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741738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坐井观天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

2、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设计理念: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动手体验,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重点: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2.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大,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难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教学准备:1课件;2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和头饰。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对好朋友,看,是谁?(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可是,有一天,小青蛙和小鸟争吵起来,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大家学了13课坐井观天,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写题目,画一口井),齐读。 2.理解题目:观天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贴小青蛙图,3:质疑(带问题读书,引出以下环节)二.初读识字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圈出生字。2:识字:带拼音识字,交流记忆方法,去拼音识字,做识字游戏,生字组词。识字方法:小老师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做识字游戏,给生字组词,齐读课文重点词语。三.指导写字课件出示:沿 际1: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注意哪个笔画。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临写,注意学生写字姿势3:评价学生书写,纠正,改错。四.研读课文,理解不同看法1:指名读书: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小青蛙和小鸟的3次对话分别在哪个自然段。2:评价读书,回答问题3: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井沿,贴小鸟图3: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通过欣赏小鸟飞翔的几张图片带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一百多里”。4:课文第四.五自

5、然段 出示第四五自然段,并指名读 找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找出“无边无际”,理解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无边无际”课文中还有哪个词可以解释“无边无际”指导读书:小青蛙的话要用说大话,自以为是的语气读。小鸟的话要用诚恳的劝告语气读学生练习读,南北边同学合作读。明确小鸟飞得高看得远,小青蛙在井底看得少3: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自由读第六.七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笑 理解小青蛙为什么会笑,小鸟为什么会笑 指导读:读出小青蛙的自以为是。2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六.七自然段4:回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同位先练,再指名读)五.拓展1:课件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他会看到什么呢?心里怎么想,他们又会说些什么?2:总结学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设计:13.坐井观天青蛙图: 天 井口大小鸟图: 天 无边无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