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_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736101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_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_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_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_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 经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结果,表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绪、发展模式的不停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含有很主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个人民老师,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一、思想认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关键是以人为本,基础要求是全方面协调可连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发展的主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2、“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和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需坚持和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标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部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改变,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关键矛盾没有变。目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详细表

3、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筹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需一直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中国全方面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方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愈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二、 理论联络实际,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1、要大力推进教育当代化,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停满足大家日益增加的物质

4、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这正表现了“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有关发展的要求,表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进办学条件,加紧教育当代化步伐,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2、要主动深化教育改革,全方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确保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主动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方面推进教育创新,不停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加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3、要

5、建设高素质老师队伍,扎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老师是优秀文化的关键传输者,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方面提升老师队伍整体素质,扎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4、要坚持以人为本,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关键内容;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全部成人成才。总而言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改善作风,不停提升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优秀性的基础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抓紧抓好。要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表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扎实实干好本职员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