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721484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溶液”的教材处理与单元复习策略长泰一中 郑淑玉第九单元“溶液”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下面就每一课题的教材处理以及单元复习策略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教材处理课题1 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

2、两部分内容:溶液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溶液”,第二课时学习“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1、新课引入:展示生活中、实验室常见的各种溶液:风油精、滴眼液、花露水、汽水;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氯化铜溶液、锰酸钾溶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这么多种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对溶液的宏观特征有个粗略的认识。2、实验9-1、实验9-2、实验9-3、实验9-4分别设计成学生“活动与探究一、二、三、四”,增加实验的可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活动与探究一”:在“蔗糖溶解”的基础上,补充“品红、食盐、硫酸铜晶体、高锰酸钾、氯化铁等物质的溶解

3、”,分成两组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能从大量的实验中比较讨论,从而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形成的实质: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分子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体系。对溶质、溶剂的认识:根据展示的实验室常见的溶液及补充的“活动与探究一”形成的溶液,让学生判断其中的溶质和溶剂,从而对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形成一定的经验。“活动与探究二”:补充“碘+酒精、高锰酸钾+酒精、水+汽油、植物油+汽油混合并充分振荡”,分成四组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从对比中充分认识到: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补充这些探究内容也为教材中描述的“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

4、,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提供实验依据,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动与探究三、四”:让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探究。3、关于乳化现象:教材是通过实验引出的,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课程标准要求很低,只要求定性描述:“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但应提醒学生注意:乳化并不是溶解,洗涤剂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与物质溶解在水中是完全不同的。4、“活动与探究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设计成两个步骤让学生进行探究。第一步:学生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用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然后分组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第二步:教师创设问题

5、情境:“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自选一些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探究”?通过设计方案和实验探究,验证实验的可行性,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探究的要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让学生从深度上认识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汇总如下:5、对于“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实质,采用播放课件和阅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其实质有个粗略的认识。课题2 溶解度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安排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第二课时学习固体溶解度的定义、涵义、与溶解性的关系及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第三课时学习溶解度曲线及气体的溶

6、解度。1、 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以学生常见的蔗糖形成溶液为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蔗糖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那么一小杯的水能否将半斤白糖全部溶解完?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与探究一”,分成两个小组对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探究,探究步骤如下: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简图。投影交流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上台展示,投影结论。通过活动与探究及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确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的情况下,溶质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明确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要指明这两个条件的原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转化可能有的途径。将教材P35页中的 改为:补充

7、“演示实验”: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滴有食盐水的玻璃片。通过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观察玻璃片上白色斑迹的实验过程以及播放课件“海水晒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结晶现象。2、对“溶解度”的教学:关于固体溶解度,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概念中的四个要素:条件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饱和状态;单位克(g)。对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与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相同,再通过生活实例、上一课题“活动与探究二”的对比实验及本课题“活动与探究一”的实验,让学生明确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影响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对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两种表示方法的认识作铺垫。对于溶解度

8、曲线:教师简单介绍绘制方法,学生结合表9-1分组绘制NaCl、KCl、KNO3、NH4Cl的溶解度曲线(用坐标纸绘制),然后投影展示交流,分享快乐,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查阅溶解度,并进行讨论“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关于气体的溶解度:这部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丰富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然后我再介绍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涵义,接着学生进行教材P38页中的“讨论1、2”,总结得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与压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最后要求学生运用上述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本课题内容围绕溶质的质

9、量分数展开,先介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利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最后练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本课题安排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涵义,组织讨论及练习;第二课时学习溶质、溶剂、溶液及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简单换算;第三课时学习关于稀释或配制溶液的计算,进行“活动与探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第四课时学习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1、教材中的实验9-5、实验9-6设计成教师演示实验,而实验9-7设计成学生“活动与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明确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后,补充一个讨论题:改变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会造成溶液组成变

10、化的趋势如何?(讨论结果见下表)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增大增大不变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成比例增加或减小增加或减小不变然后让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请用“不变”、“增大”、“减小”、“变浓”或“变稀”填入下表空格中:操 作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加入一定量的水蒸发水(没有晶体析出)加入硝酸钾并全部溶解升温到60降温至有少量晶体析出加入10%的硝酸钾溶液加入5%的硝酸钾溶液加入20%的硝酸钾溶液将溶液均分为两份这样设计能让学生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引导学生从定性角度去分析有

11、关定量计算问题,为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打下基础。3、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在20 时能否配制质量分数为50%的氯化钠溶液?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在20 时,氯化钠溶液最大质量分数为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没有意义的。4、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类型: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这种类型的计算是运用关系式的基本计算,对学生来讲并无难

12、度,应着重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关于稀释或配制溶液的计算这类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溶液时,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因此计算时要以溶质质量不变为依据来建立等式关系。例如,设某溶液A 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稀释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 g,则有:A ga=B gb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这类计算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若是在溶液中进行,其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参加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某些物质也就是溶液中的溶质。由于化学方程式中涉及到物质的质量均是纯净物的质量,这里所说的纯净物应是溶液中的溶质。可通过关系式:m纯= m质= m

13、液W质来进行换算。教学时注意不要引入过难的计算,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单元复习策略1、概念和原理的复习溶液的概念与性质是中考考查的一大热点,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溶解度概念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也经常出现。教材先后介绍了溶液、溶质、溶剂、乳浊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些概念较为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混乱。复习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列表对比的形式,来理解些概念的涵义,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回顾,使之网络化、系统化。列表对比内容:表一 溶液与乳浊液比较溶 液乳浊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物质

14、原来的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液态分散在水里的粒子单个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宏观特征均一、稳定,静置后不分层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液体分层实例食盐水、糖水、碘酒油水混合物表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比较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区别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质溶解达到最大值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质溶解未达到最大值联系表三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表示物质溶解性大小的量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温度要求与温度有关一般与温度无关量的关系表示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是否饱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计算公式不要求W=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单位克(g)是比值,用%表示相互转化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g+溶解度知识结构网络:溶液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