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影像语言笔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762334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影像语言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视影像语言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视影像语言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视影像语言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视影像语言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影像语言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影像语言笔记(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影像语言笔记 影像存在,传播的前提:形与义的结合;具象与 抽象的结合整体各部分之和影像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不是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影像是对现实生活的凝练和压缩(放大)。表现的空间和空间本身不一样, 那么镜头就没意义了,体现自身空间观时间观。 T 每个人表现的 空间不一样。要素 - 结构 - -意对称,均衡结构对比呼应(电视画面法则)一个镜头和一个静帧不一样,要有叙事功能。空镜 T审美1,影像的基本要求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影调,线条,色彩音乐,音响,音效,人声(解说,采访)2,画面的形式法则(构图,对称,均衡,对比等)3,微观蒙太奇-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逻辑,例如组词,组照中观蒙太奇一一场面

2、与场面组接的逻辑宏观蒙太奇一一整片的逻辑 组照的条件:首先是一张画面无法表现的;其次 并列逻辑不构成组照。4,造句:镜头观(从开机到关机的过程,时间纬度T 叙事功能)5,场面调度:镜头拍摄中;编辑上6,片子的结构(起承转合),修辞方法一,影像的基本要求画面构成的划分:成分构成:主体,陪体,背景,前景要素构成:影调,色调,线条成分构成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协同构成画面的整体。要素构成是对画面整体不同特征的表述,独立完成对画面构成的描述。主体:它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的主要体现。它是画面构成的中心。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位置,但一定要鲜明突出突出主体的方法:1,光影表现,主体放在光强些的地方。2,位置

3、,黄金分割,井字“九宫格”,景别合乎比例3, 景深虚实法:焦距(主要),光圈(尽量不变 , 画面质量为代价调光源),物距4,视线引导:使画面更有层次电视画面中有: a,分切法,两个镜头之间构成 视线引导逻辑。 b,运动镜头调动,摇下来,体 现纽带关系。5,色彩反差法:色别,色明度,色纯度,冷暖色系的对比6, 线条反差法:线条布局对比运用,都是规则的,有一个不规则的。7,朝向关系:面对观众的重要8,前后关系:靠近观众的重要(1,2 同时存在时 12)9,动静关系:动为主10, 镜头长度:时间法:重要人物时间长,次要 人物短11,景别主次选择:重要人物近景空镜:宏观;微观特写“近景取其质(质:本质

4、信息,主观意图),远 景取其势(势:由具象产生, 在具象之外, 意在 象外)”作为整体认识的主体:主体不一定是作为画面的某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存在,同时可以作为画面诸元素构成的整体存在。作为画面整体表达的主体,强调对构成整体的画 面诸要素关系的严谨控制强调隐藏在表面表象背后的潜台词,同时也强调 潜台词与表象的依存关系电视说情不说理“感性媒介”影像擅长表达的:情绪,对白,动作文字擅长表达的:概念,逻辑陪体:与主体密切关系的对象帮助主体揭示主题作用均衡画面,使画面具有形式美感渲染气氛,使画面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陪体不是固定的,而是由主体关系决定的 前景的更换不影响表意,陪体的更改会改变画面 的表意前

5、景:主体前最靠近镜头的景物作用:装饰作用和视觉冲击力;以及对纵深的表现力是其优势所在; 内容提示作用; 画框分隔; 遮挡功能,平衡亮度画面的主题表现来自于前景构建的“视觉心理”。 背景:说明所在环境,突出主体位置,增加层次感。渲染情绪,产生对比构成叙事虚化背景的要求:色彩相对单一;光线相对单一。影像的构成要素影调:它是在摄影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 灰的表现。影调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的表现,也可以分 为硬调和软调。照度表测光源的敏感层次的最大宽容度摄像机 1比6,照相机1 比9(光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相差多少)色调:它是指的画面中形成的色彩的整体基调 色调的作用在于对主题表达进行潜移默化的影

6、响,形成构图中的形式美感(恭王府 历史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线条:它是画面组织的形式构成的重要元素线条构图的形式可以包括辐射形构图、 一字型构 图、直角构图、三角形构图、斜线构图、垂直构 图、框式构图、对角线构图等按字母的分类又有“L” “0”“ C”“ V”“ S”形 构图斜线表现个体的动态,群体的空间张力角度角度决定的三种关系: 距离关系:也就是画面的透视关系,距离越近, 画面的透视关系越大, 反之,越小。方向关系:画面的背景关系,镜头的方向变化是 丰富的,随意的,但也要有内容。高度关系:也就是我们最常认为的仰拍、 俯拍、平视。距离变化与画面容量范围拍摄距离直接影响着画面的容量,也就是说画面

7、内容来自于拍摄点与被拍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变化。概括地说,选择拍摄距离就是根据创作意图选择 表现主题对象,或者表现环境。区分距离关系的重要标志是景别。景别的分类远全中近特称之为五级景别1, 大远景(人占四分之一高度) :表现空间距离 感,突出纵深感和立体感,以固定镜头为主,以 产生静态美感为主,运动的话也要控制节奏速 度。2,远景(二分之一高度):人和环境平衡关系,拍摄时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 是很好的承上启下的镜头。3,大全景(四分之三):环境和人的关系向人物倾斜。用以场景段落的开头,注意细节。4,全景(一比一):以交代人物的形体动作和动作范围,人物是画面的绝对主体。环境只是一种 造型的补充和背

8、景。人物切忌顶天立地。人物在 画幅中位置直接决定了其运动方向和趋势。全景 对光线的要求准确,统一。5,中景(在膝盖位置):表现人物的上肢动作。6,中近景(腰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客观交流关系。既不亲密也不疏远,一臂距离。7, 近景(胸部):不善于表现人物的上肢动作 8,特写(肩部以上) :一定要带肩, 表现情绪 9 大特写(人的局部):呈现细节,一定要说点 儿什么。体现创作者的意愿,观众没有自由度。10, 满景(以被摄对象拍全为目的) 全景系列景别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在片子中承担的功能是什么?拍摄时注意事项 不叙事,是抒情写意的。拍的时候要注意用大景 深,背景实像,层次安排。画面

9、中事物之间的关 系要协调。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很重要,水平 , 位置在上下三分之一处,偏重表现天空还有陆 地。另外表现人物之间的形体关系。近景系列景别注重叙事, 写实的。小景深,背景 虚像,画面构图很重要。表现人物的神态关系。景别的作用:1,景别带来视觉的制约性2,景别的的虚实性3,景别的主次性4,景别可以带来画面空间的距离感,可以改变原有的空间关系,创造新的5, 景别可以带来视觉的刺激性 五个镜头表现两个人吵架:1 中近景两个人的关系2 近景 A 人情绪 激动的说话3 近景 B 人情绪激动的说话 4 特写 A 人情绪没有说话5 中近景两个人对峙的状态方向变化(指拍摄视角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和

10、 画面形象效果在拍摄距离和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 向可以展现被摄对象不同侧面的形象, 以及主体 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的变化。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 反侧角度,背面角度五种正面角度:对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比较适合能保持和观众的“交流关系”,营造庄严,威严的气氛。缺点: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不利于表现 动感。取消立体感,凸显形式感百米运动员:表现动态一一正面角度;表现冲刺瞬间一一侧面角度斜侧角度: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对角线构图是其典型的形式有利于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有扩展和伸展空间的作用兼顾正

11、面的立体感角度,错落有致侧面角度: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有极强方向感,易于表现动势和故事的轮廓在多个主体或者主,陪体的构图中,侧面角度善于表现交流感。但是切忌“平分秋色”的局面。大多数以斜侧60 度代替侧面。平稳准匀(匀:匀速)画面拍摄标准反侧角度:右侧面角度环绕被摄体对象向后背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有反常意识,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有参与感。能够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也能显示另一种空间感。正侧 30 度反侧 30 度背面角度:“看不到的才重要”具有引导观众联想和思考的作用,有很强的参与感。有悬念的作用有借实写意的效果含蓄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角度的基本功能1, 夸大和强化原有的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2,体现人物位置关系及叙事关系3,表达人物关系4,主观及视觉形式处理5,决定影像视觉形式风格例子:通缉令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