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7623331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娄葑学校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姓名: 成绩: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字词。4分 y p xu ku 化险为( ) ( )有成就 瘦( ) 夺( )png 船( ) ( )松 zhn 坚( ) ( )察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绝:断绝;极、最;独一无二,没有可比的;走不通。(1)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2)齐白石的画真绝。( )(3)绝路逢生。( )(4)绝大多数学生爱学习。( )3、根据要求写成语。10深思熟( ) 时光荏( ) 白驹过( ) 莫( )一是迷途知( ) 水( )水穿 ( )夷所思 百感交( )(1)、与“深思熟虑”结构相同2个):_、_、(2)、写“水滴石穿

2、”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各1个):_、 _、(3)、选词填空在两极的冰盖上居然还有植物生长,真是有点( )。大家议论了好久,( ),想不出好办法。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1)在横线上添加动词,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完整。我紧紧_住他的双手_:“30年以后,我再来_您!”(2)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1分)少先队员请王爷爷。 王爷爷讲故事。_ (3)将句子补充完整。大自然能结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 ,那是启示我们_。(4)修改病句。(1分)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刚学的成语。(5)、关联词语填空。2分A( )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 )弟子们

3、未必能碰到它。B在人生路上,( )错失了良机,我们( )不应叹息。(6)、下面三条广告分别对应哪个内容,动手连一连。3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A天气预报广告分享阳光,分担风雨。B义务献血公益广告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C频道广告二、小小辩论会。3分同学们在欣赏广告词时,突然发现有的广告套用了成语。于是,大家便动手收集起这类广告词来。默默无蚊(闻)衣衣(依依)不舍骑(其)无穷美(每)时美(美)刻对于这类广告,同学们褒贬不一,老师决定组织一次辩论赛。你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呢?请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_三、课文内容填空。15分1、山谷中的谜底作者是_,课文讲述了_ 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_

4、 。”因此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我们既要_ ,也要学会_。2、山谷中的谜由旅行者得到的启示想到哪些名句、成语或故事呢?A_ B _ C _ D _ 3、“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写出了天游峰_的特点,更衬托出扫路人_的精神。4、当然,追求应该是_,但_,这才是_。请写一句关于把握机会的名言名句:_。四、阅读欣赏。24(一)山谷中的谜底节选12分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

5、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n z)_ 。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ng j)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1、 在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2分2、 山谷中的“谜”是指_。2分 3、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回答问题。8(1)用文

6、中的句子最简洁而又完整地叙述东坡大雪和雪松的较量: _。(2)两个旅行者这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揭开了谜底:因为柘、柏、女贞这类树_,所以这类树在东坡都绝迹了。因为西坡雪小,所以柘、柏、女贞这类树_。因为雪松的枝丫_,所以它_ ; 所以不管东坡_,雪松都_,所以东坡就_ 。(二)课外阅读。12书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出门

7、为我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子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清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慢慢的,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样。父母亲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 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

8、艰难路程。 尽管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1、“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一句中把_ 比做_ _、_ _。这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 _。(3分)2、“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这“重担”是_。23、“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是_。24、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1分)A、以母亲的勤快来反衬父亲的懒惰。B、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来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C、反衬家境困窘,无钱买书。5、结尾含义深刻,请你从这段文字中提炼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2分)_6、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想起哪些关于书的名言警句,试着写一句。(2分)_五、作文天地。30根据开头,自己命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路边,有一棵大树,它站在那儿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渐脱落,它的身边,最近新栽了一棵小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