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试题库完整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7679587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试题库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态学试题库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态学试题库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生态学试题库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生态学试题库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学试题库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试题库完整(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0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 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3、尺度:是指生态现象或生态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二、单项选择题1、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B。A. 奥德姆B.海克尔 C.达尔文 D.高斯2、 在诸生态因子中_B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A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B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C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 态学家?

2、AA. Odum B. HaeckelC. ClementsD. Tansley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 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A.实验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三、多项选择题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ABCD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ABCA.野外B.实验C.理论四、填空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

3、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研究层次3、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遨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等。4、坦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野外、实验和理论的3类6、 生态学的定义是由Haeckel于 1866 年提出来的。五、简要回答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 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

4、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 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 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 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 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 年代至现在。4、简述生态

5、学研究的方法。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宽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 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 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 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 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六、论述题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 发展;

6、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 合。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 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 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 学科的方法论。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2、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1整体观和综合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 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

7、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 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 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 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 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 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 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

8、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 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3一、名词解释1.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 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3.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 境。4.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 分布的根本因素。5.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

9、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 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6.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 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7.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 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8.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化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 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9. 冷害:喜温生物在0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10.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

10、冻害。11.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 比较小。12.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13.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即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 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14.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K=N15. 土壤质地:土粒按直径大小分为粗砂、细粒、粉砂和粘粒,不同大小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 质地16.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等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

11、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A. 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子D.外来因子2、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A. 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3、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稳定因子D.非密度制约因子4、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5、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6、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A.综合因子B. 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7、对于

12、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A. 250kg 左右 B. 350kg 左右 C. 500kg 左右 D.大于 500kg8、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9、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A.高温、高湿B.中温、高湿C.中温、高湿D.中温、中湿10、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 .代谢效

13、应1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冰光12、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A.红光B.紫光43* MaC. 绿光D.兰紫光13、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A.红光B.紫外光43* MaC. 绿光D.红外光14、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皂(v 光是 IDoA.红光B.紫外光43* MaC. 绿光D.红外光15、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A.红光B.紫外光C. 冰光D.红外光16、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o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17、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oA.冬小

14、麦B.甜菜。.萝卜D.水稻18、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中,C为D。A.平均温度B.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A.多B.少C. 一样D.不确定19、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20、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A .有利B.不利C. 一样D.不确定21、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2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 .根系发达23、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A.叶面积较大B .根系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叶片较多2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 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 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 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25、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A.粘土B.砂土C.壤土D.黄土26、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A.团粒结构B. 片状结构C块状结构D .柱状结构27. 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A. 光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