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764344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3分)(2014滨州)小滨同学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体积约为0.05m3B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kg/m3左右,体积大约为V=0.05m

2、3此选项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70kg10N/kg=7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3分)(2014滨州)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

3、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无关(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越宏亮,声音的响度越大,但在空气中的传

4、播的快慢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音色以及声与信息,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3(3分)(2014滨州)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

5、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A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B不符合题意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所以C符合题意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4(3分)(2014滨州

6、)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7、不符合题意;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5(3分)(2014滨州)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小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考点:内能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燃料的热值专题:分子热

8、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任何物体都要内能;(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过程,吸热温度不变;(3)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4)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解答:解: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一般情况下,物体吸热温度升高,但是晶体

9、熔化和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和沸点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C、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能、热量、比热容以及热值的知识,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6(3分)(2014滨州)小滨同学在乘坐校车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途中,观察到身边的一些现象,并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校车为参照物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

10、小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D刹车时感觉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与运动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解: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校车为参照物,

11、树木和校车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刹车时感觉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人具有惯性的性质,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现象,是一道综合题;联系生活实际来考查物理知识,是现在中考考查知识一个很重要的方式,需要掌握其方法7(3分)(2014滨州)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

12、法来判定快慢的B“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D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力的作用效果;功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判断:生活中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常用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者快;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者快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使物体向上运动要克服重力做功解答:解:A、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快

13、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故A正确B、头球攻门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D、做俯卧撑时,用力使身体向上运动,所以是克服重力做功,故D正确故选C点评: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身边实际现象是考试的重点,也反应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学习时注意联系生活,多分析、多解释8(3分)(2014滨州)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C滑轮组与使用D滑轮组一样省力B使用D滑轮组

14、最省力C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C滑轮组D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B滑轮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由CD两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F=(G+G动)比较两者拉力之间的关系;(2)根据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做的有用功相同,根据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分析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根据=100%=100%分析它们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由图C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图D中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由F=(G+G动)可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时,使用C滑轮组比使用D滑轮组更省力,故AB不正确;(2)由W=Gh可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做的有用功相同,因ACD中都需要提升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B中不需要,所以,由=100%=100%可知,B滑轮的机械效率最高,故C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动滑轮、定滑轮、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