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741468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 Unit 2 Main taks教学实践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A Unit2 Main Task教学实践报告(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1、指导思想: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Main task (中心任务)板块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根据本单元的话题,完成一个语篇的写作任务。Main task (中心任务)板块的核心思想是读写一体化,体现了语言整体教学法的思想。即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

2、体性的,语言教学应该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听、说已在Integrated skill板块中得到体现, Main Task重点凸显读写);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输出(写作)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学生必须通过一定量(质量和数量)的语言输入,语言知识才能得以消化、吸收并进入长期记忆系统,进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生成系统,这样,读写能力最终才能得以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这个指导思想。2、设计方法:根据建构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者必须在言语活动中掌握语言体系,同时学会利用语言体系中的材料建构话语。阅读为写作提供所需的语言输入,而学会读是学会写的第一步。通

3、过阅读可以培养语感,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进而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我把课本上的第1和第2部分以warm-up的形式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另选了两篇文学体裁作为阅读(毛泽东诗词英译和朗费罗英文散文),并配以色彩鲜明的图片,其内容与本课的教学主题高度相关,这样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兼顾尖子生与学困生,解决了读写教学环节上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Main Task教学目标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达成。这是我设计牛津英语Main Task板块的基本思路。一、实践过程Main task (中心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根据本单元的话题,完成一个语篇的写作任务。Main task是每个单

4、元的高潮部分。Main task在第1课时就已经点明,此后的各项活动和子任务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向Main task。布置任务要求目标明确、步骤清晰。任务本身以及完成任务的环境和过程应该真实,完成任务后,学生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成果(见附1、附2)。从内容方面看,每个单元中的这几个板块均围绕同一话题来进行不同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功能方面看,Reading、Vocabulary、Grammar和部分的Integrated skills 板块都属于语言输入阶段,Main task部分属于语言输出阶段。也就是说,前几个部分是Main task的准备和储备阶段。这一编排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

5、规律。 因此,各部分的教学应该有各自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手段, 但最终是为Main task 任务的完成做好语言储备工作。Main task部分的教学必须有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根据文本内容去收集、处理教师设计的信息,培养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输入性阅读理解过程体现在学生完成Task1和Task2上。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归纳小组研讨成果,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读、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并且参与写作过程的不只是作者一个人。整个读、写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和小组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观点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形成、发展、组合、修改,直到达到预期的结果。这

6、一输出性的写作过程体现在附1和附2之中。这种知识运用和文化沟通必须有两个关键保障:学生构思的时间和对所写内容的反馈。这种方法不是从最低的词汇层面开始,而是把重点放在篇章层面,学生在篇章中创造、连接、组织并实现与上下文一致的意义。写作不是一种单向的行为,而是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相互之间的交互行为。Main Task的基本教学流程是“阅读-思考-写作-修改.”的往复行为,这一过程是“生成的”、“合作的”,而不是单向性的行为。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Main Task 是在课文、词汇、语法专项学习之后的一项全面反映学生语言运

7、用的一个项目。各类活动均围绕中心任务(Main task)展开,为完成中心任务(Main task) 做铺垫。中心任务(Main task)属于输出(Production),旨在培养学生笔头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版块综合程度高难度大。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教学效果普遍较差。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是改变这一现状的突破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写的能力低,语感差,主要原因是语言学习中有效输入太少、积累太少所致。感觉学生作文水平相当低,作文中基本语法、语用错误之多令人吃惊。显然,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语法知识尚不巩固,更谈不上语篇层面上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了。掌握写作能力是学生学英语的一大难

8、点。目前英语教师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严重滞后。这一方面反映了用外语写作的困难,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的外语写作教学过于薄弱。英语读写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认知过程,更是师生双方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塑的过程。因此,我深感有必要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大胆的设计与编排,运用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把传统的“教-写”这个单一的线性教学过程扩展为“教-读-议-写”互动型进程。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1. 热身活动:呈现5幅ppt图片,复习本单元出现过的重要语句和结构,根据提供的两幅图,完成看图写话。这一环节属于机械

9、操练,难度较低,重点面向学困生。2. 诗词中的色彩:呈现7幅ppt图片,由彩虹图引出七种颜色,再过渡到诗词内容上,先读中文诗,配以音频朗读,然后阅读英译文,这样便于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最后完成要求的任务(见Task1):Task 11. Read Maos poem and complete the worksheet.ObjectColorMaos mood (which sentence reflects his mood?)rainbowskysetting sunhillsWhich effect does the rain take on?2. Rewrite the poem in

10、prose. Describe all the objects in the worksheet and analyze Maos mood from a readers point of view.本环节小组活动过程呈现在附1、附2表上。3. 散文中的色彩:呈现5幅ppt图片。利用图片直观地教授生词并从图片反映的情景中初步把握散文的意境。接下来进行文本阅读深刻体会文中白色世界及其环境的色彩和阅读后感受到的情绪。最后完成要求的任务(见Task2):Task 21. Read Longfellows prose and complete the worksheet.ObjectColorChil

11、drens mood(which sentence reflects their mood?)Snow skyriverhillsWhat effect does the sleigh-bell take on?2. Read the prose carefully. Describe all the objects in the worksheet.And from a readers point of view,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quietness and the whiteness in the prose?本环节小组活动过程呈现在附1、附2表上。4.

12、 盲人的世界:呈现1幅ppt图片并附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Imagine what a blind mans life would be?Write his feelings and the challenges he may face.这样把对色彩的学习与体验从外部客观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目的是达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完成英语学习从知识到技能再到情感的过度。本环节小组活动过程记录在附1、附2表上。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而牛津初中英语一般是以语言知识和规则作为编排主线,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英语,这是针对一般能力的学生而设计的。

13、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以知识和文化为主线,并用英语向他们传授,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忘掉痛苦的语言学习,写作时不仅有高雅的语言,更有深刻的思想,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能力,这是我在选择教学资源时的基本思路。 依据课本而不囿于课本,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积极利用音像、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学资源的搜集方法如下:1.课本第1、第2部分基础素材的引入作为本课时的铺垫和热身活动,起到复习基础知识和导入深层读写活动的作用。2诗词与散文的运用指向自然界的色彩世界和作者(读者)的情绪世界。诗词与 九年级历史同步,做到语言和

14、知识两者相互融合。3.盲人话题的引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语言学习之中。将以上三方面内容制作成ppt幻灯片呈现在课堂上,形成本单元Main Task 教学流程。Main Task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集成”,它决不是读、写两项技能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充分注意到读、写技能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注重两者的衔接和互补。从而使读、写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他们的书面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因为读写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编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和编码与意义重构的过程;语言不是孤立的语法、词汇和句子的组合,而是一个以表达概念和意义的有目的的有机系

15、统。语言的背后是有思想的。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精神,以质性的评价手段为主,辅以一定的量化评价。口头与笔头并重;同时创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来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在活动中培养语言能力。质性检测包括考查英语课程资源中文化内容的价值观与时代性以及英语教师授课中的文化导向,考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目的是让英语学习在思辨训练中延伸,思辨训练在英语学习中深化。评价形式: 1.定量评价:知识、词汇、情节理解、阅读简评等(15%)。每位学生参加1次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汇报,1次阅读简评(25)。2.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主体实行多元化。参加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的质量作为考查的依据之一(25)。(见附1、附2)。这项评估体系体现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含的5个方面。附1.小组活动评价表 Project:Project Initiator:member:class:contents Group AssessmentTeachers AssessmentTheme(practicability)procedure(suitability)Achievement(creativity)Self-Ref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