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7615451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中的心理现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中出现的心理现象一、克拉克现象所谓“克拉克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 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比赛失常的现象。罗.克拉克是60年代世界 著名的澳大利亚长跑选手,他曾19次打破5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 纪录。然而,正是这位出类拔萃的优秀运动员,在他参加的两届奥运 会上(1964、1968)均未登上冠军的宝座,仅获得过一枚铜牌。并且, 在两届奥运会年他的最高成绩都大大超过了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因此, 克拉克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失败者”,研究者也借用“克拉克现象” 来研究最优秀选手的大赛失利问题。2008年的奥运会上又上演了这 一现象,继04年雅典奥运会意外脱靶后,玛特.埃蒙斯今

2、年的比赛中 又在最后一发发挥失常,痛失金牌。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主要原因是临场应变调控能力差、 技战术稳定性不高、赛前训练负荷掌握不好、赛前训练内容安排不当、 运动性伤病这五个方面。其中,第一位的原因是:大赛经验不足、亦 变能力差等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所致。“应变能力差、心理失常”的原因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考场如赛 场,不少考生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 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 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 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被称为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也 有的称之为“竞技综合征”。按照现

3、代医学理论分析,上述现象的本质是考生存在心理障碍, 也就是说心理素质差,不能在考试期间进行心理调节。主要原因是考 生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恐失败,患得患失,顶 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各种症状随之而生。那么如何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呢!首先提高耐挫折力。随着中考、高考日期一天天临近,学生的心 理负担也会越来越重。这些负担归结起来就是“怕失败”或“输不 起”。一想到如果考不上或考不到理想的大学,父辈的殷切希望会落 空,数载年寒窗苦仿佛也白吃了,同学们的心理压力怎能不大呢?为 此,我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愚公移山”是我们听过多次的

4、古老故事,但愚公真的把山搬走了吗?没有。那么为什么千百年人们 仍要赞颂愚公、学习愚公移山精神?显然人们看重的不是移山的结局, 而是那种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和毅力,有了这种精神和毅力, 就像人有了脊梁骨,就能够屹立不倒!这才是这个故事流传千古的真 正原因呢。我们也应这样看待高考:考上了,固然可喜;考不上,只 要我为此努力过,顽强地拼搏过,就没有什么可惧怕可懊悔可悲观的。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实了自己的知识,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提高 了自己的素质,我仍然可以勇敢地迎接以后的人生挑战!第二,要增强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考场上沉 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把主要精力

5、集中于 考试的具体运作过程,而不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第三,要注意多用正确和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在 出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 ”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 深呼吸,学会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而少用否定性词语,如“别紧张! 别慌!可千万别出错! ”等词,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克服可能出现 的“克拉克现象”。第四,应注意睡眠状况,因为这类学生在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的 情绪状态下很容易造成失眠,如果长时间的失眠就会进一步加剧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发挥。失眠往往产生于对考试过于紧张的心 理,以及对失眠后果的过于担心。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那 么,大家在睡前不妨对自己说“横竖就这

6、么一考,先睡一觉养养精神 明天再拼吧”。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没休息好,也要相信:科学证明, 在考试过程中,注意力的高度紧张会克服失眠导致的微小疲劳感。提 醒大家,心理放松有助于缓解失眠压力,睡前喝半杯浓牛奶,吃点面 包也有助于入睡。二、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掌握程度什么是“高原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其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开始学习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 较费劲,提高较慢。2、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 或找到了 “窍门”后,成绩明显提

7、高。学习者因此得到鼓舞,提高了 兴趣,树立了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3、学习高原期:学习者这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具备了 一定能力、水平,剩下的多是疑点、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诸种因 素的影响,进步速度比较缓慢,尽管学习者很用心学习,但成绩提高 不大,有时甚至会下降,水平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之中。4、克服高原阶段: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探索、改进学习方法, 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掌握了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 步上升,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一般来说,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要经历以上四个阶段,“高原 现象”是学习过程中迟早都要面临的,当进入高原阶段,如能认真诊 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8、,就能跃上另一个台阶,取得新的成绩, 反之则徘徊不进,难以突破旧有局限。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 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中考、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 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 行解决。最常见有以下三种:1、学习方法死板有一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 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中考、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 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 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

9、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 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 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因此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 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 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成绩就会有新的提高。也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 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 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考生 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 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2、生理、心理疲劳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

10、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 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 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疲劳和厌恶是降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习与其他活动一样,如 果长时间持续进行,超过某种限度和强度时,或由于心理原因,会产 生疲劳和厌恶感,表现为精神涣散、倦怠、厌恶、反应迟钝、情绪不 安等,学习效率也就下降了。3、意志品质薄弱有的同学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考前的复习,范围广、容量大、 时间长,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已经复习 得“差不多了”的感觉,缺乏耐心,急于“求战”,很容易减弱学习 的动机,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如何克

11、服“高原现象”1、“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 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 限。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 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 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 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这些反应往往是考生 们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所产生的负面的心态。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调节,高原期是很容 易过去的。2、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学生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

12、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就会 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像烧开水,开始时,难以知 道水温一直在升高,再坚持下去,总会有“开”的那一刻。高考的竞 争不仅是文化知识的较量,同时也是意志力的较量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就要求学生培养坚韧意志坚持学习,在困难面前,要有坚持到底的决 心,有顽强奋斗的品质,应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乐观 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克服“高原现象”。3、保持心理平衡由于大多数同学不了解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再加上考试的临近, 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结果影响复习的效率,耽误了学习成绩的继续 提高。其实,学习的高原现象阶段是同学们学习过程必须经过的阶段 之一,这一点对于

13、中后水平的同学来说,尤其明显。同学们应该明白 这样的道理:不经历风雨,哪能风彩虹。考生平时应适当地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 动,跑跑步,做做操,听音乐、看电影、上网等,使疲惫的身心松弛 下来。但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此外,平时还应注意心理调节,排除 干扰因素,消除急躁、急于求成、患得患失和忧虑的心情,增强自信 心,沉着冷静,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了解一些心理规律和释放办法, 怀着一颗平常心,轻装上阵,从容面对。4、变换学习方法高原期的学习方法转变是重中之重,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 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

14、,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 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 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 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状况,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因此专家建议,首先,在基本已达到复习目的的基础上,应适当 重复、强化,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为佳。无节制的重复、强化也会造 成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如复习内容短,内容孤立,可一鼓作气, 从头到尾采用“整体学习法”。如复习内容长,内在规律较明显,可 逐步复习,各个击破,采用“部分学习法”。同时,进行“选择性遗 忘”,即记重点遗忘枝节,记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遗忘消 极情绪。其次,尽快把头

15、脑中较为混乱的知识排序重新组合,通过比较、 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可以优 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人为造成“高原现象”。 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复习习惯。复习时要善于用脑,积极思考更适 合自己的套路,同时,把经验总结下来,以便掌握和把知识归纳。5、规划学习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特别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学以后与晚上这 四段时间,具体是早晨可用于早读,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当天复 习内容,晚上系统复习为好。当然在晚上复习时也可有两三门学科交 叉进行。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眼耳手脑并用,积极思维。在 听懂的基础上适当做些笔记,不懂的在课后

16、向师生请教,及时补上。另外每天的学习任务一定要适度。每天给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不可太 重;不可把时间都用学习塞得满满的,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休息、锻炼、 娱乐的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有讲究,科学的安排分配时间将事半 功倍。心理饱和三、心理饱和现象“心理饱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做事情过程中会产 生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等等。一些成绩不错的考生会说:也不 是烦躁,也不是没信心,就是复习不进去了。这正是“心理饱和”现 象的典型反映。“心理饱和”不是说复习已经尽善尽美了,尽如人意了,专升 本复习再给几个月的时间也会有内容安排的。“心理饱和”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产生在临考之前,运 动员的训练、特别是大赛前的训练也经常出现“心理饱和”现象,如 果这个时候再去研究细节动作,再去矫正一些技巧偏差,运动员也会 产生“心理饱和”现象。如何克服“心理饱和”现象,提几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