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7346576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宁种羊场建设可研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宁县种羊场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部门:毕节地区畜牧兽医局承当单位:威宁县畜牧兽医局项目负责人:李必权建设地点:威宁县种羊场编制单位:毕节地区畜牧兽医局编制人员:刘 章忠 联系电话:二九年十月六日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威宁种羊场改扩建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3、建设地点:威宁县种羊场、建设单位:威宁县畜牧兽医局、法人代表:6、技术负责人:7、项目主管部门:贵州省毕节地区畜牧兽医局二、建设规模:购进种羊5000只。三、建设内容:新建原则化羊舍14平方米、新建办公室780平方米、人工授精室240平方米、兽医室4平方米、库房24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40立方米、青贮窖60立

2、方米、运动场2140平方米,人工种草00亩,购仪器设备24套,引进种羊5000只。四、项目总投资:710万元五、资金筹措:申请国家资金500万元,地县各投资80万元,自筹50万元。六、投资使用筹划:其中固定资产359万元,良种引进5万元,草地建植65万元,设备购买36万元。七、建设期限:年八、项目效益项目按照农业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有关畜禽良种繁育建设项目总体规定而选定的,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生态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贵州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需要,因此具有明显的社会生态效益。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5.00万元,免征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为1.16万元,财务净现值(ic=12%)为8.1万元,

3、内部收益率为19.15。项目投产后年可提供种公羊1000只,两年内全区存栏基本母羊均可使用良种公羊,可使商品羊生产性能提高10%,按全区年出栏6万只商品羊计,年可增收40万元以上。九、可行性研究的根据项目是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告知精神,按照国家和贵州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定,结合贵州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需要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十、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投产后正常年销售收入110.00万元,投产后正常年总成本费用46.7万元,年经营成本3.68万元,利润总额3.3万元,税后利润699万元。2、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45%,净现值(ic=1)8015万元,投资回收期5

4、.0年,投资利润率14%,盈亏平衡分析(生产能力运用率)60.8%。第一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为了缩短东西部发展差距,增进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有关“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和改善基本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加快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根据国内外畜牧业发展趋势、立足贵州省情特点,适应市场需求,明确提出建设贵州生态畜牧业大省的战略目的,创新了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深化了省情的结识。19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以商品牛羊为重点的畜牧业大省的战略决策,

5、我省畜牧业进入了以构造调节为主线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退耕还草、治理生态环境、再造环境优美的新贵州”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贵州发展种草养畜业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号文献):明确提出把贵州建成生态畜牧业大省的战略目的是:加快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步,重点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积极发展特色畜牧业。,国务院出台有关增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4号文献,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有关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结识,理清了发展的思路,明确

6、了具体任务。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提出:进一步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一批畜禽原种场和扩扩繁场。毕节地区生态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威宁县生态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地方良种资源保护与繁殖体系的发展规划。10月,针对威宁陷入“三穷”怪圈的状况,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在威宁自治县实行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通过帮扶,筹划到十二五期末,使该县在扶贫开发、人口控制、产业建设、矿区整治、党的建设等方面获得突破,让全县24万贫困人口切实脱贫。(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有助于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贵州半细毛羊是以威宁藏系山沟型绵羊为母本,引用考力代、苏联美利奴绵羊为父本,

7、通过30近年的杂交改良而育成的毛肉兼用羊品种,已进入贵州省品种志,底存栏20多万只。重要分布在威宁县,占全省存栏量的8%以上。具有适应高寒、潮湿气候,毛同质性好,肉质好等特点,是生产优质肥羔的抱负母本。近年来,随着毛纺工业的萎缩,贵州半细毛羊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存栏量急剧下降。从19年的40多万只,下降到2多万只,因此,加大贵州半细毛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是有效保护优良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2、保障优良品种不受疾病威胁近年来,由于肉羊市场价格上涨,绵羊的流动较大,一旦引入带有疫病的种羊,必然带来疫病的传播和流行,甚至也许导致羊只的大量死亡,因此扩建原种场有助于严格防疫和净化疾病,为广大养

8、殖户提供健康无疾病的种羊,增进我区养羊业的健康发展。3、有助于品种质量的提高贵州半细毛羊重要由农户分散饲养,由于农户缺少系统选育技术,加上在农户中开展选育工难度较大,多种先进选育手段难以应用,因此选择差不大,选育效果也不太明显,并且选育工作常常因农户、市场因素而中断,为此开展贵州半细毛羊种羊场的改扩项目建设工作,加大品系的繁育,配合力的测定等系统的选育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其生产性能。4、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是我区经济建设的两大主题,在充足发挥我区养羊资源优势的同步,考虑到灌木草场的生态承受能力,此后将变化老式的养殖方式,从单一放牧改为舍饲或半舍饲,科学设立放牧强度及变化

9、过去只提退耕还林不提退耕还草的状况,从而达到既保护生态,又提高饲养数量的目的,作为贵州黑山羊良种繁殖,有其技术资源,天然草场资源,人工草地资源及围栏条件作支撑,有助于摸索新阶段的饲养方式转变措施。5、是推动养羊产业化,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我区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农民的收入重要涉及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重要由种植业收入和畜牧业收入构成,我区农村素有喂猪养羊放牛的习惯,畜牧业收入始终是我区农民钞票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生产周期和效益看,相对养猪养鸡业,养羊耗粮少、投资少、成本低,价格稳定,效益明显,相对养牛业,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发展养羊是山区贫困户脱贫致富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10、,同步能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和下岗职工就业空间,把我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整合成经济优势,成为我区新阶段增进农民增收的最具潜力的主渠道。要实现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优良品种,二是科学的管理技术,三是完善的产品销售体系,缺一不可。开展贵州半细毛羊种羊场的改扩项目建设工作,可通过提供大量优良种羊,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供产品的销售服务等条件,实现贵州半细毛羊的产业化生产,从而使养殖户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得到稳定的收入。第二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状况威宁县种羊场始建于1953年,有凉水分场一种,从属于当时的农林厅。1958年下放到威宁县地方政府,19

11、92年与安徽的大柳、湖北的罗汉寺、云南的寻甸种羊场一起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中国南方考力代及贵州半细毛羊良种基地。199年通过省级验收,成为省级重点种畜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种羊生产基地。该场具有较好的养殖条件和基本,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在职工64人,其中畜牧师3人,兽医师人,助理及技术人员1人,管理人员4人,有近年养羊经验的中级、高档工人。从建场到目前合计为省内外提供种羊2万多只,为增进毕节地区养羊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改扩建威宁种羊场,建立健全该品种良种繁育体系,重要目的是向广大农村饲养羊户提供种羊,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商品羊,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一、国内外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12、据外贸部门记录,港澳地区每年进口羊肉800-1000吨,中东海湾地区各国每年需求山羊150万只以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羊肉作为上等食品,需求量很大。国内是山羊出口大国,每年出口羊1000万只左右,出口山羊板皮1000万张,且呈逐年上涨趋势。从国内市场方面分析,国内各族人民对羊肉情有独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以牧草为主饲料的畜禽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羊肉在肉食品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除内蒙、新疆、甘肃等几种大牧区外,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江苏等羊肉重要消费省份养羊数很少,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需要大量的羊肉、皮张。从我省羊肉的消费状况来看,绵羊肉膻味轻,人们更容易接受,也是山羊消费的重要群体。近

13、年来,我区优质以半细毛为原料开发的手工羊毛被以其轻便、保暖、防风湿等长处,在区内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纷纷削减羊的生产筹划,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省份也因土地资源的有限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而放弃养羊业的发展,这样羊的出口及国内羊产品的需求重要依托几大牧区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从总量需求与总量供应来分析,是供不应求的状况,市场前景较好。二、项目生产规模及销售区域拟建项目筹划引进50只优良贵州半细毛羊基本母羊,年提供合格种公羊100只,种母羊只,种羊销售区域重要为毕节地区县(市)。三、项目产品市场定位及市场预测毕节地区是贵州半细毛羊的主产区,项目产品以区

14、内市场销售为主。种羊以周岁羊35公斤左右发售,价格定位为:种公羊700元/只,种母羊55元/只,同比农户饲养的种羊,每只种公羊高出1元,每只种母养高出元,广大饲养户完全可以接受。四、项目生产规模与市场供应关系农户养殖的贵州半细毛羊由于长期未开展选种选配工作,羊群质量有所下降,需要大量的优良种公羊,按本交1:25的比例计算,每年需公羊近000只。因此项目生产规模是基于全区生产实际而提出来的,故不会浮现产品的过剩或种羊作商品羊发售的状况。五、产品竞争力及市场风险的防备(一)产品的竞争力经系统选育后的贵州半细毛羊,品质优良,增产增收效应明显,通过科学的选种配种,种羊生产性能可提高0以上,可使项目区羊

15、群生产性能提高0%以上,广大农户可因此而获利,故从质量、价格方面分析,产品竞争力较强。(二)也许的市场风险、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在种羊生产过程中,也许会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草地所需肥料的上涨及选择差的增大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同步区内广大饲养户经济条件差,科技意识淡薄等因素而导致种羊销售价格低。2、品种质量不稳定由于选育技术应用不好,防疫工作不夯实,也许会浮现种羊质量问题,从而导致种羊销售信誉差,甚至无人购买的状况。(三)防备市场风险措施1、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减少生产成本。2、科学管理草地,提高草地载畜能力。3、合理设定选育中的选择差,裁减的羊只适时发售。4、使用先进的选育措施,尽量缩短选育过程。5、加强疾病的净化和高度注重防疫工作。6、加强宣传力度,建立销售网络,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7、导入高产的黑色无角努比山羊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拟定的原则和根据(一)建设规模拟定的原则1、根据生产规模拟定生产性基本设施建设规模。2、根据需要购买仪器设备。(二)建设规模拟定的根据1、筹划新购基本母羊500只。在产羔至断奶及后备种羊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