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73950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卫第六版护理管理学重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1、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分配、协调组织内部一 切可调用资源,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宗旨),并取得最大组织效益的动态过程。2、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职能、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3、管理职能的 5 个方面包括: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计划是前提,组织、领导时保证, 人力资源管理是关键,控制是手段】4、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空间等一切资源,人力资源是保持组织有效运作的首要资源。5、行政管理方法是最基本、最传统的管理方法。6、护理管理:是指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WHO

2、对护理管理的定义是:护理管理是 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其他相关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7、关系和时间是医院护理管理行为的核心。7、护理管理的特点是: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8、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科学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在结合护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护理管理活动的 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9、护理管理的任务: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护理科研管理10、护理管理者:是从事护理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的总称,具体是指那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负责对护理资源进 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护理人员。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原理古典管理理论1、

3、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 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替代昔日的经验管理。2、法约尔被称为“现在经营管理之父”,他区别了经营和管理,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 的第六项职能。倡导管理教育。3、韦伯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提出了行政组织理论,理论出发点在于行政管理方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解决管理组织结构优化的问题。【应用:如三级医院实行护理部 主任一科护士长一护士长三级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是明确的,由组织层级和组织结构决定了护理管理者管理

4、权限的大小,因此必须慎重考虑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4、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 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5、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护士是社会关系中的“人”而非简单的“经济人”。护理管 理者应该重视人本管理方法。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工人是社会人,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以及提 高员工的职业满意度。6、麦格雷戈的“X-Y”理论:坚持X理论的管理者认为护士人性是被动的额,本性好逸恶劳,胸无大志,必须 通过强制、监督、命令来指挥。坚持Y理论的管理者认为必须清楚护士个人特性和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5、需要 通过富有创造力的管理工作增强护士对工作的责任感,通过丰富工作内容以及建立适当的授权制度来鼓励护士 承担责任。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成就感与事业的发展为激励因素,而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和人际关系等 属保健因素。侧重于科学化趋势8、权变管理理论:护理管理者应随内外部环境的需要和要求变化而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领导力,能 够随机应变,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势制宜。提高运行效率9、系统管理理论:管理者需要建立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明确系统的目的性,建立目标管理。10、西蒙管理决策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中。11、数量管理理论是以系统的观点运

6、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通过计划和控制来解决企业中生产和经营问题的理论。12、侧重于人性化趋势的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 格理论。群体行为学派。13、变革理论:库尔特勒温是计划变革理论的创始人,该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解冻时建立变革的动机,需 要鼓励员工改变原有行为模式和工作态度,采取新的适应组织战略发展的行为与态度变革是一个学习过程, 需要给员工特工新信息、新行为模式和新的视角,指明变革方向,实施变革,进而形成新的行为和态度再冻 结需要利用强化手段使新的态度和行为固定下来,使组织变革处于稳定状态。14

7、、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管理原理相应原则系统原理整分合原则、相对封闭原则人本原理能级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动态原理反馈原则、弹性原则效应原理价值原则15、思考:如何应用管理理论原理指导护理管理实践第三章 护理管理环境1、管理环境的概念和内涵1)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并影响组织效绩的各种力量因素的总和。2)内涵:管理环境是相对于管理组织和管理活动而言的;管理环境是管理系统内外部一切相关事务和条 件的集合体。2、护理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列举管理环境分类及特点1)内部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2)微

8、观环境:服务对象、竞争对手、社会群众、政府主管部门、资源供应者3)宏观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4、核心竞争力: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可使组织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 流水平的能力。4、护理安全环境构成1)硬件环境安全:建筑设施布局,设备器械管理、化学品,危险物品管理,环境污染控制2)软件环境安全:护理职业防护体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士安全防护意识、护士职业防护、护士心理安 全第四章 计划1、计划的概念、作用、种类、形式、步骤1)计划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制定出组织目标,统一指 导组织内部

9、部门及人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的宗旨。2)计划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即通常所说的“5W1H”问题。3)作用: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及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管理效率和利益 形成管理控制工作的基础。4)种类:按计划的层次分类:战略计划(一般是长期计划)、战术计划(针对具体工作问题,在较小范围内 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作业计划(具体执行计划)按计划的时间分类:长期计划(5年以上)、中 期计划(24年)、短期计划(1年或1年以下)5)形式: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以及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计划)6)步骤 估量机会:认识发展机会是计划的第一步,对做好计划

10、工作十分关键。分析评估可可以采用SWOT分析 法S (str eng th)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 (weakness)指组织内部的劣势;0 (oppor tunity)指来源于组织外部 可能存在的机遇;T (threats)指来源于组织外部可能的威胁或不利影响。 确定目标 建立计划工作前提条件 拟定备选的可行方案 评价和比较备选方案 选定方案 制定辅助或派生计划 编制预算2、目标管理(彼得德鲁克)的特点:全员参与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中心重视成果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 理具有整体性3、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定目标:高阶层领导制定总体目标;审议组织结构和各层级职责分工;设定下级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 标责

11、任上级及下级;2)实施目标;3)考核目标:考评成果;绩效考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4、目标管理的优点: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生产力;激发员工自觉性;目标管理有利于 控制;5、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目标制定有难度;2,限制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发挥;3,费时费力;4,缺乏灵活性。6、项目管理的特性: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 挽回性7、时间的特征:客观性、方向性、无储存性8、时间管理的概念、作用、管理方法、应用1)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包括对 时间的计划和分配,以保证重要工作的顺利完

12、成,并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变化。2)作用:提高时间价值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时效观念提升生命价值3)方法:ABC时间管理方法巴瑞多80/20原则的运用、四象限时间管理法4)ABC时间管理法:每个人都需要将这个目标分为3个阶段,今后5年内欲达到的目标(长期目标),今后半 年实现的目标(中期目标),现阶段要达到的目标(短期目标)。5)时间管理评价讲求效果:追求效果是一切管理的活动中心,也是时间管理的目的所在。因此,“投入-产出” 分析是时间管理评价的关键,即能否用最少的时间收获最大的效益和成果。6)时间管理的应用 基本程序包括:列出目标、决定优先顺序、列出实现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及

13、其先后顺序、按照 事件的优先顺序把事件适当规划、行动、做好事件管理记录。 合理安排时间 保持时间利用的相对连续性和弹性 学会授权与拒绝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管理决策的概念、类型、原则、方法1)管理决策是为了实现一个预期目标,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的分析判 断过程。2)类型:根据决策所涉及的问题划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根据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划分为确 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及不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的主体划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根据决策的重要性划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原则:信息真实全面、明确决策目标、对比择优、综合评价可比性。4)管理决策的程序;决策的制定

14、包括识别问题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分析和评价备选方 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方案5)应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专家会依法、名义群体法、互动群体法、调查研究方法第五章 组织1、组织的概念及含义1)从静态方面看,组织即组织机构、是由任务、工作和责任关系以及联系组织各部门的沟通渠道所构成的系 统。东动态方面看,组织即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是组织协调运 行的一系列活动。2)含义:组织是一个人为的系统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与写作组织可以不断变化和发展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比较特点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产生方式共同的目标自发形成,彼此具有情

15、感心理的需要责权利关系权力由组织赋予,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无法定权利、义务和隶属关系,组织内成员一般都有自己 的领袖人物,虽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但具有 较强的实际影响力分工协作分工专业化,成员服从组织目标,在组织 内积极协作有不成文的无形规范制约成员的行为、调整内部关系沟通方法有明确的信息沟通渠道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带有情感色彩,沟通渠道流畅、信息传 递快工作效率讲究效率不确定凝聚力强调群体或团队,不强调成员的独特性, 组织成员的工作及职位可以互相替换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成员之间自觉进行互相帮 助,但容易出现“抱团”现象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直线型结构最简单,纵向权力线(1)主要目的: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目标(2)特点:组织的各层次管理者负责行使该层次的全部管理工作。2)职能型结构多线型,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1)优点:管理分工较细,能充分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