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7608498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1、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哪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 A把西方的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成果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展开3、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世界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

2、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准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动资本主义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D.欧洲国家确立世界霸权4、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5、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

3、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A甲 B乙 C丙 D丁6、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7、下列表述与第二次

4、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8、某班同学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产生的影响实行了探讨,下列提出的观点中不准确的是 ( )A.促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C.其目的是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9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香料C.为了传播基督教D.商品经

5、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10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在于( ) A破坏国家主权 B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C实行奴隶贸易 D冲击旧体制旧观点 11、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升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C它促动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12、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

6、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哥伦布以前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1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很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个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C工业革命的实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4.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15、

7、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16、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 ( )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战国17、某中学学生在课余

8、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18、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19、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

9、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0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2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21 新航路对世界历史作出最主要贡献、A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B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 D给东方带来欧洲文明22下列航海家中到过亚洲的是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A、 B、 C、 D、23自宋代始,租佃经营

10、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24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25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

11、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26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2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明清时期2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B景德镇在宋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

12、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 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29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技术先进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 B C D30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31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13、31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2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33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3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35.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