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7223838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2和AgNO3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SO2和 AgNO3 溶液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一、课题选择背景本节课的选题源于所授学生在课后对 2013年北京理综卷 28 题中一个问题的质 疑,即: SO2 通入漂粉精溶液中形成的白雾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能使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而该现象不能判断白雾中有 HCl,由此引发了 对 SO2 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能否生成沉淀的思考。在与部分高中教师进行交流 时,几乎所有受访教师都认为 SO2与酸化的 AgNO3溶液反应时, SO2 会被氧化,生 成的沉淀应该是 Ag2SO4。网络上对该题较典型的一种解释也是“ SO2 可以被 HNO3 (酸化的 AgNO3

2、溶液)氧化为 H2SO4,故 SO2 与酸化的 AgNO3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 是 Ag2SO4”。由此,选择这一源于真实实验情境,且对很多师生都会产生迷思的 课题作为高三复习课的选题,以实现在重建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基础 上,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提升。二、设计理念【教学理念】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 素养定位为科学探究和证 据推理。【教学模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创设真实的实验情境,引导 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其次,在问题解决中,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沉淀溶 解平衡知识)进行理论推演,并在此基础上体验猜想、设计实验、获取证据、得 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环节,

3、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提升的目标。 最后,通过形成结 论的过程, 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反思、 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同时促进学生证据推 理、变化观念等维度素养的发展。三、学情和内容分析【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习了 沉淀溶解平衡, 能够利用离子积和溶度积的关系从理论上判断沉淀是否生成, 对 本节课的讨论有相对充足的知识储备。2、能力层面: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3、心理层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但对学 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必须做好有

4、利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能力的提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内容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中, 大部分学生会认为 SO2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生成沉淀是 Ag2SO4,而实际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Ag2SO3。原因是 Ag2SO3 的 溶度积远小于 Ag2SO4 的溶度积,同时溶液中生成硝酸的浓度又不足以氧化 Ag2SO3。 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求证SO2 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的反应结果,认识反应原理与物质浓度的关系,也认识不同反应 之间的竞争,同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四、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 初步学会运用“价类图法”归纳硫元

5、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并以 SO2 为例从宏观的实验现象、微观的本质分析和离子方程式的符号表征,重 构元素知识体系。2在 SO2 与酸化的 AgNO3溶液反应这一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能提出有探究价值的 问题,并根据已有经验和资料做出预测和假设, 进行基于理论计算的推演, 借助 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得出初步结论。3. 在对沉淀成分的实验探究中, 能运用控制变量方法设计并完成实验, 同时基于 实验证据得出结论以促进证据推理素养的形成。4. 通过 SO2与酸化的 AgNO3溶液反应的结果与已有认知的冲突, 养成尊重事实 和证 据,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科学态度。五、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

6、SO2 通入酸化的 AgNO3溶液反应的探究,认识其反应过程的实质和 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同时巩固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认识。2、难点:通过对 SO2 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的科学探究,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及证据推理的能力。六、教学准备【主要仪器与试剂】pH 传感器、 SO2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电脑、微距镜头、锥形瓶、分液漏斗、 烧杯、注射器、两颈烧瓶、 10 mL 量筒、浓硫酸、无水 Na2SO3、NaOH 溶液、 0.02mol/L 的 Na2SO4溶液、 1%的AgNO 3溶液、 2%的 AgNO 3溶液、蒸馏水教师准备】 1、录制微课及微距实验2 、编制学生学习任务单让优秀

7、成为一种习惯3 、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学生准备】 1、微课学习2 、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七、教学流程方法线情境线 知识线导入:微距实验求证SO2通入AgNO3溶液中有无沉淀生成通过观察辨识宏观现象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播放 SO2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中的 微距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求证微课中的问题激发兴趣问题 猜想提出问题: SO2 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 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展示】学生课前猜想结果数据统计思考与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并培养学生 积极思考、能够基于证 据大胆假设的思维品质过渡如何求证沉淀中含有你所猜测的成分?(引导学生设计并讨论验证方

8、案)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求证演示实验:将浓硫酸注入白色沉淀,用传感器检测有无 SO2 生成设计方案 交流讨论 观察现象培养学生能通过各种途 径寻找证据,证实或证 伪假设引导【提问】如何确定沉淀中有没有 Ag2SO4 呢? 引导学生对假设的论证可以从实验求证和 理论推演两个角度进行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能初步 学会收集多角度 各种证据理论 推演【展示】资料卡片: 实验中取 5 mL 1% AgNO3溶液稀释为 20 mL 后,c(Ag+) 0.01 5mol/LSO2饱和水溶液中 c(SO32- ) 1.10-7 mol/L 若 SO2 饱和水溶液完全氧化为硫酸,结合 H2SO4的二级电离常数,

9、c(SO42- ) 0.0 1mol/L 引导学生利用 QC与 Ksp 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 沉淀生成的可能性:Ag2SO3 沉淀可能生成; Ag2SO4 沉淀不可能生成;理论计算小组讨论展示结果培养基于证据进 行理论分析推理 的能力设计 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求证在相同离子浓度情 况下会不会有 Ag 2SO4 沉淀生成; 不断完善学生方案并展示: 取5 mL 1% AgNO 3溶液先加入 5 mL 蒸馏 水,再加入 10 mL 0.02 mol/L 的 Na2SO4 溶液, 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设计实验 交流讨论 展示方案 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能 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 优化实验方案; 能运用控制变量

10、思维方法设计并 完成实验;变化问题1%的 AgNO 3稀释后溶液中通入 SO2没有生 成Ag2SO4沉淀,但如果换成 2%的 AgNO3 溶液有没有可能生成 Ag2SO4 沉淀呢? 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进行理论推演并进行实 验求证;理论计算实验验证培养学生能认识 物质的变化是有 条件的,能从量 变与质变等方面 较全面的分析物 质的化学变化;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讨论那么 SO2通入 2%的 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 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溶度积对沉淀生成的影 响,并归纳结论: SO2 通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Ag2SO3。交流讨论归纳结论能用对立统一

11、、 联系发展和动态 平衡的观点分析 化学反应课堂 小结引导学生写出 SO2通入酸化的 AgNO 3溶液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 Ag2SO3 沉淀在 pH2的酸中没有溶 解,但在滴加浓硫酸时就会溶解产生 SO2; 溶液中 pH2的稀硝酸没有将 Ag2SO3 沉淀氧 化,但实验证明,事实上浓硝酸可以将 Ag2SO3沉淀氧化并溶解。 由此可见,对化学 变化的认识不能一概而论,有时量变能够引 起质变。因此,这样更加体现了在遇到问题 时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性。书写方程式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强调科学探究的 意义,培养 尊重 事实和证据,不迷 信权威,具有独立 思考、敢于质疑和 批判的创新精神。课后思考【展示资料】实验证明,相同情况下 SO2 通 入 Ba(NO3)2 溶液中也能生成白色沉淀, 而沉 淀的主要成分是 BaSO4。室温时, Ksp(BaSO3)=5.3 10-7Ksp(BaSO4)=1.1 10-10 引导学生对比并讨论反应原理存在差异的 原因;观看、记录材料信 息;交流、思考能认识化学现象 与模型之间的联 系,能依据物质 及其变化的信息 建构模型,为建 立解决复杂化学 问题的思维框架 作准备;板书 设计SO2与AgNO3 溶液反实验求证应的探究结论猜想理论推演5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