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7394030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业水平过关07244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答案:A2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蓝藻B腐生真菌C寄生虫 D绿色植物解析:分解者是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腐生真菌属于分解者。答案:B3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 B群落C

2、生态系统 D物种解析:生态系统包含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C4在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越复杂,说明()A生产者的种类越多 B消费者的种类越多C消费者的数量越多 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解析:食物网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网越复杂,说明消费者的种类越多。答案:B5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A称为初级消费者 B属于第二营养级C称为次级消费者 D属于第一营养级解析: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答案:C6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A生产者 B各级消费者C太阳能 D化石燃料解析: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答案:C7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传递效率仅为10%20%,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B各营养级的生物不会被下一营养级全部利用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D被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一部分能量解析:各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能量主要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答案:C8(2012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 B碳水化合物C碳酸 D碳酸盐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答案:A9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与染色体 B叶绿体与线粒体C叶绿体与核糖体 D线粒体与内质网解析:与碳循环

4、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的两种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与线粒体。答案:B10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其中,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A动物的无氧呼吸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有氧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11下列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B磁力C湿度 D有机酸解析:有机酸属于化学信息。答案:D12下列是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其中错误的是()A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增长速度B通过优生、优育等科学方法提高人口素质C围湖

5、造田,生产更多的粮食满足人类需要D保护生态平衡,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解析:“围湖造田”在满足人们粮食需求的同时对湖泊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是错误的行为。答案:C13地球上人口不断增长,这需要更多的资源,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木材 B草原牧草C地下石油 D海洋鱼类解析:地下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答案:C14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A大量利用野生资源 B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C不断引进外来物种 D进行围湖造田解析: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答案:B15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

6、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解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是比较低的。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指生态功能,

7、可以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年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解析: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小于森林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年利用率较低。答案:C18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A生产者 B次级消费者C分解者 D三级消费者解析:黄羊、野兔等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大量捕杀后,次级消费者数量首先减少。答案:B19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

8、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解析:猫头鹰处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答案:D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答案:D21生物圈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负反馈调节C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答案:B22在“植物兔猫头

9、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猫头鹰的食物全部来自于兔子,那么,猫头鹰增加10克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A100克 B250克C500克 D1 000克解析:猫头鹰增加10克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1020%20%250克。答案:B2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内的能量D草食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解析: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内的能量。答案:C24蜈蚣、蝎子、毒蛇等都是重要的动物药材,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A直接使用价值 B科学研究价值C间接使用价值 D潜在使用

10、价值解析:生物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科研及美学等价值。答案:A25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性气候变化粮食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A BC D解析: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至3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2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除生产者外,还需包括()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消费者和分解者C有机物 D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答案:ABD27(2015年1月广东学考多选)下列关于生态

11、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不相关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利用的特点。 答案:AD28(2015年6月广东学考多选)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利用C戊处于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D如果丙大量死亡,丁的数量在短期内也将减少答案:AD29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模拟的物理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这样能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B可以利用音箱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离开农田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种群密度D利用信息传递防治害虫效果太差 解析:信息传递能防治害虫,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D错。答案:ABC3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及买卖活动解析: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对本地的野生动植物加以保护,减少人类的干扰,A、B错。答案:AB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