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741516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语文参考样题12.2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参考样题12.24语 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22分。1-8每小题2分,9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麾下(hu) 阴霾(mi) 称职(chng) 温柔敦厚(dn ) B掺杂(chn) 箴言(zhn) 恪守(k) 即物起兴(xng) C威慑(sh) 剽悍(pio) 汲取(x) 扑朔迷离(shu) D惩罚(chng) 豁达(hu) 归咎(ji) 厚此薄彼(b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溪涧 糜烂 形消骨立 缄默不语 B修葺 祭祀 鸠占鹊巢 言简意赅 C编篡 作崇 游目骋怀 水落石出 D浩瀚 强聒 心无旁鹜

2、持之以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吴京亲自导演的电影战狼在各大影院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B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 C谈起围棋,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岳云鹏的相声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光明中学在2021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中国政

3、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B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

4、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D东北人常说,关东原野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东北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6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运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何大学问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句中偏正短语“三顿净米净面”作补语。 B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句中主谓短语“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作宾语。 C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是转折复句,而不是递进复句。 D即使明天有更多的挫折,也不会挡住前进的道路。不是条件复句,而是假设复句。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文学常识的表述,

5、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B名人传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书中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崇高风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是我国第一篇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文献。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

6、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 A B C D 9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小张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6分)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

7、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2分) 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 “改为“ ”。(2分) 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 。(不得改变原意)(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6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10(1)坐观垂钓者, 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运用“_,_”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5)晏殊在浣溪沙中通过对落

8、花、飞燕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时光易逝而美好永恒、世事流转而希冀常在的理趣,词中其情深挚婉曲,其语含蓄清丽,被称作“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 ,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 (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 中秋对月 唐曹 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注 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多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其中“_”指“中秋”,“_”指“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分) (2)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9、,完成12-16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同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过五千人,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

10、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故事:接照旧例。虏:敌人。移文:发文书(求救)。传横: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又缚扎。爇(nu)火:点火。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B.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C.营中星列 星:稀稀疏疏的 D.待旦将退 旦:早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组是( )(2分) A会匈奴大入塞 会宾客大宴 B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 公将驰之 C晨往赴之 万里赴戎机 D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天下英雄谁敌手? 14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

11、读节奏。(划两处)(2分) 会 日 暮 令 军 士 各 交 缚 两 炬 三 头 爇 火 1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吏欲传撒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2分) 译文: 16根据上面两选段填空。(4分) 甲文中的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语句填空) 乙文中的廉范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才能,他的妙招是: ; 。(可用原文语句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12、7-20题(13分) 父亲的汗水 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到场院,再到河边,进了地。 麦子已经熟透。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村里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已响起来。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等着他。 北边地头,父亲铺了蛇皮袋,让我坐下,他去割麦。他朝手心吐了两口唾沫,俯下身,攥住一把麦子,镰刀轻轻一划,麦子已经像“撖猴”一样提在手里。他把镰刀夹在左腋之下,双手将那把麦子穗头朝下轻轻蹾了两下,然后分成两股,一扭一拧打成腰,铺在地上。然后,正式开割。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

13、亮光,再搂回来,“唰唰唰”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几镰过后,腰上已是一堆麦子,父亲扔下镰,蹲在地上,一只膝盖压在麦子上,双手将腰有力地拉在一起,扭绞一圈,然后将余把塞到腰里。随后,将麦捆轻轻提起,放在一边,又提起了镰,往前赶割。 身后的空地越来越大,麦捆排成一条线。我感到有些瞌睡。父亲浑身燥热,干脆将长袖脱了,扔在了麦捆上,但他依然戴着草帽。“唰唰”这声音依然那么急促。慢慢,月亮向西,河边的树影愈发浓郁,麦子的声音中渐渐少了清脆,透着一种顽劲,那是露水起来了。但是锋利的镰刀、父亲黝黑的臂膀挥洒出的力量,将这顽劲毫不犹豫地斩断。这暗夜中的声音,好像哨声,好像打板子的节奏,又像父亲

14、的脉搏和心跳。这声音,带来一种劳作的节奏,父亲投在地上的身影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声音,父亲一年一年听着,这是他与麦子、与大地的对话,他能听懂麦子的声音、土地的心绪。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岁月里。 父亲,在这急促的声音里,往前挥镰。我一觉醒来,父亲已经割到南头去了,我面前躺着一溜和我一样高的麦捆。我提了水瓶,轻轻走过去,站在父亲身后不远的地方,父亲没有发现我。两亩地,父亲已割了四五分。我想等到明天早晨,村里的人们起来一看,一定会感到惊讶,他们睡觉前好端端站着的一地麦子,已经倒在了地里。我站在有些凉意的地里,看父亲。父亲弯着腰,左手挥出去搂住一抱麦,右手的镰刀紧跟上去,一下、两下 他像一个剪影,麦子就在他身体的暗影中。父亲,仰起头的一瞬,我看见他的额头、脸膛、臂膀湿漉漉的。在他俯身的一瞬,大大的汗珠子就一颗一颗滴落在地里,无声无息。父亲继续向前割,没有停歇,一镰一镰,一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