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768061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作业集三(9-13)试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管理学第三次作业(第9-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相对重要性”,即随着领导者等级地位的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增加,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B )。A、卡兹 B、法约尔 C、斯托迪尔 D、班尼斯2、关于领导作风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 A )开始的。A、勒温 B、卡兹 C、法约尔 D、斯托迪尔3、费特勒模型是属于领导理论中的( B )。A、领导素质理论 B、领导权变理论 C、领导关系理论 D、领导魅力理论4、领导者的责任是激励下属去获得个人和组织目标,这是( C )。

2、A、费特勒模型 B、管理四分图理论 C、途径目标理论 D、应变领导模式理论5、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这是( D )。A、费特勒模型 B、管理四分图理论 C、途径目标理论 D、应变领导模式理论6、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了解,这是( A )。 A、网型沟通 B、轮型沟通 C、型沟通 D、环型沟通7、成就激励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麦克利兰 D、阿尔德弗8、把控制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层控制,其划分的标准是( B )。 A、控制的时间 B、控制的程度 C、控制的主体 D、控制的来源9、控制

3、的过程的第一步是( D )。 A、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 B、衡量实际绩效 C、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D、建立标准10、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划分的标准依据是( B )。 A、预算的内容 B、预算控制的力度 C、预算的范围 D、预算的时间11、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的学者是( A )。 A、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 B、约翰纽斯特罗姆和基斯戴维斯 C、斯蒂芬罗宾斯 D、法约尔12、把领导者的素质进行形象的比喻,认为领导者必须靠三条腿来支撑的管理学者是( B )。A、斯蒂芬罗宾斯 B、华伦班尼斯 C、哈罗德孔茨 D、海因茨韦里克13、组织内的沟通有( C )个方向。 A、2 B、3 C、4 D、514

4、、以下关于小道消息的判断不正确的有( C )。 A、小道消息有过滤和反馈双重机制,领导者应该对它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流向。 B、小道消息不可能彻底消除,简单禁止也无济于事, C、不能改善人际关系, 只能对组织的氛围形成破坏力D、有时能形成良好的群体气氛和组织情境,提高组织成员的成熟度和抗干扰能力15、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 B )。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安全需要 D、社会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1、权力影响力主要包括( A B C D E )。 A、支配权 B、强制权 C、奖励权 D、人事调配权 E、惩罚权2、管理四分图理论对领导行为的研究采用的指标是( C D

5、 )。 A、以效率为主 B、以效益为主 C、以人为主 D、以任务为主 E、以领导为主 3、管理方格图理论的提出者是( A E )。A、布莱克 B、卡兹 C、法约尔 D、斯托迪尔 E、莫顿4、费特勒模型认为,理想的领导方式取决于( A B C D E )因素。 A、组织的环境 B、任务 C、领导本人 D、下属的行为 E、领导对下属的关心5、非正式沟通的类型在自然状态下,最常见的有( A B C D )。 A、单线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集束式 E、平行式6、ERG理论将人类所有的需求归纳成( A D E )。 A、生存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相互关系的需要 E、成

6、长的需要7、以下因素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的是( D E )。 A、工资 B、地位 C、安全 D、成长机会 E、赏识8、强化理论的主要措施有( A B C D E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不强化 D、惩罚 E、综合策略9、作业控制主要包括( A B C D )。A、采购控制 B、库存控制 C、质量控制 D、成本控制 E、时间控制10、为了保证控制职能的发挥,要充分考虑的基本前提有( A D E )。 A、要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B、要有必要的时间准备 C、要有领导的充分重视 D、要有责权分明的组织结构 E、要有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三、判断题 1、领导影响力完全是由权力决定的。 (

7、X )2、变革型领导不完全依赖组织纪律和传统的激励方式来控制员工。 ( )3、小道消息有过滤和反馈双重机制,领导者应该对它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流向。 ( )4、在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中,水平沟通是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 X )5、沟通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途径。 ( )6、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单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并不期望管理者的奖赏。 ( X )7、群体控制是基于群体成员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非正式组织实施和维持的。( )8、加强沟通和教育,是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有效途径。 ( )9、一般来说技术变革都是自上而下发生的。 ( X )10、管理者就是领导者,两者没有什么不

8、同。 ( X )11、不同的时代对领导者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领导者的素质是比较稳定的。 ( X )12、斜向沟通是指发生在组织中属于同一部门和等级层次的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X )13、非正式沟通的沟通途径是通过组织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与组织等级的权力有一定关系。( X )14、动机会因为良好的行为结果,使行为重复出现,从而使行为得到加强。 ( )15、不同的人对归属需要、权力需要与成就需要这三种基本需要的先后次序和重视程度是完全相同的。 ( X )四、案例分析A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日用化工产品。公司在2003、2004两年进入快速成长期,产品逐渐成熟,在广告宣传的推动下,

9、销售额、资产和人员都有了较大增长。为了应对急剧扩大的公司规模,加强管理,A公司聘请了管理咨询公司,对管理进行全面诊断。根据管理咨询公司的建议,A公司在完善组织结构的同时,从2005年起,引进了全面预算管理。两个生产厂是两个子公司,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母公司,母公司再通过设在各省的办事处销往全国各地。母公司由总部各部门和设在全国各省的办事处(以下简称省办)组成。A公司编制全面预算的过程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但是其基本流程是首先确定目标销售额、目标利润,然后倒挤出目标成本,再按照可控原则将目标成本分配至子公司、总部各部门以及各省办。最后,各责任单位将各项预算指标分配到各月以便于执行和监

10、督。为了保证全年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顺利实现,全年预算按月滚动执行。即在预算启动后,各部门每月仍然申报次月预算,一方面各部门可以将前期预算执行中的差额在后期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经营环境变化对预算进行及时调整。A公司在推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全面预算的总目标过高目标销售额是全面预算的出发点和依据。A公司制定的销售目标比上年实际销售额增加近20,增加的绝对值也比较可观。虽然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产品销售增长较快,但是由于A公司的产品属日用品类,相同或者替代产品较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公司没有进行严密的论证,也没有周密的市场开发计划和营销策略的支持。因此这个

11、目标被多数员工指为“拍脑袋”。事实证明,这个目标脱离了公司实际,2005年第一季度仅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的9,第二季度也未见好转,仅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的9.3%。由于预算目标过高,预算的执行产生了副作用费用预算虚增,使公司产生亏损。费用目标是目标收入扣除目标利润后的余额。在过高估计目标收入的情况下,费用预算也水涨船高。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一些省办和部门根据费用预算安排支出,这样,在收入预算不能完成的情况下,费用却大部分被花掉了。2.销售预算不准确如前所述,销售预算不准确的主要表现是预算收入过高,由于2005年销售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使得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更加突出。按照全面预算滚动执行的思路,各

12、省每月要滚动申报次月预算。在执行中发现,各省每月上报的预算收入都远远大于实际收入,4、5月份实际实现的总收入仅为预算收入的60和32,当6月份预算开始申报时,公司要求各省办按照预计的最低水平上报预算收入,但是实际仅完成了39。由于销售预算不准确,预算链条上的其他预算也受到影响,库存、生产、采购预算没有真正形成链条,生产厂、采购部在滚动上报预算时,没有参考销售部提供的销售预测数据。3.费用预算不合理首先表现在费用审批缺乏合理的依据。一些常规性费用是刚性的,例如管理人员工资、租赁费、办公费等,在审批时应当以合同、历史数据为依据;一些非常规费用,例如差旅费、职工教育经费,应以全年工作计划作为审批的依据;一些直接支持市场的费用,例如商品进场费、商品陈列费等,应以合理的费用率为审批标准;材料、人工的消耗,应以单位定额为审批依据,这样才能真正洞察预算中的水分,使预算指标既先进又合理。但是A公司预算审批的过程通常是,决策者将各部门上报的预算打个折扣强制执行。例如部门上报100万,决策者不分项目、不问理由,直接要求削减20万。这样的审批方式既缺乏依据,又不能令执行者信服。带来的后果,一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善于夸大经营中的费用需求的部门往往能分配到更多的预算;二是下级部门产生心理预期,在上报费用时,预留出水分,以等审批者进行挤压。因此,最后的费用预算虽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