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721388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好,请坐。

2、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 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 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先请大家自由读读

3、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2. 字词学习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羊圈 街坊 窟窿 结结实实 叼走 劝告 后悔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齐读,积累。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我们再一齐

4、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第三行:领读 指导书写:叼 悔。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点评)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三、理解题意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 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5、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板书:失去 养牲畜的圈) 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2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

6、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6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

7、听劝告。分角色朗读。7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板书:结果又少(1)指名读第4节,评议。(2)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3)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五、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

8、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板书:赶快堵 为什么要用“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板书:后悔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不该不 应该)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板书:再没丢 六、体会寓意。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要是就 如果就) 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

9、,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板书:未为迟也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醒后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七、总结全文。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它的意思。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八、作业: 1复述故事。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9、寓言两则想法 已经丢 后悔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结果 又少 再没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