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741271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茶多酚和咖啡碱综合提取及初步纯化、实验目的掌握多酚类、咖啡碱综合提取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薄层层析法对茶多酚 和生物碱进行初步纯化,学会初步纯化的方法与步骤。二、实验原理许多研究已表明茶叶中多酚类具有抗氧化性能,使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它对食品 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为VE、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及BHA(丁基羟基茴香醚)的3-9倍, 而毒性比BHT和BHA低2-3倍。茶叶中嘌吟碱主要组分是咖啡碱,其含量占整个嘌吟 碱99%左右。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兴奋和强心作用,同时咖啡碱还 有增加肾脏流血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有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咖啡碱易溶于80r热水和氯仿的。先用热

2、水浸提,然后用三氯甲烷萃取即 可得到咖啡碱粗制品。茶叶中多酚可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粗制品。三、实验设备、试剂电炉、旋转蒸发仪、烘箱、分液漏斗、烧杯、量筒试剂1:三氯甲烷、试剂2:乙酸乙酯四、实验步骤(1)多酚类、咖啡碱综合提取技术1、取干燥的茶叶10g,按比1:8的比例加沸水,煮沸30min,浸提过程搅拌数次。8层 纱布过滤,合并滤液。2、用等体积试剂1萃取三次,再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蒸干得到咖啡碱粗品,然后用约 2ml三氯甲烷溶解倒入小烧杯内,50C蒸干。回收试剂1,以便重复利用。称量计算得率。3、用等体积试剂2萃取上一步的水层3次,再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蒸干得到茶多酚粗 品,然后用约2ml乙酸乙酯溶

3、解倒入小烧杯内,70C蒸干。回收试剂2,以便重复利用。称 量计算得率。流程图:(2)咖啡碱和茶多酚的薄层层析1、将浓缩蒸干的咖啡碱粗品用少量三氯甲烷溶解,作为样品溶液1;蒸干的茶多酚粗品 同样用乙酸乙酯溶解作为样品溶液2,然后进行薄层层析。取出两块硅胶板分别在距离薄层 板底端1.52cm处,用铅笔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1和2,分别垂 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起点线上。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半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 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2、将选择的分别适合溶液1和2的展开剂放在两个层析缸中,茶多酚展开剂为正丁醇: 冰乙酸:水(4:1:5),咖啡碱展开剂为(氯仿:甲醇:甲

4、酸28:10:1)。使层析缸内空气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使用足够的展开剂使薄层板底部浸入溶剂 3-4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面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行层析。当展开剂 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分组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3、在溶剂蒸发前进行显色。茶多酚用显色剂喷雾显色,显色剂:百分之一香荚蓝盐酸 溶液。咖啡碱在紫外下照射进行显色。用铅笔的划出前沿的位置后进行测量可观察。根据 Rf值的不同对各组进行鉴别。五、结果与计算1、咖啡碱的粗提图1得到的咖啡碱粗品烘干得到的咖啡碱粗品的质量为0.02g,经计算,咖啡碱的得率为0.2%2、咖啡碱薄层

5、展开结果图2咖啡碱的TLC结果点样后,在紫外线下照射显示出两个点,分别距原点距离为4.5cm,7.0cm,溶剂前沿距离原点为8.5cm;经计算,Rf值分别为0.529, 0.8233、茶多酚的粗提图3得到的茶多酚粗品烧杯底部乳黄色的物质即为多酚类粗品,烘干得到的茶多酚粗品的质量为0.50g,经计算, 茶多酚的得率为5.00%.4、茶多酚的薄层层析图4茶多酚TLC显色结果原点到溶剂前沿为8.8cm,点样点到斑点中心1、2、3、4、5距离分别为2.4cm、2.5cm、3.0cm、 3.7cm,计算得 Rf1= 0.273 、Rf2=0.284、Rf3=0.341 、Rf4=0.420六、结果分析与讨论咖啡碱的薄层层析结果,在紫外灯下显示每个点样有两个点,距离原点较近的为可可碱,较 远的为咖啡碱。茶多酚薄层层析结果,显色后出现四个点,从原点到溶剂前沿依次为EGCG、ECG、EGC、EC。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得率都比较低,可能是因为在使用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时乳化层的出 现造成了萃取时的损失,还可能是在旋转蒸发过程中,溶解时有部分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