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738826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482通向友人之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通向友人之路(节选)自学指导通向友人之路以短章的形式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大有“人生箴言”的意味。审视普里什文的散文作品,我们很容易会联想起泰戈尔、纪伯伦、卡夫卡和尼采的散文短章。普里什文的作品因其语言的创造性和表现力而被誉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意思是说,他作品中丰富的语言就如同百草一样纷繁茂盛,不受拘束。一、主题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篇短章都表达一个主题,同时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这些短章的主题有:(1)生命。如追随讲命运中的机缘;生命长在将生命的生生不息;紫红色的斑点讲对待生命的态度;思想的诞生讲生命中的创伤对人生的意义;花园讲生命的终结。(2)幸福。如幸福讲如何才能得到

2、幸福。(3)创造与创作。如读者阐明整理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与爱的关系;最困难的指明文化创造和奉献的关系;公路形象地描述了写作顺利时的心理状态。(4)沟通。如通向友人之路启示我们在自己内心开辟一条“通向另一个人的心灵”的路径,达到人与人的沟通。(5)爱。这是本文中出现最多的主题。如爱的起源讲爱与希望;读者讲爱与创作;为了爱的斗争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的主题是爱与行动;神秘的地方的主题是爱与选择;爱的孩子的主题是爱与忍耐和怜悯;心灵杜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爱;关于爱的主题是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善和爱的主题是社会性的爱。二、形象化的说理文章中的片段记载了整理点点滴滴的思考和领悟。有的是整理看到自然景物

3、引起的遐思,比如公路,整理看到一片干白桦叶跟在汽车后边急速飞翔,由此想到了自己写作时的心理状态;紫红色的斑点中,一棵松树被太阳涂上了一块紫红色的斑点,太阳越往下坠,斑点却越升越高,整理由此想到人的一生,虽然难免一死,但一定也要像这块斑点一样壮烈,在上升的时候,在进取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能平平庸庸了此一生。有的是整理对哲理进行的形象化的再包装,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些典型的景物,借助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哲思。比如追随,整理想要表达生命的偶然性,就用在雪地行路的事情做比喻,互相比较,充满了理趣;生命常在中,严寒开始笼罩一切,“大地似乎已经在呼出它的最后一口气”,但生命并没有停止,远处“茂盛

4、而富有朝气的秋播作物”预示着生命的顽强不息;思想的诞生中,“子弹和霰弹”比喻生活的折磨,击中心灵的“弹伤”则是生命中创伤或者岁月的伤痕的形象描述;通向友人之路中,整理用“通路”形象比喻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中,通过对鸟和扁角兽、老虎的错觉,类比我们“人生中充满了爱”的错觉,指出在付出爱的问题上,我们普遍存在的惰性和缺憾。三、问题探究如何理解下边这些语句?1.人们的幸福有时会“出现”,而欢乐却只能获得。幸福有两种。“有一种幸福,纯属偶然”,也就是说幸福可能不经过努力也会“出现”在你面前,但整理认为在这种幸福中体验不到欢乐。只有另一种幸福,那种像建立功勋一样,经历“备受煎熬”的岁月,

5、通过“顽强的劳动”避开个人所受的欺凌,从而获得的幸福,才能体会到胜利的欢乐,也才是弥足珍贵的。在这里,“出现”是被动的接受,而“获得”则是主动出击。2.在那曾经受伤的地方,就生长出思想来。思想来源于对生命的感悟,经历得越多,思想会越深刻。人们漫长的一生,难免经历生活的折磨,在心灵中刻下岁月的伤痕,当岁月迟暮的时候,回首往事,抚平伤痕,难免感慨万分,这些感慨中包含着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考,思想就由此产生。3.就让这思想钻透你的心灵。你要忍耐些。这烦扰是会有个尽头的。人与人的隔膜与缺乏沟通,可能带来很多的烦扰。当夜不成寐的时候,细细玩味这些扰乱心境的思想,不要逃避,或许你能体会到谅解,体会到别人的立场

6、和观点,这样就可能建立一条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到那时,烦扰自然就不存在了。4.爱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是坐在自己的船上驶向那里,在自己的船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船长,而且是用自己个人的方法驾驶它。在爱的起源中,整理说,爱的起源在于关心,然后是选择,上面的话说的正是爱的选择问题。对于爱,我们每个人都是施与者,但每个人可能选择不同的方式,有人选择默默的付出,有人选择轰轰烈烈的宣言,还有人选择壮烈的牺牲,不管什么方式,殊途同归,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付出爱。5.快乐和幸福这是爱的孩子,而爱本身,作为一种力量,这就是忍耐和怜悯。真正的爱,应该是付出,是为了对方的幸福和快乐,付出怜悯,忍受痛苦,而快乐和

7、幸福,只是爱的衍生物,是得到爱的人的感觉。文中用母爱作了具体的描述,但其他的爱何尝不是如此呢?6.这样的爱是有选择性的,而大概这也就正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有两种,一种不能持久,得到了,就一脚踢开;一种是恒久的爱情,爱情的双方,确信自己所爱的那个人具有一些谁也不知道的、极好的特点,这种信念贯穿始终。虽然有时候某一方不怎么样,另一方却很出色,旁观者看起来似乎不很般配,但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使得一方只看到对方的优点,却忽略了他(她)的缺点。这种选择性,可能正是爱情的真谛所在。参考资料“我写我在爱”大自然的歌者米米普里什文(李俊)米米普里什文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描写大自然的抒情和哲理小说作家之一。他1873

8、年1月23日生于奥廖尔省的叶列茨县。普里什文的家是赫鲁晓沃村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他的童年是在接近大地的农村环境中度过的。他又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大地上汹涌澎湃的民主思潮迅速发展的年代长大的。在叶列茨县城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倾听到了老一辈地下革命小组活动者的声音。1894年,他考入拉脱维亚里加综合技术学校。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翻译德国革命家倍倍尔著的妇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于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于1897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到了德国,进莱比锡大学哲学系攻读农艺。在学习农艺专业之外,他还大量阅读了斯宾诺莎、康德、尼采和歌德的著作。1902年普里什文回到了祖国,开始在莫斯科近郊的克林和卢加作

9、农艺师,并为一些农艺学杂志撰稿。普里什文在从事农艺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农民,他细心地观察大自然,又主动地收集民间语言、民歌、传说和神话,并进而为民族学和创作所吸引。他觉得,他的志向不在农艺学。他意识到自己应按心灵的呼唤从事创作事业。吸引他的是文化中心彼得堡。彼得堡思想活跃,哲学家和艺术家都在争论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引导文化潮流。1906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大都市,很偶然地进入了方志学家和民俗学家的圈子,受民族学家翁丘科夫委派,到当时还很少有人研究的俄罗斯北方白海沿岸的密林和沼泽地带进行地理和人文考察。农艺著述、旅途杂记已不能满足普里什文的志愿。他要向读者倾诉更隐秘的东西,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化

10、为文字。他要把科学知识,把猎人经历写成作品。根据这次考察所写的处女作在飞鸟不惊的地方(1907)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色和地理风貌,以富有民间文学特色的绚丽语言描述了尚未被现代文明所冲击的农民、渔夫、猎人、妇女和儿童的淳朴生活和风俗习惯。同时,介绍了北方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林、石、水。这本书的出版为学术界展现了一幅陌生世界的地图。在飞鸟不惊的地方出手不凡,普里什文也在俄罗斯文坛崭露头角,引起了文坛的注意。他进入了文学界,经常出入于文学界名流聚集的文艺沙龙,结识了高尔基、勃洛克、列米佐夫、罗赞诺夫、梅列日科夫斯基等名流。这些思想倾向和美学观点迥异的作家对他都有过影响,但与人民保持着血肉

11、了解的普里什文毕竟是一位有勇气有追求的真诚作家,他要在世纪初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纷乱的文学流派中凭自己的努力创出一条有自己声音的道路来。1907年,普里什文又前往北方进行了一次旅行。1908年,他发表了富于哲理抒情性的第二部旅行记神奇的小圆面包。著名诗人亚勃洛克看了这部作品说:“这当然是诗,但是还有别的一种东西。”高尔基在1911年写到:“普里什文的神奇的小圆面包简直妙极了。”著名的语文学家列法尔马茨基1938年在致整理的信里说:“你的作品里有四样东西使人心醉:1)奇妙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科学家和艺术家只有凭直觉才能获得;2)语言的巧妙运用令人惊叹;3)叙述形式运用自如;4)你的创作里普里什文式

12、的独到之处:一种乐趣、对生活的清新和明快感受、悦人耳目、给人以希望。”的确,普里什文通过对于纯真的大自然的诗的感受,准确地传达了农民的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欢快气氛、与大自然特殊的和谐关系和对善的信念,赋予了作品浓郁的神奇色彩和抒情色彩。神奇的小圆面包是一部诗意盎然的作品,整理在描写北方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洋溢着浪漫气息的风景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普里什文在人生的海洋上一帆风顺,他喜好游历,也最懂得旅行者的浪漫。自从1906年第一次去北方旅行写出在飞鸟不惊的地方之后,在以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在祖国各地长途旅行采风多次。1922年,他举家迁到莫斯科郊区的扎戈尔斯居住。但不论他是生活在彼得堡期间,还是居住在

13、莫斯科郊区,他都经常漫游。这些旅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普里什文在自己的日记里曾这么说:“30岁之前的前半生,我花力气表面地接受文化因素,我现在也可以这么说,是在吸收旁人的智慧。从我提笔起的后半生,我投入了与旁人智慧的斗争,其主旨是在保持本色的条件下把旁人的智慧变成个人的财富。”他的一次次旅行正是他花力气接受文化因素,并且在吸收旁人的智慧。他带着铅笔和小本子到森林里去,随便坐在一个树墩上,让笔跟踪他的思想,记下大自然在他心中唤起的一切。普里什文在创作的早期还发表了看不见的城墙旁(1909)、黑色的阿拉伯人(1910)等名篇。20、30年代,普里什文在发展和完善自己创作的过程中,相继

14、推出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卡舍依的锁链仙鹤的故乡(1929)、大自然的日历(1925)、人参(1933)等,还发表了不少儿童作品。这些作品的问世,标志着普里什文的创作风格已全面成熟。40、50年代,普里什文的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没有披上绿装的春天(1940)、叶芹草(1940)、林中水滴(1943)、太阳宝库(1945)、大地的眼睛(19461950)、杉木林(1954)和未完成的国家大道都为整理带来了世界声誉。大地的眼睛是整理晚年(19461950)的日记体散文。这是整理长期热烈追求与冷静思考的结晶。在整理的话(代序)中他说,他“写书就是为自己的后辈写一篇关于心灵的遗嘱”。巴乌斯托夫斯基在自传体长

15、篇小说一生的故事中谈到普里什文时说:就其内容来看,这是一部惊人的巨著,充满富有诗意的思想和出乎意料简短的观察结果普里什文在这些日记中用两三行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些观察结果,如果加以发挥,就足够另一个作家写出整整一本书来。普里什文仿佛就是俄罗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普里什文往往是在自然现象中看到他所认为的人类社会的真理,把大自然看作人类的镜子。大地的眼睛是一部创作论,其中的有些段落不是一篇完整的作品,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发挥”,才能看到整整一本书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大地的眼睛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题为通向友人之路,第二部分题为沉思,第三部分题为人类的镜子。全书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阳光,记录了漫长生活中积累的智慧,蕴含着整理对艺术、创作和历史含有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他写作的技巧和风格。普里什文于1954年与世长辞。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这份遗产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普里什文是名家辈出、群星荟萃的现代俄罗斯作家群中的特殊作家。他的作品特色鲜明、个性突出、风格迥异。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不是诗,而是独具一格的诗体散文,他的散文能在人心灵深处激起对美的憧憬。他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筛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创作深深植根于对人的爱:“我写也就是说,我在爱。”他是根据自己心灵的吩咐来写作的。普里什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