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712833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般说来,应急预案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项目:一、应急预案标题标题的写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适用范围(包括国家、地区、单位等)+事由 +文种,如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市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二是期限 +事由 +文种,如 xx 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三是事由 +文种,如供电事故应急预案。此外,总体预案应当在标题中注明“总体”二字,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需要限定该预案所涉及的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多在标题中提示,如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试行性预案往往在标题这后标明“试行”等字样,并外加圆

2、括号,如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二、应急预案目录包括一、二级序数和小标题。总体预案以及其他条文较多的预案需要加目录,显示其基本轮廓,起到导读的作用。三、应急预案正文(一)基本内容有下列几项:目的。即该预案的预期效果,大多起笔交代。写法有两种:一是用“为(为了) ?,制定本预案”的句式;二是直接用一组动宾短语说明,如“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原则。如以人为本,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

3、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共享,依* 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等。要切合实际、抓住要点。编制依据。即制定该预案所根据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机关文件、其他情况等。用“根据(依据?,制定本预案”的句式表述,如“根据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省防治人 *卫生应急处置预案)。有时将编制依据与目的合写。现状。简述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与趋势。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划分了市主要突发事件 4 大类 13 分类 34 种类型,概括了“以非自然因素为主,灾害种类多、损失重、影响大、连发性强、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并作出“

4、大风及沙尘暴、浓雾、 冰雪、强降雨和雷电等气象灾害仍将是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灾害、地质灾害、地震、信息灾害、超大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等特殊场所综合事故、 城市工业化灾害与重大危险源、传染病疫情等将是主要潜在灾害”的预测。适用范围。指出适用于该预案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本预案适用于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领导、指挥、日常工作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以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多用图表描述由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构成的组织体系框架;明确与该区域内的外驻单

5、位、军队、武警的应急联动机制。预测、预警。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测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等。其中,按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级)、较重(级)、严重(级)和特别严重(I 级)四级预警,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信息共享和处理、指挥与协调、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其中,依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按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特别重大( I )四级启动相应预案。后期处置。说明人员安置与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处置;明确社会救助的程序和要求;交代保险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事件调查承办机构和

6、审核程序。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应急队伍、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物资、经费、社会动员、技术等保障。要统筹安排、落到实处。宣传、培训和演习。公布有关预案、报警电话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明确上岗前和常规性培训的要求; 交代演习的队伍、 内容、范围、场所、频次、组织、评估和总结等事项。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 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类别、等级以及对应的指标定义, 统一信息技术、 行动方案和相关术语等编码标准。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目录。 即与该预案相配套的其他预案的目录。预案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完善、备案、评审与更新以及其他方式、

7、方法和承办机构。如“本预案由国家防总办公室负责管理,并负责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 每 5 年对本预案评审一次, 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关江河、 地区和重点工程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监督检查与奖惩。明确监督主体,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奖惩方案,写出奖惩的依据、主要规定。制定与解释。写明制定与解释该预案的机构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标注联系人和电话。实施时间。多在最后写“本预案自发布(印发)之日起实施(生效)”等。上述内容在总体预案中大多载明,专项等预案则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取舍。(二)应急预案主要

8、写法有以下几种:分部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多的预案。全文分成几个大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个层次。第一部分是总则,概述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现状、适用范围等;中间各个部分是分则,具体说明有关方案;最后一个部分是附则,对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目录,预案管理,监督检查与奖惩,制定与解释,实施时间等加以补充。在每个部分中,又逐级划分,分层序数依次为“1. ”、“ 1.1 ”、“ 1.1 1”等,其中一、二级序数后面多加小标题。国家预案、省级总体预案基本上采用此种写法。章条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多的预案。全文以章为序划分层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是分则,最后一章是附则。各章内

9、分若干条,而且每条之间连续编号,也就是所谓的“章断条连”。条的序数可用“第一条”或者“、”的形式编排,条下可以设款、项、目,款不编序数,项写成“()”,目写成“ 1”等。陕西省防御灾害性洪水应急预案 即采取此种写法, 全文分 11 章,各章又分若干条、款、项、目。条陈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少的预案。有两种写法:一是前言+条陈式。第一段为开头,从第二段起分条表述。例如,全国高致病性*应急预案的第一段以“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 ,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 依据 * 动物防疫法,制定本预案”作前言,从第二段起分六条对“疫情报告”、“疫情确认”、“疫情分级” 、“应急指挥系统和

10、部门分工” 、“控制措施” 、“保障措施”作了说明。二是条陈贯底式。即从第一段起就列若干条,直至最后一段, 而且多用的 “一、”、“(一)”、“1”、“(1)”四级序数,这种写法在单位、重大活动等预案中普遍运用。四、应急预案附录包括归属于该总体预案的各专项预案、其他与该预案相关的重要预案(如与各省、 自治区总体预案密切相关的该省会或该自治区首府的预案、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如新闻发布、预案启动、应急结束及各种通报的格式)、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预案如有附录,在正文之后依次写明。五、应急预案具名一般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六、应急预案日期多写在具名的右下方。需要说明,有些预案的具名和日期写在标题的正下

11、方,也就是题注。此外,预案一般通过公文发布或印发,公文中已说明其制定机关和日期,因此有的预案不再单独具名和写日期。编制预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求实。在符合 *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预案的前提下,根据该区域、该单位、该次活动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制定出切实有力的预案,确保遇事拿得出、用得上、行得通。其二,创新。要有勇于改革的意识,凭借超前思维,注重内容开放,重视制度创新,尤其是在社会资源和力量整合利用等方面提出新办法。其三,严密。在内容上,力求涵盖全面、重点突出、关联密切;在结构上,做到框架合理、项目齐全、衔接自然;在语言上,达到字端、词稳、句妥。其四,循序。预案的编制有特定的程序,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风险分析与能力评估、草拟预案、预案的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等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又各有特定的内容和要求。可以说,严格的程序是预案科学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保证。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