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器用·珍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76152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故大全·器用·珍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故大全器用珍宝tt看一种人的的心术,要看她的眼神;看一种人的身价,要看她的对手;看一种人的底牌,要看她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布满了但愿。典故大全器用珍宝 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2 【一字千金】 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发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唐韩翃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题诗更相应,一字重千金。”参见文明部文章“千金字”。 【千金答漂母】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于城下,诸

2、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遂用为典实。唐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参见器用部饮食“一饭”。 【不偷金】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指被诬不辩,久而得白。唐杜甫赠裴南部诗:“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仇兆鳌注:“此言裴君以清节受诬。”参见人事部冤怨“偷金枉”。

3、【四知金】 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唐杜甫风疾舟中奉呈湖南亲友诗:“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清赵翼入耳赃诗:“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赃。”参见政事部清廉“四出名”。 【死骨千金】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祈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

4、死,卖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喻求贤若渴。金元好问奚官牧马图息轩画:“曹韩画样出中秘,燕市死骨空千金。”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燕骏”、人物部帝王“买骏骨”。 【陆贾金】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后指子孙觉得生计之家产。唐李白送鞠十少府:“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参见人物部官吏“陆贾分金”。

5、【卖赋千金】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卖赋”泛指卖文取酬。元范梈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韵之五:“题桥一字终何益,卖赋千金竟或无。”参见文明部文章“千金赋”。 【季布金】 季布,汉初楚人。楚汉战争中,为项羽部将。后归汉,任河东守。布以任侠出名,重然诺,楚人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谚。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唐韦庄三用韵和薛先辈见寄:“遗恨虞卿璧,言依季布金。”参见人事部秉性“黄金信”。 【金山】西汉蜀郡南安(

6、今四川乐山)人邓通,因得文帝宠幸,官至上大夫,赐钱无数,又赐以蜀郡严道铜山,许自铸钱,邓氏遂富甲天下。见史记佞幸列传。南朝陈沈炯长安少年行:“玉辇迎飞燕,金山赏邓通。”参见人事部富贵“邓通富”。 【郭开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王觉得老,遂不召。”唐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郭开:“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参见器用部饮食“强饭廉颇”。 【黄金筑台】相传战国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黄金台。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钱振伦注:“上谷郡图经曰:黄

7、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唐贾至燕歌行:“昔日燕山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参见器用部宫室“黄金台”。 【一大钱】 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有政绩。后征为将作大匠。将行,有五六父老各赍百钱以送,宠只受每人一枚大钱。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后用为称颂官吏廉洁的典实。宋苏轼送张嘉州:“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明高启野老行:“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参见政事部清廉“刘宠”。 【一钱不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火,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喻对人或事物的蔑视。唐陆龟蒙丁隐君歌:“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

8、。”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之一:“一钱不直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参见政事部正直“灌夫骂”。 【叉头钱】 宋苏轼答秦太虚书之四:“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来宾。”喻指节俭或清贫。清朱彝尊毕生饮二十杯而腹痛复被止酒再以诗示之:“来朝生且住,剩有叉头钱。”另参见人事部贫贱“百钱叉”。 【杖头钱】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后因以“杖头钱”称买酒钱。唐王绩戏题卜铺壁

9、诗:“且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之一:“但愿亲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宋陆游闲游诗之二:“好事湖边卖酒家,杖头钱尽惯曾赊。”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钱挂杖头”、人事部狂放“杖百钱”。 【阿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遂以指钱。宋陆游岁暮贫甚戏书:“阿堵无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宋张耒和无咎之二:“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那有主人家。” 【卖卜钱】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唐杜

10、甫清明二首之一:“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君平卖卜钱。”参见九流部杂技“成都卜”。 【青蚨】 传说中的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后来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后因用以指钱。唐寒山诗之一二:“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则你那尊中无绿蚁,皆因我囊里缺青蚨。”清陈维崧偷声木兰花咏钱词:“青蚨铸就开元字,相看似有团圞意。”另参见动物部虫豸“青蚨”。 【青钱】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后因以

11、比方文才杰出。宋晏殊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诗:“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参见人物部圣贤“青钱学士”。 【腰缠十万钱】南朝梁殷芸故事:“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亦泛指拥有的财富。宋王廷珪刘时举主簿相聚月余赋诗为别:“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清赵翼咏物四首之二:“想仍水击三千里,岂羡腰缠十万钱。”参见人事部志趣“腰金骑鹤”。 【片玉】比方群贤之一。晋书郤诜传:“武帝问诜曰:卿自觉得什么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12、:“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唐李咸用悼范摅处士:“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参见人事部富贵“折桂新荣”。 【良玉三日烧】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高诱注:“钟山之玉,燔以炉炭,三日三夜,色泽不变。”喻人品质坚贞。唐白居易答友问:“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另参见人事部秉性“试玉烧三日”。 【周玉郑鼠】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李贤注引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郑人以干鼠为璞便与二说不同。此云干鼠,彼云未腊

13、,事又差舛。”后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宋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参见人事部谬误“鼠璞”。 【和氏玉】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因此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指美玉。唐钱

14、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荆山产美玉”、伦类部师友“卞和”、人物部圣贤“遗璧”、政事部冤怨“刖足”、人事部情感“卞泣”、人事部秉性“与和璧”。 【炊白玉】战国策楚策三:“苏秦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形容生活所费昂贵。宋黄庭坚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黄庭坚再答景致:“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饭炊白玉。”参见植物部木本“薪桂”。 【种玉】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公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觉得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后因以“种玉”比方缔结良姻。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念良姻乘龙未遂,种玉尚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