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715331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本章作者: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习惯培养教育的关键期原则少年儿童的发展是指身心的生长和变化。这种发展主要是受遗传、环境、教育诸因素的影响。遗传素质在少年 儿童心理发展上仅仅提供一个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是儿童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他所受的教育。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一)幼儿时期是培养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了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虽然也受到先天气质的影响,但后天的教育和训练 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或决定因素。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其成熟程度最

2、适宜 于学习某种行为。换言之,个体在关键期的成熟程度对某种特定行为的学习最为适宜,效果最好。imprinting )3岁 4岁个人的品德、远在1937年,奥地利自然主义者劳伦茨()在观察鸟类的习性中,发现了一种被他称为“印刻”( 的现象。这是一种快速的、先天性的学习,只发生在幼鸟出生后某一极为短暂的时刻,过了这段时期就不能形成。 他把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在关键期,正常的发展一旦受阻,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产生障碍。其他动物的行 为学习,经研究也发现存在关键期。后来在人类个体心身的发展上也开始研究,而且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例如, 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衰退;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

3、量增加最快的时期。研究表明,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5岁6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2岁3岁6岁7岁是-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个体心身发展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既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又表现出 明显的阶段性;既表现出整体的共同性,又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既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又表现出在特定条件下 的可塑性。在个体的心身发展中,特定的心身发展关键期也是相对而言的。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主要是指如果在幼儿期及早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所花的时间少而且收获大。也可以说,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 行为习惯效率最高,过了幼儿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特别是如果已经养成了

4、不良行为习惯,则要花 成倍的时间来矫正。为什么说幼儿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呢?首先,从生理上讲,3岁儿童的脑重约 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 75%,而7岁儿童的脑重约 1280克,基本上 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也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从脑电波的变化来看,研究表明,在420岁之间,脑电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第一次就在 56岁左右,表现为枕叶a波与。波斗争最为激烈,a波逐渐超过。波;从皮质抑制机能上 看,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制发展很慢,约从 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

5、质对皮 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这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但在幼儿期儿童对自己控 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还较差,如将注意长时间稳定下来还很困难。其次,从心理上讲,进入幼儿期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由于身心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儿童的生活范围扩大了,儿童的独立性也增强了,这时他对周围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都知道是什么、为什么。也就是说,他们对世界充满 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时,这时期的儿童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成人也会向他们提出一些新的 要求。总之,儿童不论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还是在同伙伴玩耍的过程及初步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 其行为,在行为中对幼儿来说

6、都有无数个第一次。从行为习惯来说,首先是建立怎么样的条件联系,这是非常重要 的。从社会知觉角度看,首先是被反映的刺激信息,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印 效应)。例如,一个 5岁的孩子在玩汽车,突然汽车不能开动了,这时孩子就对妈妈说:“我的汽车坏了。”如果 母亲A对孩子说:“没有坏,只是电池没电了”,母亲的回答让孩子在头脑中就划上了一个句号,也就是说不用自 己动脑筋了。如果母亲 B对孩子是这样说:“你想想它为什么不能动了”,那末这个孩子就会开动小脑筋想。自小学习思考问题应该是儿童很好的行为习惯。以后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想想为什么?又如,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抢了小

7、伙伴的一辆玩具卡车,对此情境,作为当父母的如何对待,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习惯。母亲 A大声责骂孩子,致使孩子伤心地大哭; 母亲B则对女儿说:“你有没有别的办法, 既能得到卡车,又不和小朋友抢? ” 小女孩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让小朋友玩我的拖拉机。”如果母亲马上说“好主意”,实际上就暗示了她其他 主意是不好的,这样就结束了孩子动脑筋的过程,孩子就不再想别的办法了。正确的说法是:“那是一个主意。你 还有别的主意吗? ”这样你的孩子自小就能初步体验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办法,这种体验进一步发展,就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习惯。因此,当儿童在生活中、游戏中、社会交往中发生无数个第一次、无数个

8、不知道时, 如何办,作为教育者如何处理,话如何说,这些都将影响到儿童形成怎么样的行为习惯。美国心理学家盖塞尔()认为,从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次序来看,在其形成的大部分行为中,总是“负行为” 比正常行为学得要快。比如,他们总是先学会吐出食物,再学会吃食物;先学会脱衣服,再学会穿衣服;先出自本 能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再学会把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些“负行为”在成人看来是“不懂事”、“烦人”、“讨 人嫌”,其实此时正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抓住此时的教育时机,忽视了对孩子“负行为”的纠正,则将使孩子养成坏习惯,再改就难多了。最后,从现实的调查、访谈中的材料可以看到,成功人士

9、良好习惯和失败人士的坏习惯,思之源,极大多数是来自小时候所受的教育。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了自小母亲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影响问题。他让社会上50名成功人士作追忆,回忆最早母亲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另外,他找50名在监狱内服刑的犯人,也让他们回忆最早母亲的教育地他们的影响。一位犯人的回忆是:小时候,母亲拿着一篮子苹果(有大、有小、有红、有青)对我们三兄 弟说:“现在篮子里的苹果,你们想要哪一个苹果呀!”这位犯人心中想要又大又红的一个苹果,但他没来得及说, 他弟弟抢先对妈妈说:“妈,我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此时,妈妈扳着脸,很生气地对弟弟说:“小孩子怎么 能先要又大又红的,不懂得谦让。”这位犯人从

10、妈妈对弟弟的态度中就得出一个结论:妈妈是不喜欢你说又大又红, 于是他心中是想要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嘴上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他妈妈马上就说:“真是好孩 子。”于是她就把篮子里那只又大又红的苹果给了他。从这件事中他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得到自己要的东西, 不能说真话。因此他自小就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上了犯罪之路。另一位成功人士,他家中也是有三兄弟。妈妈 也是拿着一篮子苹果,对三兄弟说:“这篮苹果里有大有小,有红的,有青的。妈妈知道你们都想要又大又红的。那末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给谁呢!我们家后花园有三块草地,你们三兄弟去花园修剪草坪,谁修剪得又快又好,妈 妈就把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给他

11、。”结果这位成功人士把草坪修剪得又快又好,于是得到了妈妈给他的又大又红的 苹果。从这件事中,他体验到一个人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这种理念和 行为习惯伴随着他,他成功了。从上面“妈妈分苹果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小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的教 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二)活动是培养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保证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教育者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培养少年儿童 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也就是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

12、,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可以看出,荀子十分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 “闻”、“见”、“问”、“知”的上升和由“知”向“行”的转化。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也表明,人的 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活动),儿童智力发展的 根本原因和机制也是活动,儿童智力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来实现的,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应该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到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

13、是说,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把外部的要求逐渐地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化为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把它提升到自动化的行为,这便形成了习惯。因此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我们应该重视儿童在活动中学习,重视活动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在儿童的活 动过程中,教育者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1 .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儿童最早的学习是模仿学习,也就是模仿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他认为亲近的、他尊重的人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来讲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父母爱学习,休假日有逛书店的习惯,孩子也会形成喜欢到图书大厦去的行为习惯。有一位一年级小女孩对

14、母亲说话大声嚷嚷,她母亲说:“你对我说话为什么这样大声嚷嚷? ”她女儿立即回答:“你的嗓门比我还要大。”可见女儿的行为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有的父母批评自己孩子说话不算数,说了做不到。孩子往往会说:“你也是说了不算数。”他会列举父母的承诺没有做到的事。总之,如果教育者要教育孩子去做自己没有做到的行为,这种教育是无力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可亲可敬的人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的,儿童是将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的。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赳 摘 仿 学 得 1二 为Me-

15、i K基性案弊司由巴十比值图8-1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引自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注意阶段是指儿童注意和观察榜样行为的各个方面。保持阶段是记住他们注意和观察到的榜样行为。他们所观 察到的行为在记忆中一般使用的是表象和言语这两种表征系统,再生阶段是指儿童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 为,也就是说,他们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动机阶段是指从外部的模仿行为转化为儿童自己的内在需要。 这时他们已经记住了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育者的直接强化以外,班杜拉还提出了替 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和自我强化(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榜样的教育具有具体 形象性

16、和亲和力,因此对幼儿来讲,其教育的有效度也就高。2 .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体验教育是指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感受,这种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对幼儿来说,理念上的说教他们 几乎是不能理解的,不被理解的理念是不可能产生行为的,没有行为就谈不上习惯。因此,教育者应创设具体形象 的情境。体验教育强调儿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激起儿童 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应该说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及道德理念认知的感性基础。对少年儿童来说,在良好的行为习 惯培养中,这种感受更显重要。例如, 2003年4、5月份在北京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对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的重要性、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的重要性、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等等理念,都会有 深刻的体验,因为北京的老百姓亲自经历了这场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