内容学生:从图片1、图片4及文字说明中,我们看到了出土的炭化的稻种(米)和厚厚的约120吨重的稻谷堆积层,我们认为河姆渡居民已经会种植和储存“水稻”了,通过7号资料我们知道了半坡遗址已经能种植和储存粟了教师:观察地图、图片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长在长江流域,粟生长在黄河流域?粟(仔细观察,从图片中你发现水稻和粟分别水稻适合什么样的环境?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我看出了“水稻”喜欢多水的环境,而粟喜欢比较干燥的环境。学生:我的家乡就种植水稻,它需要很多的水。学生:我看水

8、稻之所以能够成为河姆渡人的食物,是由于长江一带水分充足,同样,小米适合干燥地区,因此也就成了黄河流域人们的食物。学生:没有长江黄河就没有水稻和粟,也就没有我们祖先的延续,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人,要感谢长江黄河。学生: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尤其是水稻,它是长江献给全世界人类最宝贵的礼物,从我们的祖先在长江岸边发现第一株野生稻到人工栽培,直至全球推广了杂交水稻,水稻已经成为养育全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的重要农作物了,而今天恐怕我们离不开大米、小米,此时你想说什么?学生:感谢祖先的创造,感谢河流的馈赠。 2.交流与住房有关的内容教师:(出示: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

9、的复原图)分别指出两个房屋的名称: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干栏式教师:你能分辨出哪个是半坡居民的房屋,哪个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吗?学生:进行猜测:杆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教师: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学生:因为河姆渡地区处于我国的南方,比较潮湿而且多雨,适合住杆栏式房屋,这样可以防潮;而半坡地区在我国北方,气候相对比较干燥,适合住半地穴式房屋。学生:杆栏式房屋也可以防虫。教师:河姆渡居民要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房屋,行吗?为什么?学生:不行,长江流域多雨,住半地穴房屋会很潮湿,雨水多房屋会积水的。教师:如果半坡居民把房屋建成干栏式的行不行?为什么?

10、学生:不行,黄河流域冬天寒冷,干栏式房屋不保暖。教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祖先建造的房屋和当地环境有关。学生:他们比北京人进步多了,北京人住山洞,他们已经可以自己盖房子了。学生:他们真聪明。教师:杆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是祖先适应环境的一种创造,是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 评析:本课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围绕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为学习资源,以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为主线并辅以环环相扣的具有拓展性的若干小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开展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考古探究活动。探究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早期文明,而且从中发现

11、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萌发了对河流馈赠的感激和对母亲河的热爱的情感,从而有效的达到三维目标。“半坡、河姆渡居民在衣食住和生产方面的水平会比北京人怎么样?”作为整节课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不仅使学生经历了猜测选择探究方式(考古)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证明猜测的探究过程,而且巧妙地融合了三维目标,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形成蕴含其中,完成了从事实性认识、关系性认识到价值性认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这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水稻和粟”、“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使问题之间丝丝相扣,探究过程循环往复,实现由点到网的连动学习,使学生在不断地发现中提升思维水平。我们发现,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考古资料中,没有采用复原图和结论性的文字,选取的是考古现场发现的第一手资料的图片和描述性的文字,并且无规律的摆放在一起,表面上看没有加工的痕迹,实际上每一张图片都是教师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和需求精心选择的。原汁原味的呈现是教师在恰当评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后,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信息、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来完成自我建构,获得发展。看似“一切皆似无意间”,实则是独具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