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范围各章的概述都得看看《诗歌鉴赏概要》知识要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涉及《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十九首、唐宋诗的最主要发展梗概,以及作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词的简要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词人及其成就《散文鉴赏概要》知识要点唐宋八大家 清代桐城派散文三大家《小说鉴赏概要》《戏剧鉴赏概要》没有要点,也得看看《文学专题》之《中国现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标志 作家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冰心、朱自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丁玲、萧红、林语堂 、曹禺、赵树理、孙犁、张天翼、钱钟书、张爱玲、艾青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少数民族叙事诗代表作 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 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反思文革的散文代表作家作品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文化散文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外国文学概述》知识要点古希腊文学:古希腊独唱体抒情诗人,三大悲剧家,喜剧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伟大成就日本文学:《源氏物语》法国古典主义喜剧:莫里哀及其代表作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及其代表作法国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法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左拉及其代表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及其代表作德国文学:歌德的创作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黑色幽默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重点课文诗歌:《蒹葭》、《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秋兴》、《无题》、《长恨歌》《雪花的快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西洲曲》、《终南别业》、《明妃曲》《春江花月夜》散文:《中庸》、《论语》、《战国策》、《韩非子》、《大学(节选)》《史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傅雷家书》《乌篷船》、《我与地坛》小说:《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曹孟德横槊赋诗》、《黛玉葬花》《风波》、《金锁记》、《家(节选)》《人生》《棋王》《安娜·卡列尼娜》、《饥饿艺术家》、《堂吉诃德》戏剧:《单刀会》、《西厢记》、《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应用写作1、了解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
2、掌握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3、重点掌握通知、通报、请示、批复、函、计划、总结、求职信、毕业论文的写法说明: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7月1日正式实行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作废《条例》在公文种类、公文要素、行文规则、公文拟制、公文办理、以及公文管理上与原《办法》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参看最新文件试卷说明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难易程度比高考语文简单多了题型(非我出题,题型据猜测):1. 填空 或选择题(题量会比较大)考各章概要和基础知识(如前所列),重点课文的作家作品背景常识、诗歌散文的某部分著名句子(就是作为一个中国青年都应该知道的那种程度),可能会有个别给定段落的理解题(段落内容是课文之外随便找的),这里不会考应用写作的格式2. 问答题或分析题从重点课文的思考练习题里出3小作文写一篇小型应用文,其类型在上面所列的范围内4大作文一般是灰常简单的议论文或者感想类文章部分课文讲义大纲本学期因我身体抱恙,常休病假,未能足量完成课时,给大家造成不便,在此深表歉意!以下列出本学期课堂内容的讲义大纲,本学期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都在所划定的考试范围之内,但本讲义大纲内容仅供参考,其中观点带有我个人理解因素,并非唯一正确,仅供启发思维之用。
请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搜集资料、创造性思考有问题请给我发电子邮件67579776@.com《大 学》“四书”《大学》、《中庸》——《礼记》《论语》、《孟子》《礼记》的成书情况儒家《十三经》之一 刘向:编订130篇 戴德:选编85篇——《大戴礼记》 戴圣(次君):选编49篇——《小戴礼记》郑玄:《三礼注》《礼记》的内容礼的内涵 各种礼的细节丧礼和祭礼记述爵禄、赐田、朝聘、学校、教学、养老、燕射、服饰等社会制度音乐原理和音乐作用政治理想、治国治学的方法春夏秋冬气侯,应时的各种措施等等《大学》的内容“经”一章:孔子原话,全文纲领“传”十章:曾参的理解和阐述 三纲八目(谈谈自己对三纲八目的理解)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三纲的重点什么是明德?柏拉图:洞见——理式朱熹:“虚灵不昧” 王阳明:良知——视天地万物为一整体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如何走向光明?天地万物是“相通”的人心对天地万物相通的体会(“天地万物与人心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动词“明”是“领悟”而不是“认识”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古人想象的天下v 九州v 五服 国家v 国:诸侯封地v 家:卿大夫封地格物致知【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蒹葭《诗经》的命名和编辑v 又称《诗》、《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v 编集成书的说法有:“采诗”、“献诗”与“删诗” 《诗经》六义:、风雅颂:音乐和内容类型赋比兴:艺术手法风:十五国地方民歌雅: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祭祀乐歌,分“周颂” 、“鲁颂” 、“商颂”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宋·朱熹《诗集传》《蒹葭》共分三章每章均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每章前四句首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第二层,每章后四句描述追寻伊人而不可得的境况:道阻且长;幻象迷离。
诗意解读1爱情说2怀人说3求贤说4祭祀说5追寻说世界和人生的意义在于追寻的过程——追寻的行程在时间、空间、难度的三维结构中获得立体性的彰显 ——目标的虚无反证出追寻过程本身的意义艺术特色1、意境美:神秘朦胧 2、音乐美: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本诗的朦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②“秋水”的意象也是朦胧凄迷,具有多重寓意;③抒情主人公的意象模糊不定; ④“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游移缥缈,难以捉摸长 恨 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诗人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2.后期:主要是 “独善其身” 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1.诗歌的作用补察时政,泻导人情2.诗歌的内容要反映现实,反映时事3.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但也要声情并茂 白诗的类别成就1、讽喻诗:2、闲适诗和杂律诗: 3、感伤诗: 代表作是《琵琶行》、《长恨歌》从艺术上说,这两首抒情的长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成就。
作品背景 李杨结合及安史之乱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层次划分(略) 作品主题(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际,时代背景,以及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长恨歌》主题的三种观点:讽喻主题; “惩尤物,窒乱阶”爱情主题; “人非木石皆有情”双重主题: “甚美必甚恶”, 艺术特色(一)情节曲折多变(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2)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二)人物形象传神细腻(1)李隆基:重色轻国、一往情深(2)杨玉环: 美貌和忠贞(三)熔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稼轩长短句》稼轩词的分类1英雄气 酬唱;登临;怀古2儿女情3乡村语这首词在辛弃疾的作品中属于哪个类别?上片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全词的主旨是什么?下片的三个典故是什么意思,分别传达了怎样的复杂情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稼轩词的特点以豪放为主,又不拘一格。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事物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化用典事及前人诗文 评价: 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稼轩词的风格:情怀雄豪激烈 意象雄奇飞动 境界雄伟壮阔 语言雄健刚劲《黛玉葬花》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它以贵族府第荣国府与荣国府为背景,以贾家这个庞大的贵族世家为主要描写对象,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深入刻画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生动图像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清光绪年间被禁,故用《金玉缘》、《大观琐记》、《警幻仙记》流传过经胡适的考证,前八十回应是曹雪芹所著,而后四十回流传较广的版本,为高鹗的续作《红楼梦》简介“脂本”与“程本”: 脂本是指有脂砚斋评语的手抄本 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将原八十回补足为一百二十回的本子。
黛玉葬花”情节的内涵与意义1、借花葬己:刻画黛玉形象 容貌 才情 品性品性• 刻薄与坦率• 自卑与自尊• 抑郁与反抗• 痴情——深沉矛盾的爱 •黛玉葬花情节的内涵、意义2、大观园传奇的第一件事3、人花合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