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7623324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地理试题 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三教学测试(二) 文科综合能力地理测试 2015年4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7至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

2、, 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1、2题。1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第3题图0南赤道暖流右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3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是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指标数值人口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不

3、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第4题。基于人均建设用地基于人均居住用地基于可供水资源基于生态环境适度人口(万)63.8083.2072.3670.18最大人口(万)106.20113.40210.35106.33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A可供水资源最为紧张B人口合理容量是210.35万C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D环境人口容量为106.20万图1为澳大利亚大陆简图,图2为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6题。第5、6题图12030降水(mm)第5、6题图201020123456789101112(月)5下列四地中,降水量与图2相符的是A B C D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冬季盛

4、行西风B地夏季多洪涝灾害C地夏季炎热干燥D地冬季多寒潮灾害I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西南混作区I 第7、8题图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6-18,当温度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马铃薯在华北平原种植最佳的时期是2月播种,5月收获6月播种,8月收获9月播种,11月收获11月播种,次年2月收获 A BC D8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区,影响其混作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光照C. 地形 D土壤第9、10题图丙甲乙丁图 例山脉020km慢行冷锋右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此时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B乙地气

5、温高于甲地C丙丁两地气流下升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10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东北风 西北风东南风 西南风 A B C D11某地在一年中T1、T2两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70,且昼长T1日大于T2日,则 A该地可能位于赤道 B该地可能位于6SCT1可能是夏至日 DT2可能是秋分日非选择题部分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2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化水生产国,其淡水供应的50来自海水淡化工业,海水淡化主要依赖于“热法技术”(加热蒸馏)。第36题图1海洋7月盛行风等高线1月盛行风图例50402030甲季节性河流A硝酸盐分

6、布区国界线第36题图2(1)比较该国西部地区降水的南北差异,并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9分)(2)A地附近埋藏了丰富的地下水,且盐度高。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12分)(3)说出该国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9分)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材料二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mm,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农牧界线1748年1989年第37题图大兴安岭常流河时令河灌渠灌区1221204442流域界线沙漠MN4050110130(1)分析MN河段干流河道左右摆

7、动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2)指出该地区农牧界线的空间变化,并据此判断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9分)(3)说明该地区大规模修建灌渠的主要原因。(9分)2015年高三教学测试(二)文科综合测试地理参考答案 20154 选择题部分1234567891011CCADBABCDDC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共160分)36. (30分)(1)南多北少(3分)。南部地形起伏大,对夏季盛行风的抬升明显(3分),降水相对较多;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3分),降水少。(2)大气降水后(3分);形成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至A地(3分);盐分随地表水下渗(3分);水分蒸发,盐度升高(3分)。(3)海水资源(3分);太阳能(风能)资源(3分);油气资源(3分)。37. (26分)(1)流域降水集中,短时间流量大(2分);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大(2分);地形平坦,水流不畅(2分);河床淤积、抬高(2分)。(2)农牧界线北移(3分);耕地面积扩大(3分);林草地面积缩小(3分)。(3)降水较少,水源不足(3分);灌溉农业较发达,需水量大(3分);地形平坦,易于修建(3分)。-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